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兩種表達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聲」與「色」。「聲」是指言語聲音,「色」是表現於外的舉動形態。言行舉止能讓人起歡喜心,表示這個人的修養好。相反的,若讓人不高興,則表示這個人的修養還不夠好。
以談話為例,我們要把音量控制得宜,以彼此的距離來衡量音量的大小,通常以讓對方正好聽得清楚為最恰當。若聲音太小,使聽者無法聽清楚,這是不尊重;如果彼此相距不遠,可是你說話的聲音太大,不只是無禮,也會吵到別人,這就是沒有修養。想想,連講話的音量控制都有這麼多學問,何況是其他的動作習氣呢?
人們常會隨着自己的好惡之心待人。若對某人有好感便讚歎他,即使對方有缺點也會幫着掩飾,只說好的一面;若對某人沒有好感,那麼即使對方再有才幹,也可能視如不見。若是知道對方有一點點缺失,就緊抓住這個機會毀謗他。隨着歡喜或厭嫌所表現於外的言談,就是所謂的「口業」。口舌是傳達人們思想心念的關卡,一般人的開口動舌,大都是在談論是非,不可不慎!
言談之間應「氣和心定」
〈四十二章經〉中提到:「人有二十難」,其中有「不說是非難」。凡夫不談是便說非,要人們不說是非實在很難!佛陀又說:「大道無言說。」真正的道理,是無法用言語詮釋的。就如我平時說給大眾聽的道理,是不是最正確的?若想想這句話──「大道無言說」,那麼我平時所講的也不是最究竟的呀!不過,有很多事情還是必須用語言來表達;如果沒有語言的溝通,如何傳達彼此的感情呢?修行就是要修到言談之間,能使每個人「氣能和、心能定」;達到這樣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學道。
《莊子》一書中,有記載一則小故事:有一位名為「泰清」的人,去訪問「無窮」。無窮是位有道之士,泰清問他:「聽說您道行高深,上知天文、下徹地理,請問何謂天之大道?」無窮回答:「我不知道。」
泰清大失所望,輾轉向另一位得道者「無為」請教:「天之大道,你是否瞭解?」無為回答:「可貴可賤,可大可小謂之『道』。」泰清聽了並不滿意。
於是,他又再去找一位叫「無始」的人。泰清詳述自己的訪道過程後,便開始問無始:「他們一個說『不知』,一個說『知』,到底哪一個才對?」無始回答:「知即不知。知是淺顯的道,不知是深遠的道。真正的道,不是用言語所能宣說的;天地宇宙的真理,實在無法說盡,能說的只是其中的一點點範圍而已。」
由此可見,有道者對聽和說並不刻意去表現,他無所求,因為並不是光靠聲音言說就能道斷一切。平時講話若無法傳達很透徹的道理,不如不講的好。
懷平等心 避免偏見
人與人之間的言談交流要格外小心,注意自己對人是否有平等心;如果心有所偏,往往好的會被說成壞的,壞的則被說成好的;這種偏見之言,會導致別人對被批評的人產生誤解。所以,我們對人的看法要很公平,不可隨着自己的好惡來議論。
此外,如果是自己所不知的,卻偏要說知道,那就是不量己智。這樣不但會讓人嘲笑,而且常會說錯話。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多用心,不要以為開口動舌很簡單,心想:我又不是罵人,隨便說說有什麼關係呢?有關係,因為道在口中!
佛陀在「人有二十難」中說:「不說是非難。」如何把此「難」轉為「不難」,端看我們個人的用心了。
原刊於《生活的智慧》,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