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教育是謊言教育?

筆者認為國家安全教都是一些切合課程宗旨、建基於事實、合乎情理的內容,對加強新一代國家安全意識相信有一定幫助,也可以令學生認識香港與國家的緊密關係,從不同角度理解國家安全的知識,引起同學關心相關的時事。

日前,教育局公布《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繼發布十多個相關科目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後,再公布四個科目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當中包括:經濟科、中史科、歷史科、生活與社會科,內容主要是列出一些教學重點、學習示例、教學方法或活動舉隅等。

就筆者所見,當中都是一些切合課程宗旨、建基於事實、合乎情理的內容,對加強新一代國家安全意識相信有一定幫助,也可以令學生認識香港與國家的緊密關係,從不同角度理解國家安全的知識,引起同學關心相關的時事。

國家安全教育課程遭受批評

然而,有批評者對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提出各種疑慮:一是內容偏頗,如指稱歷史科教授香港殖民管治時期華人受到不平等對待是抹黑英國殖民統治時期;二是有違事實,如指中史科教授「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無視香港古越族「原居民」的事實,又指經濟科提出國家在亞洲金融風暴支持香港之說並無其事,更引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表示中央不會派人來港協助為證。

三是強行硬推,如將不同科目內不相關內容都強行引入國家安全概念,又指經濟科教授中美貿易戰有違教育局之前提及不應討論發展中事件的說法云云。對於上述種種憂慮,筆者嘗試從擺事實、講道理的手法,作一理性和客觀分析,平心靜氣地看看國家安全內容是否適切。

所謂內容偏頗,其實某程度是一種撥亂反正,將以往英國殖民地時期統治的正面和負面事實客觀呈現。由於香港長期受英國管治,故教育和課程系統也受影響,即使不是刻意美化英國管治時期,也是有意無意間淡化其黑暗面,在五、六十年代更規定課程不得教授鴉片戰爭等近現代史課程,以免引發新一代的民族意識。

英國管治期間確有做過不少好事,如成立廉政公署、推行公屋和居屋計劃,但施行種族歧視政策(如華人不准進入大會堂,不准居於山頂區域等)、強權執法和鎮壓華人(如省港大罷工期間開槍射殺行路上廣州的工人,是為沙田慘案等)。由此可見,現時國安課程的建議只是糾正過往不合理的做法,以客觀事實為根據,非所謂有所偏頗或加入謊言。

「有違事實」實為誤解歷史

至於有違事實,現時香港部分政界和民間人士,為了宣揚自身政治觀點,或對歷史知識掌握不足,每每誤解歷史事實,如清朝從未對香港島實施有效管治(但柴灣羅屋民俗館展出清初新安縣頒發的地契)、香港自古以來屬於古越族而不歸於中原政權(但秦始皇將香港歸入中國版圖和唐代在屯門駐軍都不是古代,只有新石器時代的古越族才是古代?)。

再談經濟科提出國家在亞洲金融風暴沒有支持香港的說法,其實有關發言是指中央不會干預香港施政,不會派出官員到港參與處理(正是堅守一國兩制的表現),沒協助港府入市「打大鱷」。不過,當時國家的支援是指國家在公開場合發言支持港元,在道義上協助香港應對金融風暴,又重申在實際上和必要時動用國家外匯儲備,增強國際社會和投資者的信心,而網上也可找到時任總理朱融基支持香港的發言。

更重要的是,在亞洲金融風暴,亞洲多國貨幣大幅下跌,經濟岌岌可危,中國政府頂住經濟壓力,以犧牲自身經濟利益為代價,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不但協助了亞洲各國渡過難關,更有助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由此可見,香港自古以來即屬中國領土,中港兩地同氣連枝,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國政府長久以來都積極支持香港發展。因此,將香港的定位與國家區分開來,本身就是缺乏客觀事實依據,有曲解歷史之嫌。

「強行硬推」實為一知半解

有關強行硬推的問題,部份批評者可能是錯誤解讀課程內容,對教育當局的指引一知半解,才會出現種種誤會。舉例而言,教育局早前提及不應討論發展中事件,重點是將上述時事當作通識爭議性論題來討論,而不是在教授學科知識時聯繫到現今時事。

前者是在沒有足夠證據下,在事件未完結和影響未全顯現的情況下判斷是非(如中美貿易戰誰勝誰負),後者是教授學科知識如關稅、自由貿易、貿易赤字等概念時,點出現時中美貿易戰與此有關,且涉及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兩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此外,早在1997年初中中史科課程綱要推出時,各章節詳細列出了有關公民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教學目標,不少教科書亦有採納相關項目,如教授春秋戰國等戰亂時期史事時,已提出國家分裂的害處和統一和平的重要性等,足見有關做法是由來已久,是中史科教學一以貫之的處理手法,而非為什麼政治因素而強行加入。

要言之,無論從國際形勢和香港發展的角度,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實不言而喻,教育當局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不但切中時弊,亦合情合理,但有必要加強解說,明辨是非,使國安教育推行得更為暢順。

黃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