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制度失效 須加強價值教育

當前價值教育失效的事實不容否認,但將它完全歸咎於學校教育也不合理。不過,作為價值觀念的最後防線,在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普遍失效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實在責無旁貸。

最近幾個月發生的政治社會爭拗,以及連串示威浪潮,當中涉及不少違法和暴力行為,而被捕者當中部分是大專生和中學生,令社會人士不禁質疑香港教育制度失效,當中又認為價值教育出現的問題最大。

價值教育培養新一代的價值觀、人生觀、是非觀,這些都是衡量是非對錯的重要標準,是建構社會核心價值的重要元素。昔日社會比較純樸,父母在生活中都會為子女灌輸是非觀念,家庭較重視傳承中國傳統觀念和美德,而大眾傳媒相對今天的而言較為「正派」,文人辦報的傳統仍在,不少電影都有社會教化意義,角色忠奸分明,是非觀念一清二楚,在這樣社會環境下成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必較容易建立。至於教育系統方面,當年的教師有部分來自內地,重視傳統的道德教育,而本地成長的教師亦多帶有知識分子的使命感,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志,價值教育滲透在課堂教學和校園生活中,有序施行。

價值教育漸漸被人冷落

然而,踏入九十年代以來,本港價值教育漸漸被人冷落,關鍵之一是教育制度以應試為本,以分數和成績掛帥,小學畢業生的派位結果、中學的收生組別、各大小公開考試的成績,決定了社會大眾對一間學校的評價,學校自然集中操練應試,價值教育漸漸被邊緣化,什麼公民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多是聊備一格,可有可無。普遍學校已淪為知識工廠,大模規產出接受學術訓練的學子,較少重視承傳、捍衛和實踐一些人類社會的價值。至於大學教育,更是風氣大變,學生意見用來評鑑講師教授的表現,講師教授又要忙於做研究和寫論文,爭取研究撥款;用來評鑑一所大學價值的指標,變成了世界大學排名、收生成績、取錄尖子數目、畢業生出路和收入、每年獲得捐款數額等。高等學府以商業機構的理念運作,價值教育又置於何地?

基礎教育方面,在教育改革推行以來,加上縮班殺校之風因適齡入學人口下降而出現,中小學老師都忙於補課測考,舉辦各式課後學習班;或致力於舉辦能吸引家長注意的活動,以作宣傳之用,價值教育自然進一步弱化。更甚者,這時期推行之教育改革,以西方建構主義的教育觀為基礎,將大學教育中學化,流行「價值相對論」,一切是非對錯沒有標準,又或是觀點與角度問題而已。教師角色則是學習的促進者,不應干預學子的獨立思考,「價值中立論」盛極一時,「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難以發揮,教授共通能力和思考方法反而更為「重要」,一些社會的核心價值和普世認同的倫理道德觀念自然得不到重視。

功利主義風氣盛行

適值這段時期,「贏在起跑線」的學風湧現,功利主義風氣盛行,家長多重視子女的成績,或大量報讀和參與有助升學面試的課外活動,家庭教育的方向變質,無復上一代重視人情世故、待人接物之道和中華傳統美德。更甚者,家長更會干預學校,為子女出頭,部分學校息事寧人,自然難以家校合作做好培養學生某些德性和品格的工作。至於大眾傳媒方面,從九十年代的「腥色」煽起,傳媒操守已有劣質化之勢;時至今日,社交媒體盛行,人人可以做記者,個個可以當評論員,新聞真假難辨,粗言穢語充斥,中立客觀的評論被邊緣化,優質的新聞報道如鳳毛麟角。在學校、社會、家庭教育均有紕漏的情況下,價值觀的自然舉步為艱。

要言之,當前價值教育失效的事實不容否認,但將它完全歸咎於學校教育也不合理。不過,作為價值觀念的最後防線,在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普遍失效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實在責無旁貸。教育當局有必要重新審視價值教育的現況,在科目滲透、獨立成科、聯課活動等方面下工夫。當然教育局亦要鄭重確立價值教育的重要性,確立中小學不同階段須教授的價值觀念,並重點針對傳媒教育、法治教育、權責觀念、中華傳統文化等項目,設計課程及提供教材,然後透過外評和視學向學校回饋意見,令價值教育的施行得以優化。

黃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