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 最省成本

管理是個「工具」而非「目的」, 如果不必使用這個工具,還能達成目的, 才是最上乘的管理。

我經常在對公司內部主管演講時說:「現在坐在台下的同仁,都是管理階層,而我個人很『反對』這個階層,因為這個階層是成本最高,又最看不見生產力的!」

管理者製造了更多的管理費用

企業最浪費、最容易內耗成本的地方,就是「管理費用」,很多人不明白,以為「管理」是為公司降低費用,其實「管理」這個字已經代表要多找一個人來管理公司的收支,請問要不要給這個人薪水?事實上,管理者製造了更多的管理費用。

最好的「降低管理費用」方法,是訓練每一個人「自我管理」。充分授權、相信部屬,就不需要另外找一個人來管理,可以節省很多費用。

業務部門最多這類例子,我以前公司的業務員都滿厲害的,不需要業務經理去管。但我們還是有業務經理,其職責並非「管理」業務員,而是要「領導」業務員,讓他們覺得公司是很好的工作環境,並且幫助業務員提升競爭力,這才是管理的真諦。

其他行業大多認為一定要有專業的管理,否則一定沒績效。其實什麼是管理工作?儘管名目很多,說到底,管理不過是個工具,是為了達成公司的目標。所以,很可能員工沒有打卡、沒有做評估報告,但他們節省了許多管理成本,同時也達成目標,這就是最好的管理!

因為管理本來就是個「工具」而非「目的」,如果不必使用這個工具,還能達成目的,真的是最上乘的管理。換言之,「自我管理是最好的管理」。

這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業務經理存在?當然不是。

管理的極致:自我管理

業務經理的工作不單純是管人員上下班而已,主要是關懷員工、鼓勵員工和提醒員工做事的技巧。總而言之,是要幫助員工成長和成功的。

比如當員工碰到問題時,分享自己的經驗,或者帶着員工直接去拜訪客戶,讓客戶了解公司的服務等等,都是出自人性關懷的管理方式。反過來說,如果經理只是要求員工幾點鐘上班、下班,回報任務進展,這種模式短期之內可能奏效,但長期一定不會成功。

我在以前公司裏常看到,那些關懷員工、對員工好、幫助員工達成目標的主管,旗下的員工大都能自我管理。這樣的主管同時管理5、60個員工,也不會出什麼問題。有些主管不過帶5、6個員工,麻煩卻層出不窮,就是不懂得幫助屬下做好「自我管理」。

每年在優秀業務同仁表揚大會上,都會出現這種感人的場面:上台領獎者最感謝的對象,都是當他失敗時,特別鼓勵他、幫助他、給他機會的主管。所謂「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這些主管在屬下最失意的時候,伸出援手,得到的投資報酬率才是最高的!

有個觀念跟大家分享,我一直認為出資開公司的人不算老闆,真正的老闆,是我們這些實際在操作的員工。是我們努力打拚,公司才有前途,所以公司的命運其實是操控在員工的手裹。而對老闆來說,這一家公司做不好,大不了關門另起爐灶,他只是僱人來為自己賺錢而已。

「資本家」英文是Share holder,賺錢就Share,虧錢就走人,他對這個事業的熱情,還比不上員工。所以我認為「是我們決定老闆的命運,不是老闆決定我們的命運。」

潘燊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