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4月,我與數位來自不同學校負責IT/STEM(以下統稱為STEM)的老師進膳。他們服務的學校雖然來自不同地區、規模、背景,但在小學學界中STEM算是行得很前,其中一間甚至被外界肯定在這範疇發展已有一定成果的。我們在飯局中暢所欲言,無所不談,當然有一個話題一定不會缺少的,就是有關STEM的最新發展及他們在校內進行中/準備推展的計劃。這也是我除了為敘舊外,另一個見面的目的,好讓我從中了解及學習到不同學校的發展及最新的STEM發展。是次討論中,提到的有大數據的運用(以學校為基數)、AI、IoT發展等相關計劃,在短短的時間,大家在討論中就不同的項目給予意見。
但是次討論,我們有幾點認為較難解決的,最終亦未能想到「最佳」答案,所以希望在此集思廣益。
一、評估方式
當大家談得興起時,其中一人提到有關STEM的評估方法,大家各有不同的意見。主要分為兩派,有的就STEM應以發展學生的創意、解難、動手做為主,因此堅持應以學生繳交專題習作以作主要評估之用。此話一出,即時被另一方的老師指有欠公允。主要因為有些學生家庭背景或家庭支援較好,會對一些家庭支持較少的學生做成不公平的情況。同時不同老師有不同的「功力」及偏好,因此批改及評分標準難於統一,做成不公平。他們建議用紙筆評估,以得到較公平、公正的評估成績,讓學生展示他們學到的知識及技能。當然,不同意見的老師會反駁,紙筆評估最後只淪為考核學生背誦課文內容,難以展示學生在STEM的能力,甚至有些學生文字理解或表達能力較弱的,紙筆評估只會窒礙他們的創意及解難能力。
其實,我比較贊同以專題習作評估較為合適。第一,本人認為學生透過STEM的活動下學習不同的解難技巧,不像過住的學習,主要學習某些知識。試想想,如10年前(我相信現今大部分學校亦一樣),老師教授某個文書軟件,在考核時,便可以針對該軟件的介面、功能去評估學生對該軟件的運用情況。當年,只要軟件升級時,老師、出版社便要立即改動教材,以配合教學內容及評估。但現在,老師只需教授文書軟件的基本功能及一般常用的圖示,之後老師提出適當的情境,便可要求學生自己選擇需要的工具/軟件(就不同電腦系統,基本有十數個免費文書軟件)去完成老師的要求。因此,就以上例子,評估的方向已不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運用能力,而是學生能否解決面對了,能否就手上的資源,完成指示工作呢?
另外,其實學生的「額外支援」(如補習、活動班、家長的指導)早而存在,常識科的專題研習、讀書報告、家課等,也會產生同一問題,但是否不公平呢?學校一直提倡家校合作,家長、學校的配合可以令學生更有效學習及成長,為什麼STEM又會認為不當呢?
二、人手安排
雖然本人絕不認同學校要有「電腦高手」才能在有效地發展STEM計劃。但由於大氣候影響下,編程及電子零件組裝的教材已差不多成為每所學校也會推展的項目。然而,小學的老師以讀文科為主,就這飯局的老師來說,每級最少四班,就當小四開始學習以上課堂內容,即最少要有12位老師具備足夠的能力去教授編程及組裝電子零件等比理科更專門的教學,對一所小學來說,應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事實上,早於三年前,一所學校正正因此問題,強要將預先規劃好的編程教學,由三年改為兩年,就是為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
三、時間安排
當日在場老師只有一所學校是一學年分為三學期外,其他的主要將一學年分為兩學期。計一計數,兩學期的話由9月至6月,扣除假日外,約得32星期,即一學期約16星期。試想想,利用一節電腦堂(坊間為此堂已將名稱改得美輪美奐,容我統一稱為「電腦堂」)教授學生創意、解難能力及編程技巧,其實絕不簡單。一星期一節的時數,真的足夠嗎?
就以上兩點,我即時向他們分享曾經見過學校嘗試解決的例子。
其中一個例子,學校在編教擔時,將小四至小六各班教授常識科的老師,同時教授電腦科,又將一節常識堂及電腦堂編成雙教節,並安排到電腦室上課。這樣便可彈性處理電腦堂的節數。
另一例子,將常識科中科學及科技教育兩個範疇與電腦科結合成科技堂。另一位老師負責常識科其他範疇,這樣同一老師可負責更多不同班別的科技堂,以解決人手的問題。
有關增加學習時數方面,荃灣一間頗受家長歡迎的小學,數年前已着重發展科技教育。該校將學校上課時間改動,把騰出下午的時段分成兩節,一節為做功課時段,另一節為一小時多元活動時段。每星期更有兩天主要用作科技活動之用(即正規課程的科技教育外,額外每星期多兩小時作科技活動)。此舉大大增加學生接觸科技活動的機會。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香港的教育工作者,以學生的利益作大前題下,絞盡腦汁,以不同的方法,甚至增加自己的工作時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果,真令人十分敬佩。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