「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 (2021-23 學年)中學活動

本計劃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 (2021-2023)全部中學活動已開放報名。

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的「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旨在透過舉辦中文學者講座及實地考察文人舊地,引發學生對閱讀及寫作興趣。活動將剪輯成影片面向公眾,讓所有師生及文學愛好者均可觀看,達致文化承傳、持續優化語文學習的效果。

網上報名表

下載紙本詳情及表格

一、活動內容

(一)中文學者講座

參加對象:中一至中四學生及帶隊老師

項目

講者

日期

名額

余光中「香港時期」的新詩

王良和博士

2021年12月4日

【按此觀看影片及網上工作紙】

200人

張愛玲與香港

許子東博士

2022年12月17日

200人

將經典化為我用 ──《紅樓夢》與創意寫作

張  惠博士

2022年10月22日

200人

日記寫作的時代意義

蔡元豐博士

2023年1月7日

200人

(二)實地考察

參加對象:中學老師

項目

導賞專家

日期

名額

考察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場,重溫辛亥革命歷史及文人蹤跡

丁新豹教授

改為影片模式
【按此觀看影片及網上工作者】

20人

魯迅文學場景導賞

陳天權先生

2022年11月5日

20人

文學之旅 ── 追尋戴望舒、蕭紅的蹤跡

馮珍今女士

2022年11月26日

20人

二、學生參與

學生除了可親身參加活動外,還可透過學習成果分享及網上影片功課計劃學習及獲得獎勵。

(一)學習成果分享

為鼓勵學生持續閱讀和寫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我們推行獎勵計劃,邀請學生於完成活動後分享學習回饋。所有作品須由學校收集及遞交︰

1. 內容

撰寫一篇500字的學習後感,總結所學及心得體會,反思自己的學習策略。在活動完成兩個月內提交作品。請確保作品寫上作者的姓名、學校、班級、聯絡地址及電話(也可留聯絡老師及學校地址)。

遞交方式:接受手寫或打字形式遞交,副本(soft copy)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 Fax 28183022 黃小姐收,亦可郵寄至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2. 獎勵

學習後感寫作中學組設優異獎10名,每名得獎者獲500元書券。

3. 評審團

評審程序分兩輪進行,由校長、導賞員及灼見名家編輯等專家組成初選評審小組,甄選出兩組各20份作品進入決選。決選評審團將從入圍作品中選出優異作品。

4. 評審準則

作品內容必須切合主題,評分標準如下︰

5. 結果公布

得獎作品已上載灼見名家網頁的「佳作分享」。


(二)網上影片功課計劃

中文學者講座、小學生中文講座及工作坊及實地考察的名額有限,本社將獲得拍攝成影片,供未能現場出席的學生網上學習,透過觀看影片增長中文知識。此外,也供已經參與的學生溫故知新,加深學習體驗。所有學生也可在觀賞後填寫簡單的網上工作紙,具體安排如下:

影片將上載至「灼見名家文化教育」YouTube頻道,每條影片都設有相應的網上工作紙連結,可於片尾及簡介欄看到相應連結。

亦可於此官方網站追蹤影片及工作紙發布進度。

按此連結影片播放清單

1. 工作紙

內容:9條選擇題及1條100字內的開放題;

數量:每個中學活動分成3條影片,每條影片都附帶一份工作紙,合共21份。

2.  網上功課獎勵

參與獎:2023年5月31日前,完成至少1條影片工作紙的學生皆可獲得參與證書,不設名額上限;

衝刺獎:2023年5月31日前,完成至少12條影片工作紙的學生可獲價值100元書券及獎狀,由最高平均分的50名獲得;

超級衝刺獎:2023年5月31日前,完成全數21條影片工作紙的學生可獲價值200元書券及獎狀,由最高平均分的30名獲得;

備註:

  1. 如同分的情況下,會按時間排序,最早完成的出線。
  2. 「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分為中學組及小學組,中學學生必須完成的是中學活動影片才能獲獎。
  3. 工作紙與影片同步發布,發布時間是活動舉行的一個月後,分三個周一發布。

附錄:活動 及 講者/導賞專家 介紹

1)余光中「香港時期」的新詩

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1974年來港,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在香港11年,創作的新詩,收入《與永恆拔河》、《隔水觀音》、《紫荊賦》這三本詩集。講者將分析余光中「香港時期」新詩的特點,如三本詩集的內容特色、詩中呈顯的自我形象、審美心理,以及文字、句式、節奏形成的「余氏詩風」。

邀請講者:王良和博士

王良和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香港大學哲學碩士,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曾獲七、八、九屆青年文學獎;三、四、六、八、十一屆中文文學創作獎;第二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組首獎、散文組推薦獎;第七及第十三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首獎;小說選集《蟑螂變》獲《亞洲週刊》評為「2015年十大小說」;2016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家年獎(文學藝術)。著有詩集《驚髮》、《柚燈》、《火中之磨》、《樹根頌》、《尚未誕生》、《時間問題》;散文集《秋水》、《山水之間》、《魚話》、《女馬人與城堡》、《街市行者》;小說集《魚咒》、《破地獄》、《蟑螂變》、《來娣的命根》;對談集《打開詩窗──香港詩人對談》及評論集《余光中、黃國彬論》、《文本的秘密──香港文學作品析論》等。

延伸閱讀︱【影片】王良和博士──文學創作可教可學

延伸閱讀︱余光中先生主題文章


2)張愛玲與香港

張愛玲創作三個階段,都和香港有關。早期小說為上海人造香港夢,描寫她的殖民地經驗,文字華麗,意象蒼涼。第二階段是50年代初再次來港,創作風格轉變,描寫北方中國革命。弔詭的是,當張愛玲人在香港時,從不寫香港,離開香港後卻反反覆覆講述她的香港故事,《小團圓》代表她的晚期風格。現代中國文學界,最多人閱讀和研究的作家除了魯迅,就是張愛玲了。然而,張愛玲是不是一位香港作家呢?本地學界依然有爭論。

邀請講者:許子東博士

許子東博士,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UCLA)東亞語言文化系碩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華東師大紫江講座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曾任華東師大中文系副教授,香港大學、芝加哥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達夫新論》、《當代文學印象》、《當代小說閱讀筆記》、《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 ── 解讀50篇文革小說》、《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吶喊與流言》、《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香港短篇小說初探》、《許子東講稿》(三卷本)、《許子東現代文學課》、《細讀張愛玲》等。

延伸閱讀︱【影片】書展2013:莫言為什麼獲諾貝爾文學獎?──許子東


3)將經典化為我用 ──《紅樓夢》與創意寫作

傳統經典《紅樓夢》中包含很多創意寫作的元素,在立意方面,曹雪芹自我聲明跳出才子佳人小說「千人一面」的俗套;在煉字方面,把綠玉改爲綠蠟;在推陳出新方面,淇水逸風改為有鳳來儀、杏花村改為稻香村,直到現在蘇州稻香村點心百年傳承;在創作方面,黛玉教香菱細心揣摩王維、李白、杜甫詩作,並指導她先後寫了三首詩,循循善誘,逐步提升。本講座以《紅樓夢》與創意寫作為例,啓迪聽衆如何將經典化為我用。

邀請講者:張惠博士

張惠教授,北京大學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培養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現任廣西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紅樓夢學會會長,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柳亞子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員,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曾任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助理教授(研究)。研究領域包括中美紅學、國學與漢學,中國古典小說,中國古典戲劇曲,中國近現代文學與翻譯小說等。專著《紅樓夢研究在美國》榮獲中國博士後優秀學術成果獎,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榮獲國家社科重點項目、青年項目共17項。最新作品:《歷史裏的斷章》、《維多利亞港的今與昔》。

延伸閱讀︱張惠博士專欄「紅樓一夢」


4)日記寫作的時代意義

寫日記,是有些人的生活習慣,也是有些人在艱難歲月、人生逆境中的生存方式。本講座選取二戰時代的《安妮日記》、五四運動的〈狂人日記〉和武漢去年封城期間的《武漢日記》,探討日記與日常的關係:日記體文學如何記錄生活,反思社會,譜寫生命?日記的內容牽涉個體感受乃至社會現實,而日記的形式,無論是虛構小說抑或虛擬網誌,都或多或少有着治療作用。

邀請講者:蔡元豐博士

蔡元豐博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史丹福大學、喬治亞理工大學及文博大學(Wittenberg University),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英文著作包括Remapping the Past: Fictions of History in Deng ’s China, 1979-1997, 2008(《重繪過去 ── 鄧小平時代的中國歷史小說》)、Discourses of Disease: Writing Illness, the Mind and Body in Modern China, 2016(《疾病話語 ── 書寫現代中國的身心疾病》),以及文學、電影、劇場、藝術論文多篇,發表於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澳洲及中港台等地學術期刊。

延伸閱讀︱蔡元豐博士專欄「騎筆飛翔」


2. 三個實地考察

1)考察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埸,重温辛亥革命歷史及文人蹤跡

1882年獲港府批地的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場是本港首個為華人而設的永久墳場,比香港仔的華人永遠墳場還要早近30年,說明最早在本港落地生根的是華人基督徒。此墳場的一大特色是安葬了大批與孫中山先生關係密切及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包括孫先生的女兒、女婿、導師、革命同志、當年支持革命的金主等。到這個墳場考察可重温當年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歷史,認識香港與辛亥革命千絲萬縷的關係。

此外,孫中山的中文老師區鳳墀、英文《南華早報》的創辦人之一謝纘泰、著名文學家許地山教授、曾任港大中文系系主任的名學者馬鑑教授、曾任聖保羅女書院校長36年的胡素貞博士,香港浸會學院創辦人林子豐博士等文化教育名人都在那裏安息。

導賞專家:丁新豹博士

丁新豹博士,香港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研究範圍包括晚清外銷畫、香港華人社會史、廣州及澳門歷史等。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及名譽高級研究員、英國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名譽院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客席助理教授、香港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專家顧問、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理事會成員、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會長、香港及廣東省多所博物館名譽顧問等。出版著作包括: 《香江有幸埋忠骨:長眠香港與辛亥革命有關的人物(增訂版)》及《善與人同:與香港同步成長的東華三院(1870-1997)》等。

路線: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埸 (安排旅遊巴接送)

延伸閱讀︱【「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2019】實地考察一:五四運動與蔡元培

延伸閱讀︱丁新豹教授主題文章


2)魯迅文學場景導賞

魯迅是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亦是新文化運動舵手之一。他於1927年應邀來港,在上環的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大禮堂舉行兩場演講,主題分別為《無聲的中國》和《老調子已經唱完》,批判舊文化和陳腐思想。禮堂內約600個座位全滿,市民反應熱烈。《華僑日報》其後轉載了第一場演講內容,但第二場沒有刊登,不過新文化運動的大潮已撲向香港,有些人更認為這兩場演講是香港新文學的起點。

魯迅於1881出生於浙江紹興,1936年逝世,終年55歲。1940年香港一批文化界人士在銅鑼灣孔聖講堂舉辦活動悼念魯迅,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地山致開幕辭,東北女作家蕭紅報告魯迅傳略,詩人徐遲朗誦詩歌,吸引許多文藝愛好者進場。孔聖講堂由孔教團體孔聖堂於1935年建成,旨在推廣孔孟思想,但同時亦容許其他派別的文人學者暢所欲言,可見其對新時代文化的包容態度。

導賞專家:陳天權先生

陳天權先生,曾任職新聞工作,同時喜好闖蕩旅遊,足跡遍及世界約100個國家。近10多年來回歸本土,探索歷史、建築、宗教和風俗。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碩士課程,畢業後轉職自由撰稿人,並為多個文教團體擔任顧問、文物課程導師和地區歷史導賞員。曾出版10多本書籍,包括《被遺忘的歷史建築》、《香港節慶風俗》、《香港歷史系列:穿梭今昔、重拾記憶》和《融會中西:澳門文化之旅》等。

路線:上環的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大禮堂──>銅鑼灣孔聖講堂(安排旅遊巴接送)

延伸閱讀︱【「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2019】實地考察二:香港大學與文人足跡

延伸閱讀︱陳天權先生專欄「城市考古」


3)文學之旅 ── 追尋戴望舒、蕭紅的蹤跡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一批文人南來香港,從事文藝創作。戴望舒﹙1905-1950年﹚和蕭紅﹙1911-1942年﹚是個中表表者。

戴望舒於1938年國內戰事時,攜妻子來港,居住在薄扶林蒲飛路的友人家「林泉居」(現已拆卸),至1942年香港淪陷期間,他因從事抗日文藝活動,被日軍逮捕拘禁在域多利監獄。他居港前後超過10年,主要從事創作和報刊編輯工作。

蕭紅於1940年與端木蕻良抵港,居於九龍樂道。在香港完成的重要作品,包括有《呼蘭河傳》、《後花園》、《馬伯樂》等。來港不足兩年,在戰爭的恐懼和肺病折磨下離世。

是次考察的路線,從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開始,蕭紅的一半骨灰曾埋於校園內,在婆娑的影樹下,可追憶這個薄命女子的愛情故事;來到淺水灣海濱,可繼續尋覓曾埋蕭紅另一半骨灰的舊地。「大館」是最後一站,於此,可追思當年戴望舒被關在域多利監獄時的慘況,他曾被施以酷刑,但他意志不屈,在獄中寫下了《獄中題壁》這首膾炙人口的新詩。

讀其文,想其人,透過文學散步,讓年青人親臨其地,在現實場景裏跨越時空,進入作家的生命,對其作品應有更深的體會。

導賞專家:馮珍今女士

馮珍今女士,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文學士、教育碩士,資深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推動文學教育,現為自由寫作人,兼及創作教學。自小喜與書為伴,近年愛上旅遊和寫作。

著有散文集《見雪在巴黎》、《我的學生二三事》、《不一樣的學生》、《字裏風景》,童書《奇幻泡泡與石頭貓》、《中國人的故事:詩人和小說家的才華》,遊記《走進中亞三國 ──尋找絲路的故事》,以及人物專訪《字旅相逢 ── 香港文化人訪談錄》、《字旅再相逢 ── 12位香港文化人的故事》;另編有《中學生文學精讀.劉以鬯》,《指空敲石看飛雲 ── 小思散文集》(與鮑國鴻合編) 等書。

路線: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淺水灣海濱大館(安排旅遊巴接送)

延伸閱讀︱【「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2019】實地考察三:從「新亞圓亭」到「天人合一」── 談文學、說傳承

延伸閱讀︱馮珍今女士專欄「字旅相逢」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