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鋪就成功之路 優秀特質奠基豐盛人生

懷着團結香港共同關注及培養品格特質的抱負,Christine於2016年成立了品格教育協會,致力為香港的持續品格教育出一分力。

「各位家長在培養子女琴棋書畫樣樣都要精時,有否忽略了對子女的品德教育?」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前港鐵主席馬時亨的女兒劉馬露明(Christine)慨嘆現在的社會風氣着重技能發展,卻忘記了品格的重要性。

Christine在2009年創立了JEMS Character Academy,這是一所率先為12歲或以下兒童提供品格教育的機構,致力於幫助孩子從小培養高尚品德及樹立正確價值觀。日前JEMS喜迎成立12周年慶,經過10多年卓越努力,Christine樂見近年愈來愈多學校及家長開始認識及重視品格教育。

良好品格才是成功關鍵

在大學時期,Christine主修經濟及哲學,暑假時曾於律師行及銀行實習,卻始終未能全心投入工作,因這並非是其志願所在。直至最後一年實習,她選擇追尋本心,做自己渴望之事──去學校當實習老師。學校工作雖比之前的實習辛苦,但那份滿足感卻溢於言表,這份滿足感促使她毅然決定畢業後向教育界發展。

其後,她取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碩士學位,主修兒童發展。Christine說:「這段實習經歷令我了解到老師這份工作的意義,亦讓我回想起兩位給予我很大鼓勵和影響的老師,我在8歲時曾寫下一篇關於志願的作文,我的志願是成為一名老師,無想到多年後我真的實現了此志願。」

在社會風氣的影響下,不少人認為學術成績大於一切,將其視為成功的定義,這是香港教育制度下的一種弊病。Christine認為:「成功不是定義於成績有多好或工作薪金有多高,而是在於你是否擁有良好的品格和特質,例如責任感、毅力等,而這些都是讓我們邁向成功之路的必備特質。所以我希望把品格教育加入香港教育中,培養小朋友的品格。」

不少人認為學術成績大於一切,將其視為成功的定義,這是香港教育制度下的一種弊病。(作者提供圖片)
不少人認為學術成績大於一切,將其視為成功的定義,這是香港教育制度下的一種弊病。(作者提供圖片)

從接觸社會過程建立同理心

JEMS的教程包含三大核心元素,即:認識自我身份(identity)、學習與人建立關係(relationships)及回饋社會(community service),以此向孩子灌輸責任感、毅力、尊重、忠誠、熱忱、關愛、分享等正確價值觀。課程亦提供豐富機會讓學生去接觸社會各界人士。Christine提到:「例如我們安排學生去探訪視障的小朋友,讓他們從中發掘視障人士身上值得學習和欣賞的地方,令學生從另類的角度認識社會的不同面貌和接觸各界人士。」

「英文有句俗語,’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要培養孩子絕非只靠一己之力,除了老師,家長的角色亦相當重要。」所以Christine十分重視與家長的溝通。JEMS會舉辦講座和工作坊讓家長學習如何培養孩子的品格,亦經常與家長分析、說明子女的學習情況。除了讓家長了解到子女的學習進程,在解說過程中更能使他們深入認識JEMS的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家長們能從中獲得教育知識,這非常有助於他們在家中對子女的品格培養。

儘管JEMS只能在小孩的求學階段向他們灌輸正統的品格教育,但卻為他們將來豐盛的人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作者提供圖片)
儘管JEMS只能在小孩的求學階段向他們灌輸正統的品格教育,但卻為他們將來豐盛的人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作者提供圖片)

成立協會持續培養品格教育

不過,每年透過JEMS接觸到的學生始終有限。懷着團結香港共同關注及培養品格特質的抱負,Christine於2016年成立了品格教育協會,致力為香港的持續品格教育出一分力。協會是一個全面的平台,為家長、教師及社會工作者提供講座、課堂及工作坊等不同形式的培訓,並免費提供相關教材和影片講解。

協會每年都會主辦「香港品格日」,藉着不同活動令社會深入認識他們的工作,讓更多持份者了解並參與推動品格教育。Christine透露,10月開始協會將在四間本地學校推行首個品格教育計劃,為教師提供培訓以助日後在校推行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是一個持續性的學習過程。儘管JEMS只能在小孩的求學階段向他們灌輸正統的品格教育,但卻為他們將來豐盛的人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無論是從個人或是社會角度出發,品格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屈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