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星期跟大家介紹了依森海姆祭壇畫的背景,深入探討第一,第二層的畫作。本文來看第三層,並介紹這畫的歷史背景。
從第二層中軸線打開,可看到第三層 (圖1)。中央為木刻聖安當(註1)與使徒群像,由雕刻師Nicolas de Haguenau所製,雕像端正整齊,與兩旁的畫面大異其趣。左側畫(圖2)《論道》(聖安當探訪聖保祿),如美夢仙境,右側畫《誘惑》(圖3,聖安當的誘惑),如黑夜中的夢魘。
美妙仙境 隱士論道 物我共容
兩個故事皆典出《聖安東尼傳》(註2)。據聖耶羅(St Jerome)記載,聖安當自父母死後,獨自在埃及沙漠苦修,一直以為自己是世上首位苦行隱修士,90歲始從夢中得知同一沙漠南方有一位比他更早開始苦修的隱士,隨夢中指示找到隱者聖保祿(註3),時聖保祿已113歲。兩人高興的談經論道,畫面左面樹上有烏鴉給他們帶來兩條麵包。聖保祿很高興的說,每天這隻烏鴉給我帶來半條麵包,今天你來了,它就懂得帶來多點麵包!聖保祿告訴聖安當他快要死了,終可見到耶穌,聖安當要求跟他一起去見耶穌,但聖保祿告訴聖安當他得留下來繼續帶領前來向他問道的修士,把他們組織起來(這就是後來基督徒修道院的起源)。聖保祿請聖安當回去自己修行之處,帶回當地主教送給聖安當的錦袍,為他下殮。聖安當再回來時,聖保祿已去世。畫面(圖2)左面身穿藍袍頭戴紅帽的是聖安當。右面聖保祿穿着棕櫚葉編成的衣服,這是他的標記,據載他死後聖安當把這衣服帶走,在重要的宗教日子會穿上。因聖安當本以為自己是世上首位苦修隱士,所以這也是一個要學會謙卑的故事。
故事背景本應是埃及沙漠,畫家從未到訪沙漠,只能靠想像畫出兩位修士隱居之地。他把這荒野描繪的富有詩意,恰似仙境一樣。畫面深遠壯闊,空氣濕潤,在棗樹周圍有很多畫家幻想出來的樹木草藥植物,枝葉肆意生長,襯托着兩位苦修士安詳舒心的論道。頭上有烏鴉,中間有一頭可愛的野鹿,為畫面增添生氣,表達了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萬物的共榮共容。第一層中心畫十字架後的荒原乾枯的不見一根植物,來到第三層這裏一片豐盈茂盛,救主之道透過修士開枝散葉,觀者與「聖安當之火」患者在世上也可以得到希望。
驚憟夢魘 妖魔試煉 信者得救
相對這幅畫的安詳平和,右側畫(圖3)《誘惑》變得怪誕奇幻,狂亂而暴力。畫家的幻想力在這裏肆意狂飆,畫出各種猙獰可怖的妖魔怪獸,向聖安當施襲。左面暗處一隻好像中國龍頭的多角獸,拉着聖安當頭頂白髮把他硬往後拖。中間一隻全身橙紅色的獸準備將聖安當一把抓起,張開血盤大口把他整個人吞下。右面巨大的蜂鳥人舉起鐵棒朝聖安當打下去。他們密密麻麻的佔滿了整個畫面。這是描繪聖安當在沙漠獨自修行時撒旦以不同形態出現,使用不同方法來誘惑祂,恐嚇他要他背叛天主的情景。最後聖安當冷靜的對它們說:「如果你們真的這麼厲害, 一隻就可以致我於死地,何需這麼多一起出動!」他話音剛落,一眾怪獸像煙霧似的一下子全部消失,因為天主已經知道聖安當對祂有一顆堅定的心,把這些妖魔都趕跑了。這畫是告訴一眾觀者,只要堅定的相信天主,一切苦難好像這些妖魔鬼怪,終於都會消失,他們亦必將得救。
留意(圖3)左下角一隻長着鴨腳肚子圓鼓鼓的獸,全身灰綠色的皮膚佈滿紅色膿腫斑塊,就好像患有「聖安當之火」的患者一樣。
這畫的怪異野獸,比荷蘭畫家希羅尼穆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十多年前繪畫的怪獸(註4)更奇幻,細節更豐富,顏色也更絢爛多樣,所以看來更「真實」,更嚇人。畫家以其一貫的哥德式畫風,把畫面畫的華麗而富戲劇性,雖驚憟卻非常有觀賞價值。
有說畫家的瘋狂畫面其實基於「現實」──這些幻象都是「聖安當之火」患者可能「看到」的,他們的神經受到毒素侵襲,會產生幻覺。後人就是從引起「聖安當之火」的同一種麥角菌中隔離出製造迷幻藥的成分(LSD)。可能畫家曾接觸過患者,了解他們病情包括看到的幻象,而創造出這些畫面。
這一組九幅的依森海姆多面折疊祭壇畫,是一篇九段長詩,歌頌窮苦大眾面對苦難的堅毅,鼓勵信眾保持堅定的信仰,終有救贖的希望。這在當時身處翻天覆地環境中的德國農民,可能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心靈安慰。
農民受壓 生活困頓
記得這幅畫完成於1516年,不到兩年馬丁路德於1517年10月在德國威登堡(Wittenburg)提出宗教改革運動。八年後1524年,爆發德國農民戰爭(German Peasants’ War)。其實15世紀末德國各地已先後爆發多起農民起義與城市居民起義。農民反對的是封建制度下不事生產的領主、貴族、官員和僧侶,人數日益增加,全仗農民養活。他們對農民徵收的賦稅與徭役愈來愈高,同時愈來愈多領主沒收公共財產與牧地,將伐木、捕魚、狩獵等資格都收歸己有,農民收入被削減,而支出的賦稅增加,重重經濟壓力,加上時有歉收,把一些農民貶為農奴,須付更高的租金與更多的徭役,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農民看不到出路。
另一方面,教會上下大肆揮霍,大力推售贖罪券以支持開銷,農民看到有錢的人可以贖罪升天,窮苦大眾好像永無救贖的機會。
加上多種疾病瘟疫如「聖安當之火」等恐怖的疾病,讓平民百姓苦不堪言。
依森海姆祭壇畫,就是在這種種生活的折磨,壓迫與不公的環境下產生的藝術品,畫家用他寫實的方法反映了那個動盪時代下人民強烈的感情,忠實的呈現了前所未見的痛苦畫面,讓老百姓的痛苦,悲憤與絕望得以代入、抒發與宣洩。
這幅祭壇畫,因所處之地,與表達的內涵,面世以來在政治文化上一直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下星期談這幅畫的最後一篇,跟大家探討她的政治角色與對後世藝術的影響。在這裏預告一下,畢加索的格爾尼卡(Guernica)也有這幅畫的影子呢!
註1:聖安當St Anthony,詳情請參看本欄2019年12月5號註3。
註2: 《聖安東尼傳》(The biography of Anthony’s life)由亞歷山大城的聖亞他那修Athanasius of Alexandria所寫。
註3:聖保祿, St. Paul the Hermit, or Paul of Thebes,又稱底比斯的保祿,生於埃及,被認為是第一位基督徒隱修士,據傳由16歲直到113歲去世皆獨居於埃及靠近紅海的沙漠中。
註4:荷蘭畫家希羅尼穆斯 · 波希(Hieronymus Bosch),1490-1510年完成的《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畫了很多奇幻的野獸造型。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