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香港陶藝家李慧嫻多年,看過她大大小小各種展覽;連她前幾年在日本信樂和世界各地的陶人研習那段時期,筆者也興衝衝跑去看她燒窯。這次慧嫻應翻新之後展露新顔的香港藝術館(HKMOA)邀請,參與名為《原典變奏——香港視點》的展覽,發表新作《海闊天空》,筆者第一時間前去欣賞。
說起來,本地民眾其實對陶藝家李慧嫻的作品甚是熟悉,好多放置在社區的作品更是打卡網紅之地,比如藍田地鐵站的大型陶藝雕塑──《行人、閑人》和喜帖街入口的《喜相逢》。因此,說起藝術家本人,很多人未必說得出名字,但總會笑着點頭:「哦,成日整肥仔肥婆個個!」「肥仔、肥婆」,這兩個廣東話中最常見的稱呼,聼似有點笑話人家的意思,卻可能是街坊間親熱不拘的昵稱。他們總是出現在周星馳的各種電影作品中烘托主角,帶來許多笑聲,他們好像永遠「肥騰騰」,「論論盡盡」,但卻樂天知命,笑對人生。在慧嫻的手中,「肥仔、肥婆」做為香港地道的庶民代表,成為她各種作品永遠的主角。
這些年來,慧嫻創作了各式各樣的「肥騰騰」小人物,這些小人物也總是體現了她對香港社會的觀察和思考。她時時在香港街頭巷尾遊走,帶着她的慧眼和童心,人們每日經過的看似平平無奇的一角,都可能為她帶來創作的靈感。如慧嫻自己所說:「近日愛讀的是香港街道名册。那些街、道、巷、台、里、坊……總引起我的遐想──出入城中,常把名册帶在身邊,每次乘坐巴士,登車後都喜歡爬上上層,找個窗旁座位坐下。遇上塞車,巴士緩緩前進時,我就『帶着眼睛去旅行』──看人、看舖、看街名。」她愛煞廣東話和本地庶民生活中種種生動、俏皮的生命力,總是在她的小本子上塗塗寫寫,尋找如何將這種鮮活的力量表現在作品中的最好形式。在這點上,她大概是香港最接地氣的藝術家之一。
慧嫻也稱得上是本地藝術家中最具有幽默感的一位。不知是否和她早年留學英國有關,她的作品充滿英式幽默的含蓄,是幽默中的高級形式──細想一下覺得好笑,然後愈想愈好笑。做為本地少有的女性陶藝雕塑家,她的幽默有些來自女性的角度,對香港社會中那種不由自主流露的男性沙文主義的諷刺,也有些則來自於她對這片家園的深深熱愛,看似嬉笑,實則是從心裏發出的真心喜悅。這些都讓香港的觀眾引起共鳴,會心一笑,從而愛上她的作品,欲罷不能。
這大概也是李慧嫻這次被HKMOA邀請成為《原典變奏──香港視點》的其中一位本地藝術家的原因。是次展覽邀請了14位香港藝術家,透過「14位香港藝術家X14件精選館藏」的對話形式,讓經典藏品引發藝術家的無窮想像,尋找新的創作可能;讓每一位藝術家用自己的方法,編寫當下的香港故事,表達他們對此地此城的理解。慧嫻在此次展覽前有機會先參觀了香港著名女畫家方召麐博士於HKMOA的藏品,她喜歡方氏畫中的人物造型,充滿樸拙、單純的情趣,也非常認同方氏「藉她的畫作寄託對時事的關懷及宣洩個人的感情」(註1)。讀畫猶如向前輩學習,慧嫻因此以一組結合香港街道名字的作品參展,致敬方氏對香港社會的深厚人文關懷,並取名「海闊天空」。
這組作品被藝術館陳列於五樓新空間面向維港的大落地窗邊,以窗框位加寬成為展覽空間,好像節日的倫敦百貨公司櫥窗一般,一格一個場景,再加上來自於大玻璃窗投入的戶外自然光線,令光影成為陳列的延伸,為作品賦予了更多元素,對藝術家和觀眾來說都是意外的驚喜。HKMOA此次在場地運用上的不拘一格及布展之用心,值得一讚。而對慧嫻來說,這窗裏窗外,各人頭上一片天,正是她作品名稱的寓意:一框一世界,街景當前,誰能退一步,誰便體驗海更闊、天更空。
在這組作品中,慧嫻以香港人和藝術家這兩重身份看見和感受香港,從藝術中表達她個人強烈的情感和對社會永不言止的人文關懷。比如推着紙皮車仔的阿婆阿叔是香港街頭常見的街景,但被藝術家放置在了一條叫做大強街的背景中。大強街,位於北角,英文名為Power Street。Power是權勢,大強街上卻天天上演着最沒有權勢的底層小人物的悲歌。如著名作家龍應台在她的《香港筆記》中所寫的這一段:「走在中環高樓與高樓所形成的深谷窄巷裏,都不會不看見她們:很瘦、很老,用那布滿老人黑斑而且青筋暴起的手,推着很重的東西,他們的背脊因為用力而彎曲,都是祖母或曾祖母年齡的人,做的確實苦力的活,沉默地穿梭在高樓的陰影中。這是香港一景,只是觀光手冊裏沒寫。」龍應台用文字,慧嫻用她笑中有淚的幽默塑造了一位完全沒有「Power」的大強哥」。此作讓觀者心酸,慧嫻卻提醒我細看這件作品,原來在一堆紙皮中,慧嫻放了一隻唯妙唯肖的「小強」,香港人經常以「打不死的小強」調侃自己雖身在底層,所幸是生命力旺盛。「小強」呼應「大強」,實在是神來之筆,筆者的嘴角又被藝術家的幽默感牽起了笑意。
這半年,社會撕裂,死結似永遠打不開,香港人的未來將會如何?藝術家面對現實同樣不知答案,卻又想到了唐代詩人王維那兩句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時候我們似乎已到了無希望之時,不如停下來,換個角度,換個心情。慧嫻順手拈來香港兩處街名──西營盤的水街和北角半山的雲景道,然後把這兩句詩改成了「行到水窮街,坐看雲景道」。先是一群肥仔肥婆的背影,齊齊行到水街之後不知要去哪裏,正在張望,正在迷茫;接着出現一位肥婆正坐在長凳上獨自遠眺雲景道。窗中正好維港對岸太平山之景,兩件作品放在一起又有對比,又充滿正能量。藝術家必是希望它們能為觀眾帶走一些憤懣與愁緒,從心底裏由衷地笑出聲來,像作品中的小人物一般,坐下來看看遠方,海港仍在,天地兩寬。
慧嫻這組作品其中一件是為表達對方召麐博士之敬佩之意,以陶藝復刻了方氏1966年的畫作──《萬花齊放》。她選取油麻地眾坊街為場景,活靈活現地立體呈現了方對香港庶民日常生活的刻畫。「目中所睹,與心中所感皆可成為畫材。」(註1)兩代女藝術家,都熱愛着這個城市、這些人,都那麼的擁有童心和慧心,香港只要有這樣的藝術、這樣的關懷,這個城就必然還是大有希望在。
藝術是否一定要承載對社會問題的關注或人文關懷一直是一個爭議不斷的話題。但對李慧嫻來說,這次和方召麐博士的連結讓她更堅定了作品要「寄托對時事的關懷及宣洩個人的感情」,藝術一定要能讓觀眾感受到藝術家的情感和生命力,這樣藝術家才能觀者連接,才能讓藝術真正被理解和觸發感動。她所堅持的這一點,也許很多所謂「高級」的藝術家並不以為然,她的作品也因為充滿本地色彩和笑點似乎被認為太庶民,太卡通,不夠高級。然而正如慧嫻最崇拜的雕塑大師亨利摩爾所說:「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生氣勃勃的活力。」願慧嫻可以一直保持這份生氣勃勃,這份樸拙和單純,繼續創作我們愛看的「肥騰騰」小人物,海闊天空,自由自我,永唱我歌。
備註
註1:《香港視覺藝術年鑑》,主編:莫家良;出版: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8
「原典變奏──香港視點」展覽
日期:即日至2020年6月4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