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神的中國勵志故事

在中國,大家不光讚賞千里馬,還大力讚揚伯樂。等於《史記》說,當時的人欣賞管仲,但更讚賞大力推薦管仲的鮑叔牙。這是中國的好傳統。青少年需要知道自己的文化根源,在大變的時代,這些文化素養將是幫他們立定腳根的依托。
封面圖片說明:《中國人的故事》張倩儀著,9-12歲兒童讀物。
 
在世界書展,英國著名兒童出版社展示一套著名作品,其中有一本叫《中國》。我翻開書頁,見到撮要文字的第一句是:中國是一個發明的國度。
 
我呆了一下。
 
晚飯時,我問一個意大利出版者,中國是一個發明的國度嗎?他說,當然了。我再追問,現在大家不是覺得日本才是東亞的發明之國嗎?意大利朋友問,日本發明了甚麼呢?
 
於是我才明白,中國在歐洲人眼中的位置。
 

青少年立定腳根之依托

 
其實,我不是早就知道嗎?小學課本都提過四大發明。沒錯,我們早就聽過一點,但是並不深入。這些年來,我們反覆都是說着那幾點。我們告訴青少年的中國故事,為什麼停留在從前的那一點點知識,而不與時並進呢?我們的故事應該隨着新的發現、重新閱讀,而變得更有趣,更有血有肉。外國的青少年書早就愈來愈精彩了。
 
於是我想做一套有新精神的中國故事書,《中國人的故事》就是這樣出來的。
 
古往今來,人人喜歡聽故事、讀故事。尤其情節細膩曲折的,最能吸引人,因為人天生就有好奇心。中國人愛說故事,中國的故事跟中國一樣古老。如果這些故事還值得細細嘴嚼,反覆玩味,那麼故事的價值就會成為青少年讀者生命的一部分。
 
朝着這個目標,我們希望《中國人的故事》每本書都有人、有事、有主題。這些人、事、主題,做到幾點:
 
首先,人和事真實而有趣
 
其次,主題值得青少年留意,點出其中歷久常新的精神。做領袖的,當然要有視野;中國講兵法特別早,做將軍的,不只有勇,還要有謀。於是就有《領袖和改革家的視野》、《將軍和兵法家的勇謀》。
 
然後,每個主題之下,故事有古有今。中國人的故事不應該只有古代的,像華羅庚、屠呦呦不是現代人嗎?美國人曾經寫過華羅庚的傳奇故事呢。退一步講,即使有些學科未必趕在世界最前列,但是在艱苦時刻力爭上游的毅力,還是值得推崇的。
 
最後,故事是中國人的,視野卻應該隨着今天的世界擴展。在全球化的世界,我們不能滿足於自誇,應該有一點世界眼光來看古老的故事。
 
要做到這些要求,當然不容易。做好一套書也不是一人之力的事,而不同題材的作者要面對不同的困難。不說別人,先說我自己寫的兩本,體會到的難處和突破方法:
 
新書的目標是既要有趣,又要有根據,可是這兩樣要求有時是矛盾的。像唐太宗的故事,他有一員猛將程知節。民間的故事人非常靈活,叫他程咬金。程知節本來作戰勇猛,民間故事人卻把他幽默地說他只會三道板斧,偏偏老是逢凶化吉。還很有創意地說,他做夢時仙人本來教了他七十二道招式,他醒來只忘剩三道,結果靠這三道板斧打遍天下。現在老一輩的男士,對這有趣故事都耳熟能詳。可是在新的故事世界,我就不能這樣寫唐太宗和他的文臣武將了。何況,民間的好惡分明,有時也扭曲了真相。民間因為恨隋煬帝,結果把建大運河的人說成是吃小孩子的魔王,抹殺了大建築師宇文愷。宇文愷是鮮卑人,現在來說,是少數民族,應該有人好好寫他的故事。
 
唐太宗有一員猛將程知節。民間的故事人非常靈活,叫他程咬金,民間故事人把他幽默地說他只會三道板斧。(網上圖片)
唐太宗有一員猛將程知節。民間的故事人非常靈活,叫他程咬金,民間故事人把他幽默地說他只會三道板斧。(網上圖片)
 
民間因為恨隋煬帝,結果把建大運河的人說成是吃小孩子的魔王。(網上圖片)
民間因為恨隋煬帝,結果把建大運河的人說成是吃小孩子的魔王。(網上圖片)
 

從原材料尋根究柢

 
於是,要寫新精神的故事,我只好從原材料讀起。原材料所見的細節,其實十分有趣,比編出來的更令人扼腕。細讀過《史記》的人,不能不佩服司馬遷,我也一樣。司馬遷同時有史家的嚴謹和故事人的才華,《史記》裏的管仲就栩栩如生。我只要再從《管子》書裏摘取一兩個精彩故事補入,那就水到渠成了。
 
但像《史記》那麼現成的精彩故事,畢竟較少。不想人云亦云,就只好尋根究柢。王安石、孫中山的改革,還好把握。錢偉長的彈性力學有什麼價值、嚴濟慈的石英研究跟我們有什麼切身關係,為什麼童第周剝青蛙卵可以揚名實驗室,我都要問物理和生物的朋友才搞明白,再用顯淺的文字寫出來。至於熊慶來的熊氏無窮極,我請教數學主修現在在大學教統計的朋友,他卻說:
 
「我不是數學家,隔行如隔山,我對他的貢獻也不太清楚。」
 
幸好朋友重義,努力幫我寫得正確一點,並且說:
 
「熊慶來的名字以前略有所聞,上網查他的生平及貢獻,不得了。原來很多大科學家都是他的門生,包括許寶祿、華羅庚、楊樂、張廣厚等。他是伯樂,帶出很多千里馬。」
 
在中國,大家不光讚賞千里馬,還大力讚揚伯樂。等於《史記》說,當時的人欣賞管仲,但更讚賞大力推薦管仲的鮑叔牙。這是中國的好傳統。青少年需要知道自己的文化根源,在大變的時代,這些文化素養將是幫他們立定腳根的依托。
 

張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