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令世界停擺。各國集中力量照顧本土的抗疫需要,無暇照顧原先的對外出口承諾。結果是很多國家的產業鏈因沒法獲得別國供應的原材料與零部件而無法運作,在經濟上蒙受了極大損失。如是導致各國領袖都不得重新考慮疫後立國的定位與路向。
在這種大環境下,特朗普乘機對中國落井下石,號召世界要去中國化,要把生產盡量搬回本土,不要再依賴中國,以免被中國卡住自己的脖子。美國的一些緊密追隨者,正在全球積極配合,希望藉疫情掀起一場去中國化運動。
一些國家,為了自身的生產穩定與國民的生活保障,有這樣的顧慮是不難理解的事。他們會作這樣或那樣的嘗試,亦一點不出奇。但我估計除了美國與其親密盟友外,這種嘗試只會持續一段不太長的時間,生產本土化並不可能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模式。原因是追求把產業鏈在一國之內完整化的代價遠大過國際分工合作。堅持盡量本土生產的國家,不但在國際競爭上失去優勢,而且還會令自己國民的生活質素大幅倒退。結果只好回頭是岸。
分工的優勢是經濟學的ABC,阿當斯密《國富論》的第一章就是講這個問題。這樣簡單的道理,國際上的大企業怎會不懂。為了保持自己的生存能力,他們是不會聽隨自己的政治領袖的要求,把生產線完全遷回本土的。因為,生產最好在人工平租金低的地方進行,這樣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令產品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很可惜大部分發達國家的這兩種成本都很高。此外,生產最好在靠近原材料的生產地進行,因為運製成品的費用一定平過運原材料。再者,各國有不同的強項,導致一個產品的零部件,往往購自不同的國家,然後才加以組裝。
這種生產全球化的趨勢,在全球口號被提出來之前已在自發地進行。馬克思稱之為生產的社會化,是資本主義大生產的主要模式。想不到現在竟由資本主義大國的領袖特朗普,率先去破壞自己的生存模式。特朗普的政治水平真是極度無知。他不但不能令美國強大起來,他簡直是在為資本主義「找死」。
現時,有條件把產業鏈在本國完整化的國家不多。這樣的國家必須幅員廣闊(有豐富的原材料),人口眾多(有廣大的生產力與足夠的本土市場),以及有先進的科技知識(否則只能像北韓那樣的自給自足)。隨着歐盟的分裂,現在有條件把產業鏈真正在本土完整化的國家只有美國與中國。以現有的完整度來看,中國似乎處於更大的優勢。原因是美國之前視生產為低增值,熱衷於搞金融與發展軍備,所以美國要實行起來亦不可能一蹴即成,代價極大。其他國家更是即使肯付代價,也不具備條件去實行。只要中國願意為世界生產,又重合約精神,世界上不愁沒有中國產品的買家。
疫後中美惡鬥勢將加劇
剛才指出,生產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只有全球化才能令資本的收益最大化,而本土化只會限制資本功能的充分發揮。美國是擁有資本最多的國家,照道理是不應反對全球化的。
然而,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不但美國的資本家賺到了錢,同時還把資本主義工業大生產的模式,在短時間裏就讓世上很多落後國家掌握了。其中掌握得最好的是中國,並開始有條件威脅美國的全球老大地位。
若然失去了這種地位,美國就會沒法保得住它在全球的資本收益。因此,它必須暫時放棄經濟利益,改為不惜一切,也要把中國的崛起扼殺在搖籃之中。新冠肺炎首先在中國爆發,為美國全面遏制中國發展,提供了藉口。特朗普在抗疫工作出現重大失誤後,令他更有需要諉過於人,以轉移國民向他問責的視線。
現時已經不難看到,美國正在怎樣部署,以把中國從原先相對高速發展的軌道上拉出來。這些部署包括:
- 借防疫曾導致供應鏈斷裂來否定全球化,進而引導世人去中國化,以截斷中國從全球化的過程中獲取經濟利益的機會。
- 把疫情在全球擴散諉過於中國,帶領各國民間向中國索償,藉多一次庚子賠償來壓垮中國的經濟。
- 借助手上的輿論工具,把中國打造成邪惡勢力,把中美的矛盾提升為文明的衝突,好讓全人類都與中國為敵。
- 不惜出動粗暴的行政干預,以制約中國已取得領先地位的產業發展,如華為的5G,以及抖音的短片等。
- 徹底阻止中國有機會接觸到西方已掌握,但中國尚未掌握的新科技。做法包括不賣含有相關技術的產品給中國,以及不讓相關的科技人員與中國合作或接受中國的資助。美國的一些先進學府,亦會減收中國留學生。
我不相信美國會完全放棄全球化。美國的大企業都是國際性公司,他們決不會放棄利用全球資源,在全球市場賺大錢的機會。美國要限制的,只是中國也有機會利用全球化的機會。為此,美國寧願先用4G,遲用5G;寧把部分產業遷回本土,也不在生產成本較低的中國生產。
不要以為,美國在否定全球化之後,自己就會放棄把美國產品推銷給全球的機會。美國一樣會盡一切努力,令自己的資金可以在全球發揮功能,獲取最佳的收益。美國要做的只是不容中國也有這種機會罷了。為此,相信美國將不惜發動冷戰,以建立一個全球與中國為敵的陣營。中美今後勢將各立山頭,互相叫罵,全方位展開惡鬥。
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已無人能夠阻擋
雖然我個人並不想看到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但正如中國的老話所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誰也改不了!」世事因其客觀的大環境而演化,不會因我們個人的意願而作遷就。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一定要維持自己在國際上的老大地位,否則原先制訂的,偏利於美國的國際秩序就會被改寫。尤其是美元的國際地位,更是不容有失。而中國為了自己的民族復興,亦不可能不去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那就必然會令美國感到威脅。因此,可以預期,美國將在下一階段,視中國為主要假想敵,並會不擇手段地全方位壓制中國。
不過,我認為美國現時才出手已為時太晚,因為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的高速發展,已真正具備了自力更生的能力。能夠借助到外力,當然可以發展得好一些;就算完全要靠自己,也已經具備很好的發展基礎。
1949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時候,只代表中國人民開始有獨立意志,不再接受任由外國擺布的命運。但中國當時還與先進國家相差整整一個世代。大部分中國人仍是農民,連自己的肚子都沒有把握餵飽。在農村,除了有幾件農具是鐵器外,中國人用的大部分都是木器和石器。但那時,西方都已經有飛機大炮,有現代化的工業生產。在這種情況下,若中國不開放市場,不借助外資,不模仿外國的營運模式,不學習外國的先進科技,想完全靠自己閉門造車,是很難成功的;起碼要花很長的時間。
如果美國在七十年代就意識到中國將來會威脅她,並從一開始就制約中國;那時美國就有更好的條件,在一段更長的時間裏,把中國壓在一個不容易高速起飛的環境裏。但今天的中國已非吳下阿蒙,除個別高尖領域,仍與歐美有距離外,一般現代化的生活所需,中國完全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外國的制裁已不能影中國人的基本生活。
我們的農業,已有能力為全民提供足夠的糧食。我們的工業,已發展成全球的生產基地,全人類都在用中國產品。中國的產業鏈發展得相當完整,中國不會因外國制裁,連為人民提供冷氣機、洗衣機、雪櫃、電視、電話的能力也失去。人民的物質生活已不會因美國打壓而出現大幅下降。此外,中國的基建與大型器械的組裝能力,已在全球首屈一指,並有餘力協助第三世界。至於中國在尖端科技上的探索,亦不甘後人。中國每年培養出來的大學生,近年更是倍增,令中國的科技發展,有比西方更強的人才基礎。而更重要的,是中國有14億人口,有一個很大的內銷市場,中國經濟靠內需已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關稅與禁運,只能在一時裏拖慢中國的發展步伐,但已沒法弄死中國。只要中國自己不犯錯,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已無人能夠阻擋。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