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日,是馬師曾先生誕辰100周年,回憶我與他初次見面,已是近60年前的事了。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軍侵入九龍半島與香港,香港成一「死港」。靠演戲度日的我們這幫人,吃飯成了問題。我師傅蓮姐(何芙蓮)和靚少風三哥,到澳門成立義擎天班,我在班中擔任花旦。
後來,師傅蓮姐被太平劇團的馬師曾前輩聘請到廣州灣(現在的湛江市,當時是法租借)演出,是1942年的3月間,那裏有一座新建的約200平方米的磚木結構的兩層半樓宿舍,可能是班主用來招呼外來的名演員們居住的,而我與蓮姐則住在大中旅店裏。我第一次跟蓮姐到那座宿舍去排戲(其實過去所謂排戲只是主要演員向掌板頭架交代清楚自己的要求)。我去那裏主要是伺候師傅,再則是帶着好奇心,希望能一睹從未見面的大老闆馬師曾的風采。
我站在蓮姐背後為她搧扇子,不久聽到三樓有人下樓的步履聲。抬頭望去,看見一位四十開外,方面大口,神采飛揚,十足廣州「西關大少爺」樣子的人。他還站在樓梯間,就向二樓坐着的人打招呼:「各位辛苦!」聲音雖帶有「隔夜聲」,聽來卻堅實有力。過去我在電影裏看到的馬師曾是帶眼鏡的,此刻他臉上雖然少了副眼鏡,我還是第一眼就認出這是馬師曾,說時遲,那時快,我幾乎跳起來叫道:「呀,馬師曾!」身旁的人也七嘴八舌地說:「這就是馬大哥,香港淪陷那天就偷渡到澳門,現在來這裏演出,可能是想經過溪遂這條跳板到內地去吧。」這時,蓮姐也高興地走到馬師曾跟前叫他「大哥」(這是班中人對馬師曾的尊稱)。當時馬大哥給我的印象,是頗有點讀書人的氣質;同時我又看到了他不修邊幅、趿着拖鞋下樓會見一班兄弟的樣子。
這次排演的戲是《刁蠻公主憨駙馬》。馬大哥在排戲時總是嚴肅地教人:「阿蓮(對蓮姐的稱呼),不是這樣,你應該帶着刁、嬌二氣對我講這句對白。」「喂喂,你應該從這邊轉身,生氣地走過去才對。」面對這種排戲的情景,我心裏高興,因為很新鮮,又有東西學;但是,我也為蓮姐感到為難。
看到馬大哥排戲和演出,我逐漸感到他和一些前輩大老倌有不同之處。他明明是馬師曾,但演起角色就不是馬師曾了,並且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在《刁蠻公主憨駙馬》一劇中他扮演的憨駙馬,既演出了虎將的威風,又表現了人物在特定情景下那種憨直、憨厚、調皮的性格。他在《苦鳳鶯憐》中扮演余俠魂這個市井底下的小人物,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他的無知卻又有點小聰明,為了給苦命的被奸人所害的馮彩霞申冤,挺身而出,仗義執言,雖為此被打得幾乎喪命也義無反顧。他的表演給觀眾帶來了焦急憂慮,也帶來了喜悅歡快。馬大哥這種從生活中提煉,並進行藝術誇張的表演,毫無矯揉造作之弊。對馬師曾前輩的這點深刻印象,一直成為我從藝60年來學習的榜樣,我從中體會到,戲曲的唱、念、做、舞,都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
我們在廣州灣演出了約兩個月的光景,當時日本的文化特務禾久田來到廣州灣,威迫利誘馬師曾回香港,馬師曾隨即避入寸金橋華界,並決定進入廣西演出。我在蓮姐的推介下,也受聘於馬師曾劇團同行。
此後,我有機會與馬大哥同台合作,向他學習的機會更多了。
自編自導的粵劇奇才
馬師曾在《審死官》中扮演宋世傑一角,在人物處理和表演手法方面,都與其他劇種迥然不同。宋世傑是一位放棄舉業的秀才,為一位被奸人誣陷的寡婦申冤,拼死力鬥幾個高官,使冤情終於大白。馬師曾以丑行應工,塑造了這個剛烈正直又頗具幽默才華的人物,他發揮嬉、笑、怒、罵的表演藝術,使粵劇《審死官》有別於其他劇種的《四進士》,成為粵劇特有的別具風格的喜劇,這是馬師曾在舞台藝術中的一個傑出創造。過去,我看過粵劇名丑梁醒波演的宋世傑;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還看過青年演員張雄平演的宋世傑,他的演技雖尚幼嫩,但這個人物的輪廓還是讓人覺得有點意思的。
馬師曾演過一齣時裝戲《野花香》,他扮演的人物是大學文學教授姚其深。這個人物穿着布製的長衫馬褂,手拿一支很有派頭的文明棍,腳踏厚底的文明鞋。每次出現在家中的時候,他都教訓妻兒子侄應該如何如何,特別要求子侄們目不視美色,口不飲美酒,讀書要心不旁移。後來姚其深知道其子和侄都迷戀上一個妓女(野花),他便親臨妓女住處,準備教訓那個被他視為有傷風化、道德敗壞的女人。不料他自己也被妓女所迷,以致逐子出妻,家敗人亡,流落街頭,最後在幻覺中自責自咎而倒斃。我與馬老師同演《野花香》,少說也有五六十場,他扮演的姚其深一角,從莊而重之地責妻訓子,到初遇「野花」時的不屑一顧、目不斜視,後來被「野花」誘惑得慾火中燒,從而與他所謂的「尊嚴」在內心展開激烈的衝突,真如抽絲剝繭,層層深入。
當「野花」拿起他的文明棍把他拖入內房去的剎那間,觀眾席上響起「偽君子」的滿堂斥責和慨嘆之聲,於此,可見馬老師表演人物所產生的深刻效果。此劇演到姚其深為把「野花」據為己有,遷怒於其子侄,最後責打家人甚至拿起文明棍驅逐其妻,每次我都站在上場門看舞台上的演出。我感到馬老師演戲確實是投入了真情實感的,因而具有非常感人的藝術魅力。他的表演手法是寫實派,但是又融入了恰當的粵劇表演程式,所以,姚其深這個人物的表演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但其動作、語言又體現出他是舞台藝術中的人物,而不是自然主義地摹仿生活中常見的人。從馬老師塑造姚其深一角的藝術表演,也絲毫看不到他與塑造宋世傑那個角色有任何相像的地方。
還有,馬老師飾演《佳偶兵戎》的王子一角,充份表現出角色是威武英勇的戰場猛將。他還在劇中反串廟祝公的老婆,向王姑(王子的未婚妻)訴說一個婦女失婚的痛苦,此時他表現的卻是一個令人同情的村姑,而不是那種令人討厭的「八婆」。於此可見,馬師曾老師即使扮演那些市井底層的人物,也在表演藝術上恰當掌握其層次內涵,極少賣弄那些無聊庸俗的噱頭。他還演過《三娘教子》的忠誠維護少主人的義僕薛保(公腳);演過降漢不降曹的關雲長(紅生);演過見利忘恩卑鄙無恥的洪承疇和《拾玉鐲》中的劉媒婆……馬老師演過的出色的戲和角色,不勝枚舉。演出和自編自導過40多齣戲的粵劇藝術家馬師曾,為嶺南文化、為粵劇藝術留下了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他堪稱千人千面地把寫實表現與粵劇表演程式融為一體的粵劇大師!
為塑造藝術形象改變聲腔 終致攀登藝術高峰
1955年馬師曾回到新中國,在不到十年的時間,他在粵劇舞台和電影銀幕上演出了《搜書院》和《關漢卿》兩個經典劇目。馬老師在《搜書院》中創造謝保老師這一成功人物形象,經歷了艱苦的創作過程。他無法從過去所演出的劇目中找到表演手段來借鑒,便經常站在鏡子前沉思比劃,煞費苦心地挖掘在書本上和生活中所接觸過的可以激發創作靈感的素材。為了符合人物形象的需要,在《搜書院》這個戲中,馬老師把角色的唱腔和發聲處理改變,這種為了追求藝術更高境界而自我挑戰的創作精神和勇氣,使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正是這種嚴肅認真精心創作的態度,使他把謝保這位老師宿儒、慈祥長者的嫉惡如仇、機敏幽默的動人形象,在粵劇舞台上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至今40年之後,這個形象仍為觀眾津津樂道,可見馬老師的表演藝術魅力是何等深入人心!
1958年廣東粵劇院:改編田漢先生的話劇《關漢卿》為同名粵劇,馬院長也參與編劇工作。他在劇中扮演的關漢卿,被譽為是扮演關漢卿的最佳表演者。當時曾有人說馬師曾之所以演得好,是因為他演的是他自己。我不敢苟同這個看法。雖然馬院長同關漢卿一樣也是一位編劇行家,但他與關漢卿所處的時代不同,經歷亦不同。我認為演員要成功地創造人物形象,必須從劇本詞曲中去尋找人物的表演根據並有深刻的理解,才能進行不同凡響的二度創作的準確設計,並在舞台實踐中完美地體現出來。我很高興看到馬院長充分發揮他的多彩的粵劇藝術才華,在演出《搜書院》後短短的三四年間又再攀登上社會主義粵劇藝術的高峰!近幾年,廣州紅豆粵劇團重排了馬師曾戲寶中的《搜書院》、《刁蠻公主憨駙馬》、《苦鳳鶯憐》和《審死官》等戲,演出的場次多達30多場,馬老師的舞台藝術能夠傳諸後代,並且受到今天觀眾的歡迎,說明馬師曾的舞台藝術是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的。不到三四年間,能在祖國粵劇舞台上攀登一個又一個藝術高峰,這是客觀給予他的創作條件和眾多力量的支持,這一切又是在當時香港決不可能得到的機會。
新書簡介
書名:《千年一遇馬師曾》
作者:彭俐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期: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