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前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教授於2月14日獲邀出席《圖說中華文化》訪問和講座,與傳媒、觀眾和讀者分享博物館管理經驗、成語叢編撰書心得以及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落成的看法。活動假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行,講座由前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丁新豹教授主持,兩位教授妙語連珠,大談中華文化的教育和傳承,反應極佳,在場家長踴躍發問,獲益良多。
香港即將成立故宮文化博物院,前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教授認為值得鼓舞。觀乎香港社會輿論和爭議,她認為這些聒躁多少是源自對文化的了解和體悟有所局限。她以個人從事博物館相關工作達43年的經驗,建議港人嘗試拋開政治的意識形態,單純從文化和教育的角度看待博物館的成立,可以是功德一樁。
故宮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史中一個重要的剪影。不過,不管香港還是台灣,由於抗拒當代的政治體系和氛圍的分野,巴不得劃清界線。然而就民族文化和歷史的角度來看,中港台依然有着剪不斷的關係。周教授指:「這是給香港民眾送了一份文化大禮。不過,香港人是否接受這份禮是香港人的選擇。如何讓這所博物館發揮它的功能讓香港人實質地受到了文化、藝術的薰陶,那才是香港人最應考慮的方向。」因此,要平衡各方面的因素,讓港人放下成見來欣賞展覽,對策展人來說是一種考驗。
周教授開門見山提出香港故宮博物院策展人應該具備四個特質:
一、對中華文化整體面貌有清晰的認識
二、包容文化差異
三、關懷民眾
四、重視教育
策展人是博物館繼文物以外的靈魂所在。既然如此,筆者即席向周教授請教:「如果你是香港故宮博物館的館長,你會如何策展首個展覽?」說來這個問題太廣泛寬闊,一時間不好回答,但周教授不假思索,隨即拋下三個值得港人思考的問題:「香港需要什麼?香港的優勢何在?香港應該如何定位自己?」
香港的歷史身影 中西文化身份掙扎
立足香港,最早關於香港的記載是在唐朝開元年間,現在被戲稱「荒蕪之地」的屯門更是過去屯兵的要地,因而得名,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港口不遠處便是文天祥的《過伶仃洋》。宋帝昺南逃到港,圍村村民以盆菜招待,九龍城的馬頭角從此多了一座宋王臺;清朝鴉片戰爭戰敗被迫割讓香港島,孫中山先生帶領的辛亥革命亦在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前身)醞釀……香港在中國歷史中未曾缺席。
英國著名文化研究理論家史都華‧赫爾(Stuart Hall)提出,文化身份認同是指人們擁有共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禮教習俗底下的身份認同;而形成這種認同的過程中,歷史事件、文化及權力對我們如何在歷史中定位自己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註一)香港經歷英國百多年的殖民統治,文化身份認同早處於角力和矛盾之中,獨特的歷史背景也造就了香港中西薈萃,兼收並蓄的環境。周教授表示,從某種程度而言,香港對西方文化的認同和歸屬高於中華文化。
宜從殖民時代入手 兼述兩國文化衝擊
這個轉捩點令香港在兩岸三地之間,有着最耐人尋味的故事。正因如此,她認為展覽應該從這裏開始,追源溯始,為香港人打開以往陌生甚至抗拒的一扇窗。「香港割讓英國統治是道光年間1841年,那段時間的中國是什麼境況?這些都有助我們更了解這個城市,以及之後在這裏落地生根的祖輩。」
文化讓人成長和提升,城市亦然。當以為周教授要為故宮站台說話之際,她話鋒一轉,問道:「有了故宮,是不是也應該有英國的文化掠影呢?」周教授希望築起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舞台,因此展覽的設計非常關鍵:「我不希望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院僅展出故宮藏品。英國接管香港之際,正值英國風華正茂的維多利亞時代,貴族生活奢華,不乏珍品,不妨結合英國乃至國際博物館的藏品呈現中西不同文化及藝術之間的對話。香港人若將自己中華文化的基因及百年殖民留下的英國文化融會貫通,呈現香港特有的文化內涵。」
周教授的奇思妙想並非天馬行空,這要追溯到2012年她重新返回故宮後的展覽「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同樣是跨時空的交錯展覽,當時得到媒體廣泛報道。康熙和路易十四兩位君王幼沖即位,曾經歷太后和國相主政,文治武功同樣顯赫。在歐亞交流中,兩位君主開始通信交流,雖一生素未謀面,但在藝術喜好上一拍即合,更互相取經,成就越洋的莫逆之交,展現出中法交會絢爛的一面。
撇開政治分歧 促成兩岸合作展覽
即便如此,大眾對博物館設立的政治考慮始終無法釋疑。誠然,泛政治化是一頂易扣難摘的帽子,也難以迴避,難免激起社會的反對聲音。當我們以為周教授在隔岸對香港故宮博物館牽涉的政治風波不夠了解,她卻道自己也是過來人。說起政治干涉,要回顧馬英九總統的時代。馬總統上台力推兩岸交流,適逢台灣「去中國化」思潮如火如荼,故宮博物院的角色艱巨,周教授也在此時接任,班師回朝。雖說不上是臨危受命,但也是挺過了一段艱難的時刻,她堅持以博物館是感動人心。在各種示威、遊行甚至辱罵中,周教授依然促成了多個如「雍正皇帝的一生」和「山水合壁——《富春山居圖》」等兩岸三地合作的特展。著名文化工作者蔣勳先生曾在電視節目提到:「這是360年來首次將兩幅畫放在一起,連乾隆皇帝都沒有福分觀賞這兩段山水的合壁。」(註二)
雖然兩岸三地的政治環境截然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身分認同,但追源溯始,可謂「本是同根生」,兩岸故宮更是同源。南華早報資深記者Mark O’Neill曾出版The Miraculous History of China’s Two Palace Museums(《兩岸故宮的歷史傳奇》),當中談到二戰時期,民國政府為保存文物,文物被遷出故宮,開展顛沛流離的「逃亡」。當時從海陸兩路把文物分別運送去長沙、蘇州、西安和重慶,文物因此散落各地。據聞蔣介石當年輾轉將一批藝術珍寶帶到台灣, 其中包括不少銀器和金磚等,更少不了聞名遐邇的翠玉白菜,文物與逃難的人民一樣隨之分隔兩岸。(註三)
香港故宮博物館的成立隨躲過了戰亂,但還是避不了政治。從簽訂協議、披露設計等,反對聲音此起彼落。周教授以過來人也是文化工作者的身份建議港人嘗試拋開政治的意識形態,單純從文化和教育的角度看待博物館的成立,或許有不一樣的收獲。
發展文化軟實力 國際中自我定位
博物館另一個老生常談的意義是「認識過去,展望未來」。香港有着輝煌的歷史,多年來力爭上游,以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聞名於世界。然而潮起潮落,一個城市的魅力絕不止於金錢數字和交易,終究要靠其文化來支撐和成全。對於我們應該如何定位自己,在中西交融的多元環境下,中華文化相對不足。周教授在《明報月刊》撰文指出:「在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的藏品方面,香港非常短缺,現在北京故宮提供藏品,因此不論在展覽的系統規劃上或展覽費用上,皆有其方便性,這是最理想的合作模式。」
現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院許多細節尚未落實,評價好壞言之尚早,周教授希望博物館坐落的西九文化中心能夠發揮功用:「香港除了經濟外,還需要孕育文化,才稱得上是活潑的都市;不但能吸引各國的投資者,也能吸引國際大師的展覽,才擔得起國際都會的美譽。」
延伸閱讀:
博物館如何從塵土中復活——專訪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教授
註一:Hall Stuart (1992)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P222-239.
註二:《殷瑗小聚》蔣勳談《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 2011.07.10。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4g02-dOesU
註三:關慧然:〈資深記者 Mark O’Neill——細談故宮博物館歷史〉, 2016.08.15。網址: http://www.master-insight.com/?p=10277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