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之後,我告訴自己,在往後的日子,要做好幾件事。一,要更用心教學,培養好下一代;二,要更認真寫作,記下這個時代的意義;三,要傘落社區,在香港推動公共哲學。這本小書,算是第二項工作的一部分。
我們活在時代之中,但這不表示我們就能了解時代;我們身在歷史漩渦之中,有時反而看得不清楚,甚至沒意識到世界正發生什麼事。
香港正進入一個不確定的轉型時代
讓我舉幾個例子。
2019年6月16日,香港有200萬人上街遊行,反對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這是震驚全球的大事,許多國家的主要媒體都以頭條報道。當天遊行完畢,我走進金鐘太古廣場,卻見許多香港人如常購物消費,渾然不覺一件歷史性事件正在眼下發生。
又例如,每年一到6月4日,中國政府總是如臨大敵,刪帖封號拉人,務必要將香港的維園燭光,徹底隔絕於中國大地。可是近年我卻經常聽人說,燭光集會只是「行禮如儀」,對中國全無作用。
又例如,像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這樣的人物,無論放在哪個社會哪個時代,都足以寫入史書,可是偏偏有不少港人罵他們「反中亂港」,一點也不珍惜。
要了解我們的時代,我們要有歷史意識。對歷史一無所知,我們便難以明白香港為什麼會走到今天,以及今天的事件對將來有何意義。我們也要有價值意識。一件事發生了,我們須知道它的是非對錯,以及它對我們的福祉帶來什麼影響,否則我們無從判斷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也不知道自己該站哪一邊。
人的歷史意識和價值意識,不是說有就有,而需要認真研讀歷史和嚴肅探究價值。香港正進入一個不確定的轉型時代。我們身在其中,不僅要有激情和勇氣,也要對時代處境有清醒認識和合理判斷。這是艱難的過程,我們需要一起學習。
小書承載我的情感
這本小書,記載了我的思想,也承載了我的情感。我是新移民,在深水埗鴨寮街長大,30多年來受惠於香港的自由環境,得以讀一點書,做一點事,認識許多有意思的好人。我覺得這樣很好。
這幾年,我經常在街頭聽見成千上萬的人一起高喊「香港人」。是的,香港人。千言萬語,盡在其中。
香港很黯淡,香港也很光明。香港很絕望,香港也充滿希望;香港很無情,香港也處處是愛。香港人啊,真正美好的東西,用心就能看見。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