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現代美術教育的路徑——《亞太創藝談》

「美術教育科技化」必須基於「發展共識」,確立為「校本發展政策」才能有足夠認受性和延續性去發展,這對長期處於「邊緣化學科」地位的學校美術教育尤其重要。

美術教育科技變革路徑

依個人工作經驗和課堂觀察分析,無論校內、校外教育,任何主題的教育變革項目均無二致,離不開共識、授權、準備、試行和調整的漸進推動、落實。當然,機構領導的覺醒和支持非常重要,前兩篇文稿已提及「一校之魂的領導」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校本變革引領的過程。

不論是公費學校或民營教育機構,個人所見,組織文化和管理規劃都很接近(特別在華人社會或亞非地區差異不大),校本教育決策,基本仍然是由上而下。儘管是範圍牽涉較小的學科課程及教學創新,都必須先經相關成員或行政小組提出變革項目進行廣泛討論。「美術教育科技化」當中渉及學校政策的發展、額外資源的投入、學習空間的優化、不同學科的融合、教師培訓的規劃、校本活動的支持,所以必須基於「發展共識」,確立為「校本發展政策」才能有足夠認受性和延續性去發展,這對長期處於「邊緣化學科」地位的學校美術教育尤其重要。

組織內部試驗規劃流程

變革項目確定後,至於長短期不同試驗環節的落實,個人認為,推動流程一如以前在《STEM+ 教育探究系列》文稿提及,首先必須由學校決策層委派「項目統籌」(例如課程領導、學科領導)去規劃,再視乎階段性變革規模去組建團隊。做好基本配套規劃,才能保證有足夠的人手和授權,避免出現學科變革最後讓有心者落入「單打獨鬥」困境的通病。

下一步就是配合學校學與教條件和變革準備,去研發加強科技元素應用的美術教育課程,特別是利用不同網絡平台、資訊網站、社交群組,去設計促進綜合學習、跨領域學習、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等創新課改。其中更可以着力鼓勵學生多透過移動設備、交流軟件,記錄學習歷程和意見交流,融入移動學習(m-Learning)模式。或者可以嘗試加入利用學習記錄和個人表達內容,配合「數碼化教育」目標,評估學生的適應性和教育成效的自適應學習模式,作為學與教持續優化的依據。當然,推動網絡化創作檔案(Web-based Portfolio)及網絡評核(Web-based Assessment)都是「美術教育科技變革」很重要的創新環節。

最後建議學校可以同時考慮組織不同的創新科普美術活動,加強學生應用科技進行學習和創作的動機,以及鞏固試驗成果和鼓勵創新表現。從上幾篇文稿提及的創作嘗試,可以有數碼繪畫、動畫設計、短片創作、多媒體實驗、互動藝術裝置、美術編程等等主題展覽及比賽。希望美術教育在現代教育科技創新的發展大道上不再落後。

變革成果分享與及延伸

在實現「長效變革」的層面考慮,由於「美術教育科技變革」渉及數碼化、網絡化、信息化的學習和互動,再加上有機會組織不同類型的交流活動,所以有需要思考如何應用移動設備、互聯網、虛擬空間和社交群組的互聯、互通的「電子化學習(e-Learning)」設計。

最簡單可以由移動學習概念開始,借助常用的社交平台,例如Telegram、Instagram、WhatsApp、WeChat、Facebook、Google等,開設學習主題群組,促進「學習圈」的點對點互動、學習交流和小型創作成果展示。在教學變革的發展過程,還可介紹和鼓勵利用各種「手機應用Apps」融入美術創作的數碼化嘗試,加強學生對科技的體驗和掌握。當然,再進一歩利用電腦及相應軟、硬件,配合開放性或限定性網絡平台,能夠進行的學習及創作可能性便會更多,例如剛才提及的數碼繪畫、動畫設計、短片創作、多媒體實驗、互動藝術裝置、美術編程等等。同時,以上種種「美術教育科技變革」的課程設計、學習流程、反饋建議、創作成果也可以形成「歷程檔案」,按需要在內聯網或萬維網展示,甚至開展同業分享、交流的學習延伸。

亞太創藝談之11

本系列文章:

主要學習領域的中國元素──《亞太創藝談》

藝術學習空間優化的思考──《亞太創藝談》

STEM + “A” ──《亞太創藝談》 

藝術創意教育──《亞太創藝談》 

現代科技如何為美術教育賦能──《亞太創藝談》

美術教育如何有效應對科技革新?──《亞太創藝談》 

面對創新科技時代,傳統美術創作如何變革?──《亞太創藝談》

美術課堂的創新科技應用──《亞太創藝談》

開展學校教育變革與規劃,促進數碼美術教育創新──《亞太創藝談》

科技賦能現代美術教育的途徑──《亞太創藝談》 

林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