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文學發展史上,《現代文學》雜誌的發行,是一個引人注意的里程碑。
《現代文學》的主要推手是年輕早慧、才華洋溢的白先勇先生。
白先勇1958年在夏濟安(夏志清兄長)創辦的《文學雜誌》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金大奶奶》後嶄露頭角。1960年,他與台灣大學同學陳若曦、歐陽子、王文興、李歐梵、劉紹銘等共同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為台灣文壇上點燃了現代的青春火焰。
《現代文學》成就一代傳奇人物
1961年初秋,現在被很多文學界人士尊稱「祖師奶奶」的張愛玲到香港寫電影劇本,順道訪台為她構思中的小說《少帥》收集資料。美國新聞處處長李察‧麥卡錫(Richard McCarthy)在台北著名的石家飯店設宴為張愛玲接風。麥卡錫邀了以英譯台灣文學著稱的殷張蘭熙女士及《現代文學》的幾位小文曲星作陪,有白先勇、陳若曦、歐陽子、王文興,還有王禎和等。
由於張愛玲十分欣賞王禎和的第一篇小說《鬼‧北風‧人》,又為花蓮風光吸引,而興起花蓮之遊。並由王禎和招待,在王家小住,成就了一段張愛玲與台灣特別的文學因緣。張愛玲與其他小說家鮮有往來,由她主動結識的更絕無僅有。可惜王禎和罹患絕症,英年早逝。
當時活躍在《現代文學》舞台上的幾位青年作家,台大畢業後都在文壇上大放異彩,各自精彩。除白先勇、王禎和外,如劉紹銘,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著名學府,協助夏志清出版《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李歐梵,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及博士,著名教授、作家、文化評論員。王文興,美國愛荷華大學文學碩士,並曾受法國政府頒贈藝術及文學勳章騎士勳位。歐陽子,美國愛荷華大學小說創作班攻讀碩士後進入伊利諾大學深造,以評論白先勇小說聞名。
但命運牽引着陳若曦女士的發展軌跡卻最為特別。這是因為她窮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桃花源。
一生尋找心中的桃花源
陳若曦,本名陳秀美,台灣新北市永和人,1938年出生。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系碩士。1966年隨着丈夫段世堯舉家前往大陸定居。剛好遇到文化大革命。1973年離開大陸遷居香港,次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此一期間,她將在中國大陸的所見所聞,創作了《尹縣長》系列小說。1976年出版時,正值文革尾聲,造成一時轟動。
1979年尾,台灣發生美麗島事件。次年1月8日,陳若曦由美返台,攜帶一封旅美學者及作家聯名簽署信函面呈蔣經國,表達海外學人對此事件的關注。1985年5月,在北京面見胡耀邦時也曾替詩人北島求情。仗義之行,令人動容。
陳若曦至今仍筆耕不輟,並多次以「尋找桃花源」為題發表演講,分享她的學思及創作歷程。其實,恆古以來人類都在尋找心中的理想世界。不獨陶淵明「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以及西方作家藉藏族香巴拉發展出來的香格里拉都深入人心,膾灸人口。甚至柏拉圖的理想國、湯瑪斯‧摩爾的烏托邦或基督教的伊甸園、佛教的靈山,都可以視為哲學家以及宗教家追求理想世界的心理投射。
為此次人文沙龍「尋找桃花源」演講,她自題「一生追夢,無怨無悔;有夢最美,成功相隨;誰來打造桃花源?捨你我無他」。是的,與其尋尋覓覓,不如用心打造;與其踽踽獨行,不如齊頭並進。這應該是她閱盡人間後的至深感悟。
我不相信桃花源,但是相信尋找桃花源的路途永遠動人心弦。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