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一算,和高希均教授結緣已有30多年。這樣長的時間,我對他的印象一直沒變。他是一個讀書人的榜樣,知識分子的楷模。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從美國返台居住在敦化南路的一棟商住大廈,和高教授比鄰。一樓有一個遠近馳名的西餐廳,自然常常在那裏不期而遇。大多數時候我們各有賓客,僅止於招呼。間或也有機會做幾次詳談,都給我很深的印象。覺得他誠懇、專業、有學養、有抱負,對國家民族充滿了熱情和愛心,具有強烈使命感與企圖心,與一般學術界人士迥異。有一次我讚他筆快多產,他嚴肅的說,「事實上絕不輕鬆,我每一篇文章都要仔細看十幾遍才寄出」。當時他有幾本著作如《天下那有白吃的午餐》、《開放的觀念》等已為他打下了響亮名號。書中有很多歷久彌新的觀念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琅琅上口。
創辦《天下》、《遠見》魄力非凡
不久,他發起創辦《天下》雜誌,後又與王力行女士創辦天下文化,贏得了台灣企業界及社會普遍的祝福,成為當時文化出版界的盛事。我非常欣賞天下的英文標題——Commonwealth,認為富有孫中山民生主義的精神。1986年他又與王力行、張作錦創辦《遠見雜誌》。遠見天下文化至今所出版的書籍已超過2,900種。
他1998年自威斯康辛大學退休後,更致力於文化事業群的永續發展。接連創辦了《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未來少年》、《未來出版》,2014年更創辦了《未來兒童》。很多人冠之以出版業巨擘之名,實當之無愧。或稱之為成功的人文企業家,亦洵非過譽。
他也令我想起我在美國紐約大學就讀時的師長,被人尊稱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及「當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師」的彼得・杜拉克先生。當時杜拉克教授來回於加州與紐約之間,每次返校演講,都吸引了無數的學生。雖然他的英語低沉而帶有腔調,但是內涵蘊藏着深度的智慧,才是同學們專心聆聽的焦點。
新觀點的倡導與闡釋
高希均和杜拉克的背景及發展有同有異,但隨着時光流逝,愈來愈覺得他們充滿了交集,尤其是新觀念的倡導及闡釋,影響了多個世代。
在這麼光彩耀眼的成就中,他也悄悄的在台北的華爾街——南京東路附近建立了一個令人驚艷的文化綠洲——93巷人文空間。許多年來,這附近形成的人文氛圍,讓你老遠就可嗅到淡淡的人文清香。
我對這個人文空間可一點都不陌生。93巷對街是我曾經住過的100巷,至今我返台還需要在這附近進行一些 banking 業務。其間,我總會不自覺逛到這裏小憩,飲一杯咖啡,買幾本新書,實在是人生一樂也。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
最近我專程拜會高教授。在其專用的會客室,看到牆上掛了一幅名書法家董陽孜女士寫的高教授名句「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我有感而發:「您這個三一主張,和星雲大師的十分契合」,他心領神會:「星雲大師的三好?」
有一次,星雲大師來港傳法,我讚其將佛陀的十善融入三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真是神來之筆。贏得會心一笑。「十善是五戒的開展,從身、口、意三方面分為十項。一切善惡諸事,歸納起來,不外此十種,犯之則惡,守之則善。」十善指身三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業「不妄語、不綺話、不惡口、不兩舌」;意三業「不貪、不嗔、不痴」,星雲大師將其歸納為易記易行的現代語言以發揚人間佛教,實用心良苦。高教授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業,其「三一」自然同星雲的「三好」有一貫的脈絡。另外,聖嚴法師所提倡的「提升人的品質,建立人間淨土」亦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英雄所見,誠不我欺。
本會和香港大學的合作關係由來已久,其中以江丙坤的「潮平兩岸闊」、「易中天品三國」等都取得盛大成功。尤其,徐立之校長曾稱易中天當日的盛況在港大是前所未見的。
我們曾邀請高教授在財經及人文沙龍作專題演講,但這一次他擔綱世紀講壇,我認為具有特殊的意義。
正值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遭遇空前挫敗,全民求新求變之際;在孫中山先生的母校,高教授以豐富的學養、專業的經驗、宏觀的視野,「行者」的親身體會,「傳道人」的宗教熱情,對台港兩地政經社做一通盤分析及評論,直可披荊斬棘,直指人心,對各界精英、青年學子必然會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
由本社合辦、本文作者主持、高希均教授主講的2014世紀講壇「台灣經濟的躍升與困境——分享她美麗與哀怨的民主經驗」,將於2014年12月11日上午在香港大學黃麗松堂舉行,詳情及登記辦法請往以下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