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以來,港股慘不忍睹,恒生指數無止境的下跌。如果不計騰訊(700)公布業績後8月13日的大幅反彈,恒指連續下跌的天數已接近歷史記錄。我特別提到騰訊帶動的反彈,是由於當天騰訊上升9.1元,以騰訊每上升1元,恒指進帳18.2點計,當天騰訊對恒指貢獻達167點之多,大大超過當天恒指102點的升幅。兩周下來恒指累跌2,000多點。多隻股份跌幅驚人,當中包括一些熱門股,使港股投資者損失慘重。
港股急轉直下,乃因內地突然壓下兩座大山也。兩座大山者何也?一曰人民幣貶值疑團;二曰救市基金不再入市操作之後,A股吊於半空也。
人幣若真劇貶 港股反見明朗
本輪港股大幅下跌,始於人民幣遽貶。雖然人民幣迅速反彈站穩,央行負責人也宣稱,人民幣下跌幅度已夠,但市場人士滿腹狐疑:只跌兩三個百分點有什麼效用?——普遍的看法是,至少要有10%的跌幅才會對經濟帶來幫助(包括對出口和通脹兩大宏觀數字的影響)。
儘管內地官方已盡力淡化人民幣下跌的預期,指是次跌勢並非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先兆,又向市場透露,人民幣這輪下跌是在 IMF 建議下進行的,為了改進人民幣市場訂價功能等說詞,然而,中國政府最近在多次金融事件中連番失誤,致其聲譽受損,始終無法釋除投資者的疑慮。
對港股而言,人民幣匯率變化確是茲事體大,因為港股超過六成的市值皆為中資公司,若論人民幣資產的比例則更高了,因為港資公司亦持有大量人民幣資產。短期內,人民幣如大幅貶值(譬如說像很多人預期般下跌10%),將使換算為港幣的資產價值跟着下降(因為港股以港元交易)。如果人民幣「一步到位」地貶值,港股將承受即時衝擊,但調整也將「一步到位」。
若真如此,對港股而言,這反而是較好的事態發展。因為「一步到位」讓人覺得塵埃落定,一切變得明朗,欲以沽貨避險已不可得;反觀現在,泰山壓頂,黑雲密布,形勢極不明朗。在這樣的情況下,那群認定人民幣會再貶值的投資者必然在貶值前不斷沽售持貨,導致港股跌跌不休,致使沒人敢於入市,市場最終呈一面倒的狀況。
人民幣貶值這座大山,很可能要壓到9月上旬(通常是9日),內地公布新的外貿數字之後才會有所轉變。如果外貿數字有所好轉,而人民幣沒有異動,市場人士必然對當月的人民幣匯價有信心,從而減輕沽壓;但若數據未有改善,人民幣再貶的預期則會升溫,不利港股。如果一段時期內(譬如一至兩個星期)人民幣企穩的話,「人民幣跌夠」的說法則會有較多人相信,貶值預期亦將改變;但如果數據不佳,人民幣又再遽貶,則中國政府自毀信譽,可以斷言港股大事去矣。所以,大家必須密切注視9月9日,外貿數據公布後人民幣的去向。
滬股跌至3,400才算落地
上周末,中證金宣布將長期持有早前救市購入的 A 股,並轉讓一部分金融類股份予匯金,同時表示除非市場發生不可接受的變化,中證金不會再介入市場操作,也就是說「停止救市」與「處置因救市而買入的股份」分開處理。這與本欄早前對後救市時期,政府的退市路徑選擇相脗合。
很多評論員認定中證金的決策為 A 股的好消息,原因是政府在若干年裏都不會退市。事實上,這種分析是錯誤的。消息公布以後,A 股跌多升少,上周二、三更曾現巨大跌幅。
由於政府救市,A 股被支撐於相對偏高且難以維持的位置。「政府不再入市操作」是停止救市的隱晦說法,雖然合理,但為港股帶來一大問題——或者說帶來一顆拉開了引信的炸彈。懸在半空的 A 股,沒有了國家隊在場,命運就只有落地一途,而落地過程中,港股必受衝擊。
港股好友每天提心吊膽,唯怕 A 股再現大幅下跌。究竟 A 股什麼時候才算落地呢?以 A 股投資者結構來看,個人投資者眼見股市上升無望,很快會作鳥獸散。散戶紛紛退出,足可使滬指回到2,800至3,400點的區間,如果氧氛不濟,感染了互惠基金投資者,引發基金贖回潮,則滬指退回去年11月21日,減息啟動牛市時的2,500點水平也不足為奇。簡言之,只有當滬股回到前一個區間,即2,800至3,400點,「吊半空的 A 股」這座大山才基本算是被移開。
兩山之外 再有美股下跌
屋漏偏逢連夜雨。
兩座大山壓頂之外,又遇美股巨幅下挫,港股實在時辰不濟。看來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這座大山已無法在月內移除。投資者要注意的是,美股大幅下跌,會否帶動 A 股更快落地。而本周有期指轉倉與結算因素,不排除好友組織力量短促突擊。然而,投資策略以短線為主,應待兩座大山移去,再部署長線投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