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野外賞蘭回顧

回顧全年對蘭花的本土考察,今年令作者最滿意的是有幾個大屬,計有豆蘭屬、蝦脊蘭屬、叉柱蘭屬、玉鳳花蘭屬及羊耳蒜蘭屬。

今年因疫情關係,筆者沒法外遊,日常活動大都取消了,於是唯有寄情山水。

我剛製作了一段短片——Orchids in situ: Wild Orchids of Hong Kong 2020,影片記錄了我在2020年在香港境內拍到的93個原生蘭的不同個體,其中包括53個屬及89個品種,分別約佔本港原生蘭屬的八成半及品種的六成半,應該是歷年最豐盛的一年。

本港分布的罎花蘭(Acanthephippium)、白芨蘭屬(Bletilla)、矮柱蘭屬(Thelasis)、肥根蘭屬(Pelexia)、雙袋蘭屬(Disperis)及吻蘭屬(Collabium)應該已在野外絕跡,盆距蘭屬(Gastrochilus)中黃松盆距蘭(Gastrochilus japonicus)亦只是在1962年有單一發現,而嘉道理盆距蘭(Gastrochilus kadooriei)亦只有單一分布。近來野外蘭花的花期變化頗大,故今年我無奈已錯過了白錦絨蘭(Dendrolirium lasiospetalum)的花期,加上環境的改變也會影響到開花的機率,因此今年兩次前去探望短距苞葉蘭(Brachycroythis galeandra),也無法見到花容。

昔日因工作關係,不少大屬的品種也要分多年才可成功「集郵」,縱使退休後時間多了,有時會因為外遊或其他俗務關係,未能於同一年內前去探訪。疫情下,一切事務都取消了,我反而更能集中在本土考察;付出的時間多了,成果亦相對地更豐盛。回顧全年的本土考察,今年令我最滿意的是有幾個大屬,計有豆蘭屬(Bulbophyllum)、蝦脊蘭屬(Calanthe)、叉柱蘭屬(Cheirostylis)、玉鳳花蘭屬(Habenaria)及羊耳蒜蘭屬(Liparis)。

全港共有11豆蘭屬(Bulbophyllum)品種,除其中三種極度瀕危外,一年內可以飽覽其餘八種豆蘭(圖一),認真痛快。本港共有四種蝦脊蘭屬(Calanthe)(圖二),筆者今年可以一窺全豹,當然是喜出望外。叉柱蘭屬(Cheirostylis)共有七種,筆者今年有緣見到其中五種(圖三)已相當滿意。玉鳳花蘭屬(Habenaria)共有七種,除了已絕種的兩個品種外,其餘五個今年也「集齊」了。其中腎葉玉鳳花(Habenaria reniformis)(圖四)更有一個較易到達及數量更多的分布,令人欣喜。羊耳蒜蘭屬(Liparis)共有八個品種,今年筆者也拍到七種,更首次找到低地羊耳蒜(Liparis formosana)的綠花個體(圖五),同日更雙喜臨門,首次拍到錨鈎金唇蘭(Chrysoglossum assamicum)(圖六)的花容,可謂有雙重驚喜。

圖一:在香港可以飽覽八種豆蘭。
圖一:在香港可以飽覽八種豆蘭。

圖二、蝦脊蘭屬(Calanthe)
圖二、蝦脊蘭屬(Calanthe)

圖三、叉柱蘭屬(Cheirostylis)
圖三、叉柱蘭屬(Cheirostylis)

圖四、腎葉玉鳳花(Habenaria reniformis)
圖四、腎葉玉鳳花(Habenaria reniformis)

圖五、低地羊耳蒜(Liparis formosana)
圖五、低地羊耳蒜(Liparis formosana)

圖六、錨鈎金唇蘭(Chrysoglossum assamicum)
圖六、錨鈎金唇蘭(Chrysoglossum assamicum)

極度瀕危的帶唇蘭

今年上半年野外賞蘭的經歷,最驚喜的是在4月意外地首次在野外找到極度瀕危的帶唇蘭(Tainia dunnii) (圖七),當時要再三確認,才確定無誤,當時那份喜悅,當是筆墨難以形容。今年6月,筆者前去探索全唇盂蘭(Lecanorchis nigricans)(圖八)時誤闖蜂陣,被叮了「十餘口」,幸好在劇痛下仍能找到「十餘株」全唇盂蘭,筆者暫時忘記劇痛,只管享受按下快門的快感。

圖七、帶唇蘭(Tainia dunnii)
圖七、帶唇蘭(Tainia dunnii)

圖八、全唇盂蘭(Lecanorchis nigricans)
圖八、全唇盂蘭(Lecanorchis nigricans)

白點蘭開花

下半年野外賞蘭的經歷,最痛快的莫過於「一擊即中」白點蘭(Thrixspermum centipeda)開花。有「四小時蘭」稱號的白點蘭(Thrixspermum centipeda)(圖九),開花時份大約在早上在7時多,然後在11時多花瓣開始閉合,去年為了追蹤這個品種,我需要在大清早起床,坐頭班車趕去探望。第一天前去觀察,發現花苞已變黃及脹大,我深信翌日該會開花,誰知翌日披星帶月再前去,只發現花苞更黃更大,但卻仍未打開,那時深信再過一天,應該一定會開花,可惜那天上午及中午有兩項重要活動,不能失場,故無法前去,失諸交臂,徒嘆奈何。今年8月終於可以一償宿願。此外,在去年8月底,筆者正準備前往北京參加世界園藝博覽會前夕,我在一個新地點發現了一株疑似無葉蘭(Aphyllorchis montana)的花菖,但未花苞尚未張開,無法判別,故通知朋友跟進。在布展期間收到朋友通知,該株無葉蘭的唇瓣異化,跟花瓣及萼片外形相近,經查證後,確認為圓瓣無葉蘭(Aphyllorchis rotundatipetala),是香港的新紀錄。回港後,筆者第一時間上山探訪那株圓瓣無葉蘭,可是由於早前下雨,花朵未能抵受暴雨摧殘,紛紛枯萎了,無法目睹芳容,十分遺憾。今年筆者當然重臨舊地,果然不負有心人,圓瓣無葉蘭(圖十)終於含羞答答的展露花容。

圖九、白點蘭(Thrixspermum centipeda)
圖九、白點蘭(Thrixspermum centipeda)

圖十、圓瓣無葉蘭(Aphyllorchis rotundatipetala)
圖十、圓瓣無葉蘭(Aphyllorchis rotundatipetala)

蛤蘭以往分為小毛蘭(Eria sinica)(圖十一)及對莖毛蘭(Eria pusilla)(圖十二),後來才歸入同一品種,今年終於可以分別在11月初及11月尾拍攝到兩種毛蘭的「微」態。

圖十一、小毛蘭(Eria sinica)
圖十一、小毛蘭(Eria sinica)

圖十二、莖毛蘭(Eria pusilla)。
圖十二、莖毛蘭(Eria pusilla)。

 

今年在野外賞蘭,除發現新品種外,更解開了一宗筆者五年來追蹤蘭科植物野放之謎,此事在〈蘭科植物遷地保育與私人野放〉一文已記述,文章刊出後,引起了極大迴響,後來更獲香港大學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邀請參加直播,分享相關經歷。此外,今年12月中旬,收到一個令人十分激動的消息——有人在野外發現了一叢寒蘭(Cymbidium kanran),激動的是在一般人心目中以為已在境內野外絕種的蘭科植物被重新發現,但令人痛心的是該叢寒蘭不久被人連根拔起偷採了。若該叢寒蘭是香港本土境內唯一及最後的一叢,相信用「千古罪人」來形容盜採者也不過分。

筆者撰此文時,本港第四波疫情仍然未見平穩,相信要明年中疫苗到位時,社會才可以開始恢復正常,若要外遊,預計到明年底才可以「安心出行」。因此,未來一年,筆者應該也有不少時間可以流連野外,繼續尋蘭賞蘭。不過,筆者明年有一個新計劃,就是要為「港島中西區野蘭普查計劃」做初步籌備工作,待疫情完全退卻後,將會着力開展,希望繼去年出版〈香港野外賞蘭札記〉後,再為本港蘭界盡一分微力。在此,祝願大家在2021有更美好的一年。

朱劍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