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院自1929年1月成立以來,學院在既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內設中文系和語言培訓所兩部分。前者專授文憑和學位課程,教職員的選聘工作由創院主任賴際熙安排;後者為外派來港政府官員的語言培訓學院,師資由校方和教育司商訂。中文學院雖仍隸屬於文學院,但日常院務已改由新成立的中文學院委員會管理,為當時唯一能以「學院」模式運作,並自設學務會議的文學院單位,明顯較前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以賴際熙、區大典為領導的格局,延展了「傳統本位」的特質。他們利用中文學院的自主空間,承傳經典學術,在高等教育界樹立起保粹傳道的旗幟。這些特質在成員架構、課程編制和出版刊物等方面都得以體現出來。
中文學院的課程規劃以傳統為依歸,前人論及香港大學中文科早期的課程設置特色,幾乎都以此為討論重點。香港大學創校以來的年度課程簡介資料、賴際熙等為創建中文系而撰作的《香港大學文科華文課程表》及1926年刊印的《香港大學文科華文部規劃書》,皆為中文課程建構的藍本,亦是前人闡述課程特色的重要歷史材料。區志堅在其專文中引載了1926年至1927年中文系的課程內容,(註1)簡述了由經學、史學、哲學、文詞和翻譯五部分組成的框架,並指出賴氏等人的課程規劃,具有保存中華文化,融會新知,以期達到中外交流的目的。方駿專文對課程結構的本質亦有分析,指出中文科由選修演變為獨立課程的梗概,學生自此可以專修中文科目。這些研究勾勒出課程設計重視傳統的特質,有助理解主其事者對中文課程建構的定位。
經學講義的方針
近年有學者對中文學院的課程教材展開研究,嘗試整理和分析現存的學科講義,譜出學院辦學的要旨。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包括1929年前的中文系、部時期)的存世講義,計有《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史學課本》一種、《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經學講義》12種及子學講義兩種──遺史氏著《老子講義》及檗庵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講義》凡三類。前二者由區大典以遺史氏之號撰作,後者約於1930年由溫肅編成。區大典為中文部創始時期的教員,直至1935年底退休前在校任教凡23載,為清遺民主理港大中文教育時期,在任時間最久,且編撰教材成果最豐的一位。他所著的12種經學講義,廣為學界關注,當中以許振興的論述為最詳。(註2)許氏對現藏於香港大學圖書館特藏部的資料爬梳整理,由區大典輯編的經學講義共12種:包括《易經講義》一冊、《書經講義》一冊、《詩經講義》一冊、《儀禮禮記合編講義》一冊、《周官經講義》一冊、《春秋三傳講義》一冊、《孝經通義》一冊、《大學講義》一冊、《中庸講義》一冊、《論語講義》一冊、《孟子通義》一冊及《論語通義》一冊等。
對於區大典編撰經學講義的方針,許氏指出是本於《四庫全書》經學的編排準則,所刊講義與區氏在中文學院主講的經學課程互相配合。經學的課程規劃及教材的編寫方式,可作為中文學院課程建構以傳統為本,依循既定的傳統學術軌跡,將儒門治學的理念薪火相傳的寫照。區大典在經學方面的耕耘,用力輯撰經學講義以利宣講弘學之舉,與民國廢經學的方向背道而馳。區氏南寓香港後致力提倡經學,這種揚經存道的行為肩負着文化抗逆的深層意義,為清遺民承擔衛道護統之責。
中文學院的課程建構,表面上純粹為拓殖經史之學的舊學制式,實際上卻有其學術源流。過去的研究少有深入探討其課程建置的模式,以及研究其與清末廣雅書院等廣東學統的關係。中文學院逾半教員具有廣雅學緣,賴際熙和朱汝珍肄業於廣雅書院,羅汝楠於1893年肄業學海堂前,嘗以庠生資格入讀廣雅。如上所述,中文學院課程是由經學、史學、哲學、文詞和翻譯五部分組成,除了翻譯科是遵從港大校方要求而設置外,前四類的課程設計皆由賴際熙統籌,聯同區大典、學生李景康和陳煜庠合力編訂。
民初儒家思想主導香港華人社會
南寓香港致力推動傳統經史教育的清遺民,在民國被標誌為「守舊」和「落伍」的一群。他們能夠將掉失於易代之變的傳統學術移植香港,實有賴香港獨立於民國體制之外的政治優勢,還有香港華人社會重視傳統的文化氛圍。賴際熙和區大典等諸位前朝翰林文士,他們得以在英屬殖民地大學散播傳統學術的種子,校內通曉漢學的管理層,尤其是港督金文泰的扶助固然重要;多位華人紳商解囊襄助,灌以資金玉成建院計劃,接納賴、區等人的傳統本位辦學方案,更是鞏固傳統文化陣營的重要力量。前代翰林的學術地位廣獲華人紳商認同,民初儒家思想仍主導香港華人社會,大部分曾接受傳統教育或長於本邦的華人紳商,文化思維中普遍有守望並振興傳統之意。馮平山呈交港大中文教育委員會的建議,詳述中文教育應以傳統儒家文化為本位的見解。他認為儒家文化在華人社會中根深柢固,國內廢舊學只屬暫變,待局勢穩定後傳統儒家文化必然復興。
學界每論及香港的中文運動,一般只放眼於戰後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的運動,往往忽略了20年代由清遺民和前代翰林文士,聯同華人儒商僑領等攜手創立的中文學院的重要性。根據林愷欣的分析,(註3)賴、區二氏利用他們在文教界的地位和網絡,引介其他寓港清遺民或留居粵地的同道,擔任中文學院或漢文中學等教席。中文學院成為了賴氏等團結傳統學輩的平台,形成一個自中文學院向下伸延的傳統文教圈,主力傳承固有文化學術。
清遺民倡經史之學的辦學作風,貫徹了清末廣東學人重實學的學術源流,在當時香港仍以傳統舊學為主流的風氣下滋長,20年間在高等中文教育界締造出一個傳統本位的文化時代。在社會不斷受新文化衝擊,革新的文化意識風起雲湧之際,這批清遺民以傳統文化衛道者的姿態,在香港學壇建立起重弘舊學的文化陣營。他們遵照前規,教授經典學術,固守傳統,未有跟從國內新興的教材教法,亦未有全面順應港大校方重實用的發展要求。賴太史等人的擇善固執,實屬難能可貴!反觀今日西風東漸、東洋風、韓風日益盛行,中華文明正面對不同文化的衝擊,怎樣才能不斷發展、壯大,這段歷史實不無啟迪作用。
注重學術研究是中文學院優秀傳統
中文學院發展至今近百年,目前該院由學院本部、中文增補課程及漢語中心三部分組成。學院本部開設的學士課程包括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中英翻譯四種主修及副修課程。中國語言文學課程分為語言和文學兩類,前者重在從語言學的角度學習和研究漢語,後者研習文學理論、寫作、中國古代和現代文學作品以及中國文學史的發展脈絡。中國歷史文化課程含斷代史、宗教史、思想史、教育史、交通史、華僑史、近代史、科技史、法制史、文化史等,目的在指導學生學習與研究中國歷史文化,培養史學人才。中英翻譯課程內容包括翻譯理論、語文研究、譯文評析、翻譯實習等課題。
該院的研究生課程分修課式和研究式兩類。中文學院開設的中國語言文學和中國歷史研究兩種修課式碩士課程,廣受現職教師和社會人士歡迎。至於論文式碩士和博士課程,則全日制、兼讀制兼備,並設有獎學金;課程內容涵蓋全面,水平甚高。
中文增補課程提供全校必修的實用中文課程。內容包括漢語知識、溝通技巧和各類文書寫作方法。課程設計以學習效果為本,強調學生主動探索及研習。教學上加強專業寫作訓練,更多地採用電子平台和引入普通話元素,並將繼續與各對應院系商議協作,務求令課程內容更切合同學需要。
漢語中心主要提供漢語、普通話及廣州話課程。中心開設了1至8級的漢語課程,廣州話初、中級課程,以及各種中國文化課程,供國際學生選修。中文證書課程為2年制密集式語文訓練課程,主要供外籍人士修讀,前港督衛奕信爵士和尤德爵士,均是其畢業生。此外,漢語中心也提供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本科生普通話課程,供同學選讀。
注重學術研究是中文學院的優秀傳統,學院視研究為辦學的生命。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人才輩出,研究基金充足,在各個研究領域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實力,中英文出版物眾多,成果斐然。學院每年都舉辦學術交流活動,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出版《東方文化》和《明清史集刊》兩種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期刊。茲以《東方文化》(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為例,該刊於1954年創刊,為中英文雙語學刊,自第38卷開始,與美國史丹福大學中華語言文化研究中心聯合出版。從2014年第47卷開始,由施仲謀擔任主編,該刊邀請香港中華書局作為聯合出版的合作者,以加強社會人士接觸尖端學術研究的機會。現時《東方文化》編輯委員會和編審顧問包括海內外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哲學和翻譯的專家學者,使之成為香港以至亞洲區內歷史最悠久和最權威的關注中華文化研究的學術期刊。
摘自施仲謀、蔡思行:《香港中華文化教育》,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20,頁172-182。
註1:區志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成立背景之研究[〉,香港中國近代史學報(第4期),2006。
註2:許振興,〈1912-1941 年間香港的經學教育〉, 施仲謀編《百川匯海──文史譯新探》,.香港:中華書局,2013。
註3:林愷欣,《從政治退隱到文化抗逆︰港澳兩地清遺民的文化志業研究》, 香港:香港大學(博士論文),2014。
賴際熙與香港大學早期的中文教學二之二
本系列文章:
新書介紹
書名:《香港中華文化教育》
作者:施仲謀、蔡思行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