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文化的切入點

文物包括「服裝、美術、音樂、樂器、舞蹈、建築、食物、廚藝、餐具、用具……這些,很多都容易被納入「藝術」的範疇。但是這些屬於「文化」,是因為都與歷史傳統有關,都經過悠久的傳承與演化。

本欄從去年10月開始,打算比較系統地介紹教育與文化的關係。主要是覺得,目前的社會、政治環境中,文化因素極為重要,但又不為人所注意。因此覺得需要擺脫評論的格局,從原理出發,闡述一些筆者的學習心得。

一直到兩周前,花了不少筆墨,談論了文化差異的第一層次(10月25日本欄提到七個層次):語言與文物。其實只談了語言。本文繼續談文物。

前文提到,文物包括「服裝、美術、音樂、樂器、舞蹈、建築、食物、廚藝、餐具、用具……都是比較容易辨認的、具體的事物。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馬上看到的、聽到的、用到的、吃到的『異國』事物」(也應該包括媒體,此處不贅)。

這些,很多都容易被納入「藝術」的範疇。但是這些屬於「文化」,是因為都與歷史傳統有關,都經過悠久的傳承與演化。

這些文化元素,以往大多數只是關在狹窄的民族裏面,不為人所知。有些更由於殖民地的統治,本身的文化幾近消亡。這在非洲的法屬殖民地,尤其明顯。有些則在趕走殖民統治以後,逐漸演化出西方與本地文化的混合,拉丁美洲的國家,大致如此。也有經歷強勢的殖民統治,而本身的文化依然傲立,印度是一個典型。

印度文化 傲然自存

在印度,即使是發達的大城市,在街上,婦女幾乎全部穿着傳統的「沙厘」,各地有各地的特色,精采紛呈;偶爾,才會看到一位穿西方服裝的。

印度的音樂,雖然也有西式的流行曲,但是傳統的音樂仍然擁有廣大的聽眾;到處都可以聽到即興敍事式的傳統音樂。

印度的舞蹈,更是保留得相當完整。看印度Bollywood的電影,難免有幾場印度群舞;印度的電視廣告,也是以印度的音樂舞蹈佔多。只須要打開電視機,就知道你在印度。

須知,這是在沒有任何文化政策、文化禁令下,非常自由的環境下自然保存和發揚的。

印度家庭的飲食,也是幾乎百分之百是傳統食品與廚藝。這當然不限於印度家庭。大多數的家庭,不論什麼文化背景,即使到了外國長期居留,在外面過着非常順暢的外國社交生活,但是回到家裏,還是喜歡自己文化裏面的傳統飲食。正如許多香港人,到了外地,還是心癢癢的要嘗一嘗港式雲吞麵。

國際化,也影響到文化。一方面,是中國人常說的「西化」。其中男子的服裝最為突出。在大多數的國度,尤其在城市裏,西裝(這個名詞很準確)已經變成是男士的常服。即使是在經濟不太發達的地方,上身不穿外套,還是西式襯衫,下穿西褲。除了殖民地的影響,也許更多的是製衣產品的長期大量傾銷。

「西化」的另一個突出的地方,是流行曲。雖然各地的流行曲,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是基本格調是一樣的,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欣賞。當然,音樂的國際化,較早的是西方古典音樂。古典音樂,很早就在亞洲各國傳播,雖然那時候基本上只是在知識分子(尤其是喝過洋水的)之間流傳。今天在日本、中國,甚至戰亂以前的越南,都有頗具水平的西洋管弦樂團。

當然,近數十年的凌厲的全球化,就文化而言,發生在商品領域。最出名的當然是麥當勞及其漢堡包。麥當勞甚至改用豬肉,爭取在印度成立第一家店。更早的是可口可樂,只不過不是門市的專門店。近年的Starbucks,也是在全球銷售非常廣泛;參觀過西雅圖他們的總部,幾層高的大樓,除了研究咖啡的品種製作,其他就是研究全球營銷策略。

印度家庭的飲食,也是幾乎百分之百是傳統食品與廚藝。(Shutterstock)
印度家庭的飲食,也是幾乎百分之百是傳統食品與廚藝。(Shutterstock)

全球互動 文化滲透

另一個全球化的領域是服裝。運動服裝的幾個名牌,遍布全球。各國的城市青年,不穿名牌運動鞋的,絕無僅有。近年還有收集運動鞋的世界潮流,收集了滿屋的球鞋,好不嚇人。這是普羅大眾。在大城市的商場,來來去去都是那些法國、意大利的高級服裝名店。這是高檔消費。

旅館的全球化,也是一種趨勢。一些旅館名店,幾乎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出現;而且創立檔次,適應不同的消費標準。汽車品牌的全球化,是更早的事;由於汽車的普及,許多名牌也陸續推出低檔次的產品,吸取更大的消費面。

全球化是否就是「西化」?也不能這樣說。像香港的某個旅館連鎖,就已經從亞洲而擴展到其他各大洲。也有一些局部地區的連鎖店,像南部非洲各國,基本上都是南非的商業領土,裏面許多食品、服裝都是南非的連鎖店。

更值得注意的是,從文化角度看,全球化也帶來了文化的互相滲透。像中國飲食,在國外,已經從以前的「雜碎」(chapsui),演化到各層次消費的外賣、餐館、高檔餐廳;懂得使用筷子的外國人愈來愈多。日本的壽司,也已經遍布世界。

印度餐館,也是大城市必有,而且可以檔次很高。其他如越南菜、中東菜、墨西哥菜,也愈來愈普遍。這些文化的互相滲透,小部分是商業策略使然,更大部分是移民文化的傳播。

以上這些,與教育有什麼關係?前文提到過,語言文字可以說是文化的核心。筆者覺得,文物是文化的切入點。什麼意思?語言文字是不由分說進入人們的生活中,文物則不一定;在國際化的今天,像香港這樣國際化的城市,其他美術、音樂、飲食、服裝等等,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有得選擇的。

越南河粉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Shutterstock)
越南河粉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Shutterstock)

文化意識 如何重建?

在香港,都是西式服裝,間或有穿唐裝、旗袍的。在香港,學習西方樂器的,會古典音樂、爵士樂、中國傳統音樂,不拘一格。

香港人吃的,是西式早餐,午餐不拘,晚飯回家吃唐餐。學美術的,有學中國畫的,也有學西方水彩、油畫的。宗教,也是各類宗教互相尊重共存。這種開放性的文化,半華不洋,是香港的特點,也是自由市場的必然社會形態。

然而,不由不想起一段故事。在哈佛授課的時候,有兩位學生(美國人、韓國人)的作業演示,是「第三類文化」。兩位都是在本國出生,長期在外國生活,而且因為家庭原因,在不同的國家生活過。後來回到本國,反而不適應。

他們說的「第三類文化」(The Third Culture),在文獻裏面經常碰到:在一個文化裏面出生,但是成長在另一個文化。結果,覺得自己不屬於任何文化,因此容易同類聚集,所以稱為「第三類文化」。這類人士,優勢是沒有文化包袱,沒有跨越文化的困難,因此容易在跨國公司、國際機構表現出眾;弱點是經常覺得自己沒有根,年紀愈大,這種感覺就愈強烈。同班的幾十位同學,半數落淚,因為感同身受。筆者一直認為,香港人不屬於「第三類文化」。香港人還是強烈地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不僅如此,筆者的朋友裏面,都是「番書仔」出身,但卻對中國的文化文物,瞭如指掌,很多還有很深度的認識。這些,卻都不是正規教育的結果。這說明什麼?

筆者推測(推測而已):我們生在二十世紀的香港人,懷着中國過去的歷史,看到中國艱難的歷程,不管政見如何,都有一個追尋「文化的根」的潛在意識。對於大陸與香港,兩種非常不同的文化(以後詳談),有一個互相適應的基礎。

學美術的,有學中國畫的,也有學西方水彩。這種開放性的文化,半華不洋,是香港的特點,也是自由市場的必然社會形態。(Shutterstock)
學美術的,有學中國畫的,也有學西方水彩。這種開放性的文化,半華不洋,是香港的特點,也是自由市場的必然社會形態。(Shutterstock)

 

生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人,一出生看到的中國就是一個「強國」,卻沒有「尋根」的緣由。他們也許接近「第三類文化」。看來,把問題歸因於教育的不力,或者想達到「文化回歸」,也許都是基於省力的猜想而不會奏效,弄不好只會產生反效果。前路到底如何,還需要深思熟慮,耐心探索。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