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是俄國在遠東最大城市,意指「統治東方」,中國人稱之為海參崴。自遼至清,納入中國版圖,只因晚清國力衰弱,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俄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清廷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40萬平方千米土地予俄國,此城成為俄國領土,並見證不少歷史事件,1891年西伯利亞鉄路開通,以莫斯科為起點,向東直抵海參崴。1904年爆發日俄戰爭,日本軍隊曾偷襲此地。其後兩次世界大戰也涉及其中。筆者近日整整在此地遊了6天,得着很多,故樂意向教育界推介。作為遊學地點一個考慮。
當前社會時局紛亂,本港學生往內地交流活動大幅減少,那麼學校考慮舉辦遊學團,除日本、韓國、新加坡、澳紐等地外,也可選擇海參崴。一方面是赴俄不用簽證,有直航可達,約4小時機程,而回程則要經首爾或北京。另一方面是在飽覽北地風光之餘,中西史老師可實地現埸講解近代中、日、俄,以至世界大戰相關歷史。視藝、音樂科老師也可借助此地畫廊、音樂廳以及東正教教堂、郊外公園、燈塔,以及特異的玻璃沙灘,進行藝術音樂建築欣賞、寫生攝影等創作活動。
軍人氣派 神聖光輝
俄羅斯號稱是戰鬥的民族,這裏經歷日俄戰爭,俄國革命後的內戰,兩次世界大戰,如今仍是俄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我們在高處遠眺海灣,只見一列現役戰艦並排停泊。隨即靠近觀看,感覺氣氛肅殺,不能入內,因為是軍事重地。於是往附近的舊軍堡參觀。這位高地、面臨港灣的軍堡,四周展示各式軍器:高射炮、 坦克、機槍、魚雷……部分放置原位,槍炮口對準前方海面。遙想當年日軍本襲,俄國堅守,日軍不得要領,只好轉戰遼東半島及大連,並最終戰勝俄軍。自此一役,沙俄國力衰落,加上十年後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泥足深陷,民怨沸騰,終於導致皇朝末日,以及共產政權出現,成為首個社會主義國家。
我們又購票進入一隻潛水艇參觀。此保留下來之潛艦是百戰皆勝的軍事重器,在第二次大戰擊潛多艘德國軍艦,並能完整倖存。船內軍器 、設施、用品基本原樣保存,又配上大量圖文。遊人細看看觀看實物,不難體察當年軍人的艱辛與危險。
我們又參觀了古老的火車站,即著名的西伯利亞鐵路終站處。第二大戰時,德軍佔領了蘇聯在波羅的海、黑海主要港口,大量美援物資在此上岸,經西伯利亞鐵路運往歐洲戰場。現在可用7日時間抵達莫斯科,並可沿途落站,欣賞北地勝境,如貝加爾湖。
在市區某公園一高處,矗立一座列寧銅像,右手高舉向着前方,仿似在號召群眾進行革命。這是市內僅剩的三尊列寧像之一,其他都拆掉了。近代世局勢風雲變幻,1989年之後幾年間,東歐共產政權瓦解,蘇聯亦解體,俄共執政70多年而已,列寧當時一番理想,創造一個新天地,60年代唯一可抗衡美國的大國,如今安在? 其實此城在十月革命後並不安靜,在1917-1922俄國內戰期間,美英日聯同白軍、烏軍等力抗俄共勢力,俄共曾在1920年成立遠東共和國,作為緩衝區,至1922年才由紅軍接收,並併入蘇聯內。
試想中西史老師帶領學生親臨上述歷埸景,沿途講解各歷史事件,學習歷史那會沉悶?焉能沒有興趣?老師更可延伸討論,同是共黨執政,中國也經歷六四,備受西方各國孤立、制裁,形勢險峻,然而最終走出困境,尋且經濟起飛,國力增強,原因何在。歷史可以是活生生的,是過去與現在的延續體。而歷史教訓是可以並理應記取的。
俄羅斯民族一向信奉基督東正教,但在蘇聯時期,教會受到抑壓,如今宗教活動已經恢復,但因為有數十載的中斷,中青年教徒便少了。我們在星期日上午,到訪一座東正教教堂,目睹䖍誠信徒在誠心祈禱,帶戴白色長帽及披白色長袍的教士被信徒團團圍住,等待着接受祝福,深感一片濃濃的宗教氣氛。而仰望教堂建築,在陽光照射下,金色與淺色洋葱狀蓋頂,顯得閃耀生輝,仿如黃金與藍寶石,襯着蔚藍蒼穹,萬里無雲,令人產生美與和諧之感。這都是香港未有的宗教建築,相信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歷史或宗教老師可籍此說明基督的演變,視藝老師可安排學生進行寫生、拍攝等活動。
藝術文化 瑰寶呈現
俄國人素有重視藝術文化的傳統。音樂、芭蕾舞、繪畫等也名家輩出。我們於此瀏覽了畫廊,內藏不少俄羅斯著名畫作,由古代至今俱有。一些小學生,亦在細心觀看。又花了兩個晚上,在新建的音樂廳,著名的馬林斯基樂園(Mariinsky Orchestra)駐場所之一(另兩處為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欣賞了一埸芭蕾舞精品,一套歌劇,是威華弟(Verdi)改編沙翁的名著《馬克白》(Macbeth)。
觀眾除本地人外,有不少日本、韓國遊客,大家全場安靜守規,沒有在不適當環節拍掌,在謝幕才拿出手機來拍照。再看節目表,是差不多一個整月有20多演出,對一個人口70萬的城市來說,此點大致可反映藝術文化之普及。如師生同遊的話,可不要錯過高水平藝術演出機會呢。
10月秋日,海參崴天氣清爽,秋色滿溢,紅葉處處。野外遊人眾而因地廣闊,不覺擠擁。我們用了大半天在一個野外公園遊逛。滿眼所見是黃綠紅一片片,心境豈能不愉快。同遊的陳可勇博士伉儷,是法住學會已故會長霍韜晦教授學生及機構導師,於數年前毅然放下在港事業,在廣東肇慶創立民辦的立仁學校,經歷艱辛,克服險阻,現已發展為有6所學校的教育機構,明年更開辦高中,銳意發展為省的卓越學府。筆者每天與他倆交流辦學、教育經驗,相互砥礪、多有啓發。因此這次旅行,不單是享受,也是學習。
遠東大學 百年學府
遠東聯邦大學,前身是建於1899年的遠東學院,於2012年搬入佔地50萬平方米的新校區,是在海市南端的俄羅斯島上,前臨大海。同年,亞太經合組織大會在此召開,政府為此修建了俄島大橋與金角灣大橋。我們參觀了美麗的大學校園,以及鄰近的海洋館。明白這所俄國最現代化的大學為何揀選以下學科優先發展:海洋資源、能源技術、物流運輸、納米技術、亞太區硏究及生物醫學。這都和大學所處周邊環境有關。到處所見,天海一片藍,而新建大橋,瞬間可到達港口,一方面是海洋資源豐富,另一方面是靠近物流要塞,陸上的鐵路,不凍港的營建,讓俄羅斯與世界互通。在校園觀察,見不少歐亞外籍學生,也許其中一個因素是距離亞洲、歐洲都不算遠吧。
六日行程轉眼結束,遊興仍未盡,日後有機會要在此地出發,沿西伯利亞鐵路西行,沿途飽賞北地風光,包括那世界第二大,儲水量第一的淡水湖──貝加爾湖。最後,想寄語本港大學生,不妨利用長假期,進行世界各地的壯遊(不止舒適享樂的所在),學習獨立生活,認識不同文化,開拓視野,擴闊胸襟,當會有豐盛收穫。趁青春結伴遊,莫負青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