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上文以〈風雨飄搖百年國史教育〉(2021年4月26日)為題,勾劃國史教育在香港百年坎坷的發展。97後,治權雖回歸,唯人心對國史並未能馬上認同;政府亦未能認識國史教育的重要,沒有投放適當資源改善國史教育。可幸民間組織鍥而不捨,始終堅持國史教育乃國民教育的根本,國史教育在學校教育中不可能被淡化甚至被剔除。
多年努力,終於有結果,現屆政府2018年宣布,中國歷史科於2020年起逐級列為必修科至中三級。政策一錘定音,雜音沒有了,但並不代表國史教育能自然進入學生的心靈。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國史教育亦不例外。此時此刻,正是思考如何開展國史教育的好時機。
蘊含民族情感的國史教育
首先要正名。中國歷史科,作為一門學校科目,自戰後至今70年,始終如一,稱為「中國歷史」科。正正是這個不精確的名稱,把學生學習國史的情感與國家民族抽離,變成一科只是「知識」的學科。這可能是殖民地宗主國有意的安排,目的是刻意的割離香港學生與國家民族的關係。
莫小看「國史」與「中國歷史」之別,兩字之差,內容卻有千里之遙。「國史」,顧名思義是國家的歷史,也可稱本國史,毫不含糊,事實也不需含糊,指出讀的是自己國家的歷史,不是他人的歷史!相反,「中國歷史」卻是「他國」的歷史,就像在英國,本國歷史稱”History”,他國歷史,如歐洲歷史,稱”European History”;法國歷史,稱”French History”。
學習本國歷史與他國歷史在科目知識上來說大同小異。歷史的功用、方法、對思維的訓練、求真的精神等,均是兩學科的共同要求。兩者的主要分別在於情感上的差距。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國史大綱》的名言:「溫情與敬意」,正正道出了本國史與他國歷史在本質上的不同。本國史是自家人的歷史,記載着炎黃祖先的發展,彼此血肉是相連、脈搏是相通的。讀到名君賢相,天下大治,心內不期然湧出愉悅之情;讀到外族入侵,兵災連年,國破家亡,老百姓顛沛流離,心情為之牽引。
循序漸進推展國史教育
可以說,本國史是民族歷史,是根的歷史。無家不成國;無國亦不可能有家,「家國」、「國家」,尤如錢幣之兩面,不可分割。這是國史與民族興衰的關係。
再談國史的學習年期時限。學生何時學習國史最為恰當?現行「中國歷史」必修科只在中一至中三級實施,小學、高中均不包括在政策之內。誠然,教育教革需循序漸進,但不表示不能寸進!教改要兼顧社會實際教育情況,不可急躁。
一下子把國史列為小一至中六必修科自然不智,但可當作中期、長期目標。可先在小學開展,思考在現行常識科多加國史原素的單元;亦宜以小朋友學習的習慣開展,如避免把重點放在相對繁瑣枯燥的歷朝政治史,改以古代歷史人物故事切入,增加小朋友學習國史的興趣。當社會積存了足夠的氛圍,才考慮設立小學國史科。
高中階段亦不能忽略。同樣,要注意社會教育形勢,市民的接受程度。小步開展是原則,如在德育課、班主任課加人國史議題;資助學校開設國史學會;鼓勵民間團體多給高中學生舉辦國史活動、內地考察團等。當時機成熟,才向不同持份者收集意見,諮詢如何在高中處理國史作為一個獨立科目的問題。總之,一條龍國史教育是教育當局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