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領域與層次

不同定義的「文化」,都會與教育有關係。但是與教育有比較直接關係的,屬於社會形態有關的文化現象。筆者認為從表到裏,有七個層次。

上兩周提到文化差異。其實避過了一個問題:什麼叫文化?有一位博士生,20年前研究中國一所著名大學的學校文化。就在文獻裏收集了400多條有關文化的定義。可見講文化的很多,往往是代表不同的意思,假設讀者會自動調節適應。

文化(Culture)最具體的表述,是與藝術有關的各種領域。我們常常會說「文化藝術」;有些地方有文化節,其實是藝術節;有些城市有一條「文化街」,基本上就是書籍、音樂、美術的集中地。我們說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高端文化(High Culture),大概也屬於這個領域。

文化概念 涵義寬闊

在中國內地,文化,又往往有比較特殊的意思。比如說,毛澤東的教育方針,至今沿用:「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是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2016年,北京師範大學的林崇德教授,為全國制定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有三個維度──自我管理、社會參與、文化修習,(似乎呼應了OECD DeSoCo 「對己、對人、對事」三個維度),而「文化修習」則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這與西方的Culture,似乎並不對等。

文化,往往又表示人們的生活形態。比較短暫的如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是指年輕人這個群組的生活形態。長期的如中華文化,是源遠流長的生活形態。小族群的如機構文化(Organisational Culture),大族群的如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公民文化(Civic Culture)。

文化,往往帶有地方或群族的標籤。有些是種族──苗族文化、毛利(紐西蘭)文化、Massai(撒哈拉戰士)文化……;有些是國家──中華文化、印度文化、美國文化、法國文化……;有些是超越國家,跨越國家的──南亞文化、拉丁文化……;有些是標誌歷史傳統──儒家文化、斯拉夫文化、盎格魯薩克遜文化……;有些是基於共同的宗教信仰:伊斯蘭文化、基督教文化、猶太教文化……。

文化,也可以代表社會建制的框架。例如近世出名的一些社會理論家,都會用上文化這個詞。Bourdieu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就是一個典型。其他如Foucault、Habermas,都使用culture這個詞,在不同的框架裏,利用「文化」來概括高於經濟、政治的社會建制。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更是用「文化」來概括馬克思框架裏,「經濟基礎」之外的「上層建築」,因此涵蓋文藝、教育、政府、意識形態等等。

這些不同定義的「文化」,都會與教育有關係。但是與教育有比較直接關係的,屬於社會形態有關的文化現象。筆者認為從表到裏,有七個層次。這裏先概述一下,以後數周,在比較細緻地探討一下與教育的具體關係。

文化的第一個層次:語言與文物(Language and Artifacts)。這包括語言、文字、服裝、建築、音樂、舞蹈、美術、食物、廚藝、餐具、用具……都是比較容易辨認的、具體的事物。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馬上看到的、聽到的、用到的、吃到的「異國」事物。我們到一個沒有到過的地方,參加一個簡短的「城市遊」(City Tour),就是想初步感受一下這個城市的文化。

由表及裏 多個層次

一個比較新鮮的方面,是媒體;雖然媒體,不論是電視、電台、紙媒、電子媒體,都帶有強烈的全球化的特徵,當時一旦落戶,就會帶有當地的文化風格。到一個地方,扭開電視機,裏面的廣告、戲劇格局、時事辯論、搞笑節目……,都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更不用說不公開的社交平台:每一個地方流行的社交平台,都有群內才明白的「方言」、「潛規則」,是一種迅速形成而又非常強勁的文化。筆者又遇到,是媒體應該歸在「語言與文物」這個層次,還是另立一項。

文化的第二個層次:禮儀(Ritual and Ceremonies)。社會性的節日、個人的生日、成人(很多社會有成人禮)、婚嫁、喪葬、宴請、拜祖、餽贈;尊卑、排座、禮服;稱謂、問候、道歉、告別等等,都有各個社會特定的準則。我們常說的「繁文縟節」,除了形容其費時失事,其實也包括許多日積月累形成的禮儀。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參加到當地人民的生活,才會感受到這個層次的文化。

文化的第三個層次:英雄與隱喻(Heroes and Metaphors)。這在文獻中着跡不多,但是筆者覺得是認識一個地方文化的一個入手點。各個社會,各有大家不知不覺之中公認的英雄。在古代的中國,是金榜題名的狀元;士農工商,排頭的是「士」;在1950-70年代的中國,是犧牲個人的雷鋒、焦裕祿;在改革開放的頭20年,是李嘉誠、馬雲。在美國,人們尊崇和嚮往的英雄,以往是西部牛仔、電影明星,現在是各大球類的球星(不過基本屬於男性)及流行曲的歌星。以出世界小姐出名的委內瑞拉,世界小姐是英雄。

隱喻則更加是不知不覺中使用的。在現代中國,常有的隱喻,往往是「戰爭」。中文中常用的是「戰鬥」、「衝擊」、「挑戰」、「戰線」、「領軍」……,往往在不知不覺之中,把生活當作戰爭。美國人常用的隱喻,是球賽,例如touch base。

以上三項,散落在各類不同的文獻之中,都屬於可以通過見聞感受到的文化元素。下面的三項,則來源於管理學文獻中的機構文化(Organisational Culture),但也適用於社會現象。

族內共識 堅信不疑

文化的第四個層次:行為準則(Behavoural Norms)。行為準則,往往是全社會都公認並且遵守的,但是並非記載於明文的法律或者規則。在全社會來說,這些行為準則,其實比法律更加基本,是一種默契,是大家不言而喻而自覺遵守的。沒有了這些行為準則,社會沒有了基本的共識,就不會有基本的秩序。或者說,法律之所以得以維持,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自覺地遵守這些準則。

文化的第五個層次:共同價值觀(Shared Values)。價值觀是關於人們對事物的衡量與取捨。具體來說,就是關於好壞、美醜、對錯、高低、正負、合理不合理……。也是關於合理與合情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程序與效果之間、模糊與精確之間、和諧與衝突之間……等等的選擇,在不同的社會裏面就會不一樣。

文化的第六個層次:基本假設(Basic Assumptions)。假設,就是不需經過思索與探究的一些信念。例如:年紀與智慧的關係、男與女的地位高低、人的先天與後天、上級與下級的關係……,也包括對文化差異的看法等等。在每一個社會裏,都會有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信念。這些信念,在本文化裏面是不會有人質疑的,也是不會受到挑戰的。只有在本文化以外,比較之下才會顯露。

文化的第七個層次:一般方法論(General Methodology)。這是筆者在講授有關「文化與教育」課程的後期才認定的。如何看一個問題?有些文化是以分析性為主,另外一些文化,則是以總體性為主。什麼叫解決問題?有些文化,解決問題主要是尋找方向,另外一些文化,則主要是要達致平衡。看社會與人的發展,有些文化着重看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例如科學、技術、工具),另外一些文化,則着重看人與人的關係(例如思想、意識、道德)。

以上是筆者對「文化」這個概念的基本認識。容後就教育的領域逐步分析。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