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主動的學習者

教學,是「教」與「學」兩個方面。為了學生「學會學習」,最關鍵是學生要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周前數次談及考試對於學校教育的影響。一則是「不考不教」,把本來應該屬於狹窄的考試大綱,當成了全部的學習內容,這點對於中學影響最大;二則是凡是測試,不管目的、形式如何,學校都把它當作公開評核,為校譽而操練學生,這點則禍及小學和初中。問題的根本,是學生的學習,在學校生活中如何定位的問題。這裏與讀者分享一些筆者的認識。
 
首先,學校的概念。學校自成為全社會的體系以來(即中國的私塾、英國的公學不算),就承擔着把人類分類分等的社會功能。這點筆者曾經不斷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香港的學校制度,每年產生不少狀元、精英,但是也有更多的青少年由於不能或者不願適應學校的要求,被制度埋沒了。這是說制度的性質,而不是指教師的意圖。可以大膽地說,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懷着近乎虔誠的心意,每時每刻着意培養每一名學生,事實上也是一點一滴地在幫助學生成長。
 

學校的雙重功能

 
但是,就在教師嘔心瀝血教育學生的時候,學校不知不覺地負擔着擇優淘汰的功能。教師在幫助學生的同時,難免要按照教育制度的準則,衡量學生的優劣;也是按照社會的期望,以學歷(證書、成績)來判斷學生的成敗。於是,教育制度的內外,形成了一種以成績代替學習實質成果、以考試判斷學生的優劣、以狹窄的知識內容(例如考試大綱)局限着學生的學習範圍、以學校裏面看得到和量度得到的作為學生學習的全部。一句話,是以社會公認的符號,取代了學生學習的真正過程與成果。
 
這種狀況,完全符合傳統的工業社會需要:機構的結構,比較龐大而複雜;個人的職業前景,比較穩定而可測。但是在現代的社會,學生面對的是不斷變化、方向莫測,須要不斷學習的未來。成績和學歷、狹窄的考試大綱、劃一的測驗考試,都已經不能為下一代準備他們的一生。筆者在過去十多年一直在探索的,就是教育如何才能更新自己,才能適應新的社會環境。
 
首當其衝的,就是學生的學習,如何能夠有更寬闊的基本知識,更主動的學習能力,以及更豐富的探索經歷,等等。
 
第二,考試的功能。在前述這種社會大變動之中,考試(尤其是公開考試)就很容易成為了學習的障礙力量。考試是考核學生,判定成敗、優劣。公開考試的這種社會功能,在可見的將來,看來不會有戲劇性的變化。因此,身為教師,難免要幫助學生考好公開試,務求自己的學生在公開考試取得最好的成績。
 

考試的社會功能

 
然而,在公開試取得好成績,並不等於就為學生做好了迎接未來的準備。假如仍然只是局限於考試大綱,學生的知識面就會很狹窄,難以應付將來瞬息萬變的知識。假如仍然用劃一的標準去量度學生,就會埋沒了許多不符合劃一要求的學生;而這些學生,卻也許恰恰是社會創新最需要的人才。假如學生仍然被訓練成為只知遷就考試要求,他們就不會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而學習的主動性,恰恰是他們迎接未來最寶貴的素質。
 
因此,我們不能要求教師不要為學生準備公開考試(因此也不能怪責林立的補習學校,以後再談),因為那的確是學生前途的入場券。但是,社會的現實,又要求教師要幫助學生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拓寬自己的學習經歷,務求學生不會因為公開考試而變成盲目、狹隘、呆板的學習者。簡單來說,也就是要學生「學會學習」。
 
以往人們往往有一種想法:既然公開考試是「指揮棒」,就應該讓它成為積極良性的「指揮棒」,從而把教學引向新的、健康的方向。中國內地多年來批判「應試教育」,提倡「素質教育」,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改革高考,希望改革後的高考,可以對教育產生積極和良性的作用。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