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和獎得獎名單公布 無國界醫生獲「人類福祉獎」

無國界醫生一直勇闖衝突地區前線,2015年10月,無國界醫生在阿富汗遭遇空襲,但仍然堅持服務。
呂志和為獎項董事會及理事會主席,劉遵義為獎項推薦委員會主席。

「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今日(7月26日)公布第一屆得獎名單,表揚得獎者在三個範疇的成就:人類福祉、正能量、持續發展。
人類福祉獎授予無國界醫生。2010年海地發生霍亂危機,他們是首個應對組織。幾內亞2014年3月爆發伊波拉疫症時,也是首個國際組織前往當地救援。2016年初,利比亞終於宣布為西非最後一個國家結束伊波拉疫症蔓延時,疫症已奪去11,315人的性命。病毒可怕,但無國界醫生對抗疫症從未退縮,甚至有義工醫生因而犧牲自己的性命。如今他們仍繼續為西非國家超過10,000伊波拉倖存者提供醫療服務。其實自1971年成立以來,無國界醫生一直都勇闖衝突地區前線,不畏艱辛支援惡劣環境中受苦的病人,為人類福祉付出良多。無國界醫生上次得獎(諾貝爾獎)是1999年,呂志和獎則特別表揚他們在2010年和2014年的貢獻。
2015年10月,無國界醫生在阿富汗遭遇空襲,但仍然堅持服務。
正能量獎的得主是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美國第39任總統。呂志和獎認為,卡特一直以來,都將追求人權、平等、民族及種族和解、和平及社會和諧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自1980年起,他就一直與卡特中心在最前線維護人權、宣揚民主、調解和預防衝突。至今卡特中心已在39個國家,監察超過100場選舉。中心亦致力改善全球衞生條件,控制不同的傳染病。
1971—1975年吉米.卡特出任佐治亞州州長期間,曾大力呼籲終止該州持續的種族歧視。2000年,為了反對美南浸信會拒絕任命女性牧師,他退出該會以示抗議。此外,他推動為貧者而設的住屋計劃仁人家園 (Habit of Humanity),甚至親自參與建造房屋。呂志和獎讚揚他多年來,為過百萬人帶來和平、健康和希望,透過維護人權爭取一個更公平的社會。呂志和與劉遵義都說,吉米.卡特恒心與毅力非凡,能夠擔當正能量人生觀的表率。
持續發展獎得主為袁隆平教授。他是「雜交水稻之父」,在高產雜交水稻育種領域獲得科學突破。他的技術投入商業生產後,據估算每年多了超過7,000萬人得到溫飽。他在短短數十年中,解決了中國糧食短缺的問題。不止如此,不少受饑荒困擾的東南亞國家包括緬甸、越南等,也因而得到可靠的糧食供應。
推薦委員會主席劉遵義強調,獎項樂意獎勵各行各業有貢獻者,而不只是專家、學者。他又表示,得獎者曾否得獎,不是呂志和獎重要的考慮。以得獎無數的袁隆平教授為例,評審認為他的技術將糧食產量增加20%,是非常重要的貢獻,確實能夠幫助世界持續發展,完全符合得獎的條件。
呂志和說:「呂志和獎是一個推動世界走向真善美的獎項。」他在意的不只是科學成就,而是各行各業為人類文明付出者。
呂志和說:「呂志和獎是一個推動世界走向真善美的獎項。」他在意的不只是科學成就,而是各行各業為人類文明付出者。
呂志和感慨說:「今日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為世界解決了種種難題。然而物質文明未能真正滿足人類,各地仍然競爭不斷,戰爭連連,社會矛盾日深,世界各地都有衝突。貪婪、狂妄、心靈缺失,令世界撕裂、衝突。科技進步,反令自然環境飽受破壞,令人受饑餓、貧病之苦。」他相信只有維護世界資源可持續發展,提升道德和精神文明,才可為世界帶來真正的和諧善美。他成立獎項,是希望鼓勵不斷為人類謀福祉、促進世界仁愛而努力的個人、團體,向世界發送正能量。
呂志和已經捐出20億個人資產,成立獎項的第一期發展基金。

呂志和獎的架構

每位獲獎者,均將獲授予現金獎2,000萬港元(相當於大約256萬美元)、證書一張及獎座一座。 每個獎項均只授予單一獲獎者(即不會共享一個獎項),獲獎者可為個人或團體。獎項由一個三層架構組織管轄及遴選產生,包括獎項理事會、獎項推薦委員會,還有三個獎項各自的遴選專責小組。
推薦委員會由六位專家學者組成,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獎者莫言、中文大學經濟講座教授劉遵義、牛津大學榮休校長科林.盧卡斯(Prof Sir Colin Lucas)、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還有兩位女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校長高級中國顧問葉文心教授、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榮休校長海瑟爾.門羅(Dr Heather Munroe-Blum)。此外,每個獎項均設遴選專責小組:

(圖片、圖表:呂志和獎提供)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