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暴雨中繼續履行教師專業

社會劇變,那不是你我可以操縱掌握的,更大的衝擊與挑戰也許還在後面。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如何在狂風暴雨之中,繼續履行我們的天職?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榮休教授程介明在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表示,年輕人的價值觀的形成,有非常複雜的因素,並非教育的錯。他擔心社會劇變,會為教育界帶來更大的衝擊與挑戰。他又認為復課絕對不是「一切照舊」 那麼簡單。以下為程介明的書信全文:

香港的教師的專業空間 應該不斷擴大

林校長:

很久沒有見面了。相信正在忙於復課吧。

幾個月的抗爭,矛頭逐漸明顯地指向北京。一直發展到講獨立,踐踏國旗。抗爭的訴求,信息愈來愈模糊;抗爭的行動,卻似乎是無止境的破壞。

我一直擔心,抗爭者把香港與內地當成是敵對的雙方,把沒有發生的,當成已經發生;把可能發生的,當成是一定發生。結果在自己腦子裏編織出一幅悲慘世界的圖象。我在世界各地,包括內地,參與不少教育界的活動。教師很少會有政治上的擔憂,都是相當放心地從事許多教育的改革與創新。

由此想到,不論有什麼政治立法,香港的教師的專業空間,應該不會受到窒礙,反而應該不斷擴大。從各國的抗疫,就可以看到,政治與專業,是兩個不同的空間,之間會有張力。我們從事教育的,不容易完全理解政治空間裏面的邏輯、文化與運作;從事政治的,一樣會不理解我們教育專業空間裏的邏輯、文化與運作。

不論什麼政治立場的人,都容易把教育看成是一部機器,產品不對,年輕人出現問題,就一定是機器出了錯。我們從事教育的,卻很明白,年輕人的成長,他們的價值觀的形成,有非常複雜的因素。不說別的,去年的社會風波,讓我們明白了網上虛擬社會的威力。

我絕對不是要為教育卸責。相反,我們教育有極為重要的責任。香港停課,已經近四個月,到目前為止,是全球最長的。這段期間,雖然沒有實體的課室,我們看到的是教學創新的大爆發。很多老師反映,學生其實更加主動了。

我們還看到老師之間、學校之間,毫無保留的互通信息、互相學習。

雖然不能面對面,我們看到的是師生之間的真情流露。不少老師,收到學生在網上的感謝、體恤與安慰。

有些老師說,在疫情之下,校內的同事,相處更加融洽了。我要特別向身兼家長的老師致敬。他們大概一天在做着兩天的事,難以想像!

我說這些,不是「擦鞋」,而是衷心地向老師致敬。

學校生活原來是那麼寶貴

復課是下一個挑戰。復課,絕對不是「一切照舊」 那麼簡單。疫症期間,打開了不少新局面,許多創新的教學法、前所未有的學習材料、課程以外學習的機會、與學生交往的新途徑,等等。如何延續?如何發揚?

總的來說,停課,讓我們觀察到學生主動的一面,讓我們的教師的角色從「講課」,轉為學生學習的「設計師」。這種轉變,難能可貴。復課以後,如何保持和發揚?

還有,停課期間,大家都懷念學校生活。有老師說,平常我們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學校生活,原來是那麼寶貴。是否可以重新作一點設計,讓學校生活的優點,充分發揮?

復課是新的挑戰,以香港老師的活力,完全可以創造一個新常態。這是我們教師的專業天職。

更大的衝擊與挑戰也許還在後面

林校長,我想找時間向您請教:

社會劇變,那不是你我可以操縱掌握的,更大的衝擊與挑戰也許還在後面。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如何在狂風暴雨之中,繼續履行我們的天職?

一、我們還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非專業性的因素,不由分說地進入教育。如何讓我們的老師不致捲入無關專業的漩渦?

二、正面來說,如何增強教師的專業自信心,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之下,能夠憑着專業良心,專心和安心從事教育下一代的工作?

數月前我說過:疫症之下,我們與醫務人員,都在為人類的生命而奮鬥。醫務人員,是挽救生命;教師,是給生命賦予意義。

祝您健康愉快!

程介明

2020年5月23日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