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通訊流傳一份全港土皇帝校長排名榜,截至上月底,有20多名中小學校長上榜,罪名有管理混亂,逼害老師,無理解僱外,更有辱罵老師,個人崇拜,自戀,以至聚賭等。此等名單由一個名為香港教育正義聯盟所作調查而制成,方法是用「谷歌」問卷填上舉報對象的姓名,學校及「劣行」,「暴行」。
筆者從未聽過這個組織名稱,而利用這種方法作出舉報,沒有提供具體客觀證據,是極不科學的,也沒有說服力。只會創造更多負面情緒,不利教育界發展。名單中有些校長是我認識的,也曾探訪其學校,接觸其同事,似距離「土皇帝」指稱甚遠。這些校長也許性格比較鮮明,在校内肯幹實事,容易觸動某些人的「利益」,引起「反感」吧。當然,據一位前輩說法,他經常被邀到不同學校調解人事紛爭,大部分校長,老師願意坦承面對彼此的差異,並肯想辦法去解決,對事不對人,按原則,有程序辦事,能收窄矛盾,為了教好學生的共同目標而化解紛爭。個別校長則「情商」較低,易動怒,常公開責備老師,甚至惡言相向,這只會自討苦吃,造成團隊士氣低落,校政如何能改善。
悲劇引起反思
所謂「土皇帝」的指稱,自然源於日前一宗小學教師(圖書館主任)自殺事件,之後不同的投訴舉報紛紛湧現,恰巧是集中於某一暢銷報章上,上報的有中小幼特殊學校,一連五六天。細心觀察,多數是校長管理方法問題,亦有老師教學出事,校長加強監察,而引發矛盾。例如校方觀課,查簿發現問題,涉事老師可能不滿,以為是校方刻意為難。其實雙方角色,職責各有不同,校長有責任監察教師教學成效,此為學校慣常做法,觀課,查簿,會議討論,檢討改善,如雙方平心靜氣,坦承溝通下,只會促進教學上的改善,而不會變成對立局面。筆者入行多年,校長、老師是通情達理居多。當然,不幸的是個別校長弄權,欠公正,或慣性失控罵人,而有部分教師安逸慣了,不願改教學模式,不能聽進意見。這兩類教育同工,都必須更高一級的管理層去跟進,處理的。
校董會,辦學團體內宜由教育專業人士主導,而非商界、慈善界或其他人士。有份量、有經驗、有辦學成效的退休校長,副校長為首選,只有他們才有資格去判斷問題,去輔導其下學校的管理人員與教師。其他成員可以提供意見,或以其他界別的行事經驗作啟導。
收到投訴必須正視,盡速處理,有些是無理的指控,經調查後,要還被投訴者的清白,而查證屬實,要介入並作出改善建議。校董會立場要鮮明,不畏難,公正無私地處理投訴,有必要時引入其他專業人士(如律師)或同行,以獨立人士身份提供意見。投訴文化也是不可長的,因為內耗會造成學校的失效,時間都花在人事紛爭上,如何辦好教育?
辦學團體要問責
現時有些辦學團體規模龐大,往往既管醫院、社福機構,又有一大批中小幼特殊學校,甚至私立大專,你稱之為中小型政府也可以。機構大、官僚化、僵化、欠彈性、有時更易傾向非人性化。處理「人」就如處理「檔案」一樣。管理架構層層疊疊,個別教職員好像有冤無路訴。筆者一直以為一些機構「大到不能倒」不是好事,滋生太多流弊了。辦學團體是中小型較易管理、靈活性較大,對個別學校的「照顧」較充足。
只是教育局慣性使然,政府政策上傾斜於大團體。筆者去年撰文批評新校舍分配集中於某些大社福慈善團體,殊為不公,直至最新之幼稚園新校舍分配,這些團體也赫然上榜,獨得青睞。然而月前一宗慘劇,以至其後種種案例,均顯示團體管理之積習。唉﹗我真不想說有預見之明,只盼日後批校舍,政府要認真看待往績啊!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