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高齡獲諾獎引發的聯想:中美基礎教育,哪種教育基礎打得更好?

我們所謂的贏在起跑線,就是在人生的長跑中無知無畏地偷跑、搶跑,然而在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時,過早透支了孩子的興趣愛好,使孩子在莫名的恐懼中倒在了自己潛在的興趣的起跑線上。

John Goodenough,在97歲這年拿下了2019諾貝爾獎化學獎,成為有史以來年齡最大的諾獎得主,同時他也被人稱為「業界傳奇」──

Goodenough從小患有閱讀障礙,上學時也因此選擇讀數學(要讀太多東西的都排除了)。到了30歲才入行開始讀物理博士。54歲才開始研究電池。90歲開始研究全固態電池。

Goodenough的履歷發人深省:為什麼美國教育可以培養出大器晚成的傳奇人才?

著名學者黃全愈曾在「青島教育大講堂」發表演講談到中美基礎教育差異,希望這篇文章能為讀者帶來進一步的思考和啟發。

我曾經給《南方周末》寫過一篇文章《動一動中國基礎教育的基礎》,當時寫這篇文章是想跟楊振寧教授商榷。楊振寧教授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跟我的父親是西南聯大的同學,我很尊敬他。他曾經公開表示,中國的中小學和大學絕對比美國好。

一位物理學家,用「絕對」這個詞,我覺得不夠準確。

美國的基礎教育是不是像有人認為的那樣一塌糊塗?我的思考是:如果美國的基礎教育是一片沙灘,美國的科技摩天大廈怎麼可能建立在一片沙灘上?肯定是我自己對美國的基礎教育研究不深,看不懂人家的學問在哪。於是我花了幾十年時間鑽進去,終於有了一些了解。

作者編著的《動一動中國基礎教育的基礎》 (Amazon)
作者編著的《動一動中國基礎教育的基礎》 (Amazon)

20年前的「預言」

1979年6月,當時「文革」剛剛結束,中國很想了解外部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就派了一個代表團到美國考察。看到的情況讓他們大吃一驚,他們說看到的不是美國的課堂,而像是農貿市場,亂糟糟的。

由此中國代表團得出一個結論──美國的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再過20年,中國的科技必將超過美國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

同一年,美國也派了一個代表團到中國訪問,他們到了北京、上海、西安這三個地方,看了不少學校,他們非常吃驚,因為中國孩子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學習最用功。所以美國代表團也得出一個結論──再過20年,美國的科技必將被中國遠遠地甩在後面。

如今40年過去了,「病入膏肓」的美國教育培養了超過20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作為創新型國家,美國的科技繼續領先世界。中國科技也有很大進步,但並沒有如預言所說:美國的科技必將被中國遠遠地甩在後面!

實際上,我們的代表團以為看到了人家的短處,人家的代表團以為看到了我們的長處。然而,長處不一定就是長處,短處也不一定就是短處。

中國的基礎教育世界一流,這是一個普遍的認識,但究竟是不是呢?

拿我兒子來說吧,初看,好像的確如此!

我兒子礦礦是在國內上的幼兒園,之後到了美國。國內幼兒園裏學的東西,足以讓他在美國學校裏風頭十足。當美國孩子連十位數加減法都算不出來的時候,他已經能將乘除法算出來了。

後來他到了初中,就跳級到高中上數學課,每天坐着學校的校車到高中上一節數學課又回到初中上別的課。

高中時他也要跳級,但學校老師不了解他,就把他放到了高三的差班裏,結果後來學校發現班裏美國孩子的考試成績以礦礦為核心,向四周輻射──離他愈近的成績愈好,離他愈遠的成績愈差,最後只好在每次考試時,讓他坐到一邊。

的確,如果不是,那為什麽中國的學生年年能夠獲得奧林匹克知識競賽獎?

然而,如果是,那為什麽自從1901年頒發諾貝爾科學獎以來,經過114年,中國終於在2015年的年底才有了一位諾貝爾獎科學獎的獲得者?

學多悟少VS學少悟多

中美教育的差異有很多,其中之一:

中國的教育特點是學多悟少,一節課下來學生可以記很多,但那些基本上不是學生自己的東西,都是老師的東西。

美國的教育特點是學少悟多,有很多東西都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

我兒子和他高中生物課的老師在課堂上討論,兩個人講着講着就決定摔跤,其他學生跟着起哄,把桌子搬走了,為他們騰出場地。我問國內的孩子敢不敢跟他們的老師摔跤,他們說不敢,除非想考試不及格。

一名台灣學生新解了李白的《靜夜思》,他把「明月」說成妓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對不起自己故鄉的老婆孩子。

另一名台灣學生做了以下問答:

  1. 孔子是我國最偉大的什麼家?老人家
  2. 早餐不能吃什麼?午餐和晚餐。
  3. 犯罪分子被判刑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被抓住。
  4. 比細菌小的是什麼?細菌的兒子。
  5. 用什麼擦地板最乾淨?用力。
  6. 學習不及格的原因是什麼?考試。
  7. 一個盒子有幾邊?兩邊,裏邊和外邊。

如果這是你們的學生、你們的孩子,你們會怎麼處理?這些學生理解不理解李白的詩?理解。知道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也知道。他們身上很可貴的地方就是有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性思維,我們應該保護孩子的這種特點。

我來舉一個例子,具體說說怎麼樣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如果讓美國老師上「西安事變」這節課,他會有很多方法,比如讓孩子去編各方的報紙。如果不了解西安事變,能編出這些報紙嗎?不可能。

如果是我來講,我可能也會和中國老師一樣,繪聲繪色地講述事變的經過,讓學生記住時間、地點、事件等等。但是光教這些還不是好老師,我會鼓勵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我會問這些問題:

  1. 如果沒有發生西安事變,中國歷史會怎麼樣?
  2. 如果蔣介石在逃跑時摔死了,會怎麼樣?
  3. 如果蔣介石逃出西安,會怎麼樣?
  4. 如果張學良被特務刺殺,會怎麼樣?
  5. 如果歷史上沒有張學良,還會有西安事變嗎?
  6. 如果沒有楊虎城,西安事變會怎麼樣?
  7. 如果張學良和楊虎城沒有和共產黨合作,會怎麼樣?
  8. 如果張、楊把蔣介石處死了,會怎麼樣?
  9. 如果蔣介石神秘失蹤,會怎麼樣?
  10. 如果歷史可以重演,你希望西安事變怎麼發展?
  11. 給西安事變設想一個最糟糕的結果……

讓孩子自己去設計發散性思維的問題,請其他同學回答,我可以任意抽一條讓孩子分成正方反方進行辯論,培養發散性思維。

中國的教育特點是學多悟少,一節課下來學生可以記很多,但那些基本上不是學生自己的東西,都是老師的東西。(Amazon)
中國的教育特點是學多悟少,一節課下來學生可以記很多,但那些基本上不是學生自己的東西,都是老師的東西。(Amazon)

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發現問題

我覺得我們的基礎教育設計是有問題的。

我們注重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沒有意識到應該先培養孩子發現問題的能力。

沒有問題怎麼解決問題呢?

首先要培養孩子發現問題的能力,應試教育是把糊塗的學生講明白了,而創新教育則是把明白的學生問糊塗了,沒有問題就沒有創新,沒有以產生問題為目的的階段,就沒有真正意義上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有「小聰明」的孩子會想老師在想什麼,尋找現成問題的答案;有「大智慧」的學生是探索發現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

孩子們聽着瞪大了眼睛,發現只有兔子偷懶,烏龜不偷懶的時候,烏龜才可能跑得快。 (Pixabay)
孩子們聽着瞪大了眼睛,發現只有兔子偷懶,烏龜不偷懶的時候,烏龜才可能跑得快。 (Pixabay)

一位南京的朋友邀請我到他的學校,辦一個素質教育實驗班。開班第一天的第一堂課,由我來上,我把課設計得很特殊,從頭到尾都是問題,沒有答案。

我看孩子們都比較緊張,正襟危坐。我就拿了把凳子坐到孩子中間,告訴他們今天想怎麼坐就怎麼坐,坐到地上也行。

我問大家,衣服愈曬愈乾,人愈曬愈濕,對不對?孩子們不知道我要幹什麼。我說我跟你們差不多年紀的時候,老師問這個問題,我回答人也愈曬愈乾。老師說,你怎麼這麼蠢,人一曬就出汗,愈來愈濕。我心裏想:那肉為什麼會烤乾?但我沒敢說。

我又問大家兔子和烏龜賽跑哪個跑得快?大家都說兔子。但其實有四種情況:兔子偷懶,烏龜不偷懶;兔子不偷懶,烏龜偷懶;烏龜和兔子都偷懶;烏龜和兔子都不偷懶。孩子們聽着瞪大了眼睛,發現只有兔子偷懶,烏龜不偷懶的時候,烏龜才可能跑得快。

我還問了一個問題,月亮為什麼老是跟着人走?大家答不出來。

我說,沒關係,你們跟哥哥姐姐做研究,跟老師做研究,跟父母做研究,明年我從美國回來你們再回答我。我跟校長走出校門的時候,天已經黑了,這時跑過來個小女孩,拉着我的手說,「黃爺爺,我想知道為什麼月亮老是跟着人走。」

我看着她胖乎乎,很可愛又很執着的表情,真想告訴她答案,但是我也不知道答案。我的目的不是答案而是問題。

有一個和我對接的老師,天天給我發消息說孩子們的情況,後來漸漸沒有消息了。之後我回國,聯繫了校長,他說,你快來看看你的孩子們吧,他們得了「南京市長優秀獎」。

回去之後,我讓他們上一節課給我看。孩子們輪流用英文表演「拔蘿蔔」的遊戲,有個等待表演的女孩,用英文自言自語地說:「老虎是不吃蘿蔔的」。我一聽她這樣說,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我們要培養的就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老師和校長在說到中國學校的時候,他們用了「算術」這個詞,認為是一種計算的技術。 但在說到美國學校的時候,他們用的是「數學」,是數位的學問。 (Pixabay)
老師和校長在說到中國學校的時候,他們用了「算術」這個詞,認為是一種計算的技術。 但在說到美國學校的時候,他們用的是「數學」,是數位的學問。 (Pixabay)

事倍功半:我們也許學得太早、太快、太搶跑了……

“Give me a fish and I will eat today. 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l eat for a lifetime.”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美國教育界廣為流傳的中國古諺,也是我們非常深刻的教育哲學,被中為洋用了。我是到了美國之後才悟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精要的。

有一位美國老師這樣上數學課。

題目:某一個在湖邊住的老人養了狗和鴨子,某天老人看到5個頭和14隻腳,老人看到多少條狗,多少隻鴨?

學生列了一個公式:設狗為X,設鴨為Y,4X+2Y=14,X+Y=5。

老師說,不要用公式計算,我們來猜答案。

5條狗和4隻鴨對不對?學生說不對,因為有9個頭了。老師又問,4條狗對不對?學生說不對,多了兩條腿……

花了一節課的時間,答案終於出來了。

學生卻不高興了:本來一分鐘就能得出答案,為什麼花了一節課的時間來猜這個答案?

老師說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話:數學不是算術,更不是以一個似懂非懂的公式計算只有公式才能告訴你的答案,公式告訴你做什麼,what,怎麼做,how,我們像一台電腦,我們要知道為什麼這麼做是對的,why,為什麼那麼做是不對的,問題就不那麼簡單了。

知道點擊電腦的這個地方電腦會有怎麼動作,那是電腦操作員,只有理解為什麼點擊這裏會產生這個動作,才能成為電腦程式師。

我們要的是通過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來證實或證偽那些答案,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孩子的數學思維和推理能力,這是磨洋工嗎?

再舉一個科學課的例子。例子:科學課中關於「氣象」單元的三種設計:

其一,老師循規蹈矩地把氣象知識傳授給學生。幾個課時,就把所有知識點,像「魚」一樣,快速、有效地給到學生手上。

其二,老師把氣象知識傳授給學生;然後,帶學生到氣象站,把「魚竿兒」給學生──讓他們用各種儀器去預報天氣。

其三,「研究氣象諺語」是美國某小學四年級別出心裁的教學設計。孩子們耗時14周,去證實或證偽某些民間氣象諺語。

顯然,第三種教學方式下,孩子還在「如魚得水」般不亦樂乎時,早被前面兩條「魚」甩了一個江湖。

但慢工出細活。首先,他們得學習研究氣象諺語所需的氣象知識。其次,要掌握測量和預報天氣的工具和儀器。

第三,還得去採訪附近的居民、農民、氣象員,收集民間氣象諺語及其看法,並利用所學的現代氣象學知識,去證實或證偽這些千百年來流傳在民間的氣象諺語的正確性。最後,組成正方和反方辯論,再把證實或證偽的氣象諺語做成書面報告在學校的「科學集會」上展示。

假如頭兩三個星期,進行書面考試,甚至操作儀器去預報天氣,從老師手上得到了許多「魚」的學生,會得心應手地烤、煎、炸、燜……而那些還在「江湖」裏「渾水摸魚」的孩子,可能連魚鱗都沒摸到。然而,到了第14周,從老師手上得到的「魚」,可能已紅燒得差不多了,但「江湖」裏卻已有人「漁」得浪裏「百」條了。

因為這種「玩法」不停留在讓孩子掌握天氣變化的科學知識上;也不滿足於讓孩子知道用什麼儀器去預報天氣──培養氣象員,掌握的僅是人們已知的東西。而這是在培養科學家必備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批判性思維。

把「科技」看作名詞,我們理所當然地教學生課本知識;但喜歡「以漁」的老師,在教學設計中把「科技」看作動詞。於是,學生們就去實踐、體驗、實驗、思索、探究。

「以魚」強調「學會」已知世界的知識;「以漁」以「會學」為手段去探索未知世界。「魚」苦,「漁」樂也。

前面提到我兒子礦礦二年級就知道了八年級的數學知識。我們希望他能跳級到三年級上一節數學課再回二年級上其他課(我心想,才要求三年級,已很謙虛)。

老師問了校長,校長和教育局討論之後給我回了一封信,這封信是非常講究遣詞造句的:在說到礦礦和中國學校的時候,他們用了「算術」這個詞,認為是一種計算的技術。但在說到美國學校的時候,他們用的是「數學」,是數位的學問。

我當時看了這封信,非常不服氣。

然而過了13年,當我在寫《天賦教育在美國》的時候,有了重新的認識。

數學曾給我兒子帶來過無數的榮耀,美國高考他的數學考試幾乎是滿分。但到了大學可以選修數學課,也可以不選修數學課的時候,他談「數」色變,從此以後不學數學,遠離數學。

這也給我們一個很大的震撼,我們所謂的贏在起跑線,就是在人生的長跑中無知無畏地偷跑、搶跑,然而在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時,過早透支了孩子的興趣愛好,使孩子在莫名的恐懼中倒在了自己潛在的興趣的起跑線上。

我兒子曾對我說,「不是我們比美國孩子聰明,是我們比美國孩子早學多學」。我聽到這句話,心裏有很大感觸,但我自己不願意接受。

最後,我悟到的教育8條「天機」

這8條分別是:

1.有好奇心,愛問問題。

2.會逆向思維、發散性思維。

3.有批判性思維。

4.條條大路通羅馬──方式的多樣性。

一個數學題:90減去25等於多少,美國老師鼓勵學生們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答案,有的人用90減20減5得到答案;有的人畫九個長條,先去掉兩個長條,再把另外一個長條去掉一半,得出答案;

有的人畫90個方格,給25個方格打叉,然後得到答案。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用不同的方式達到同一個目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能力。

5.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不是只允許一個答案,有可能會有很多答案。
6.有在失敗中總結和學習的智慧。前兩天我去了深圳,有一個活動安排兩個高中生和我對話。我問他們,如果你們是我的女兒,會向我提哪三個要求?她們的要求是,希望自己失敗的時候父母能夠理解、支援,説明自己走出失敗。學會失敗是一種本事,要能在失敗中總結和學習,每個人都會面臨失敗,如果不會學習、不會總結,是不會成才的。

7.有同情心和正義感。

8.善於與他人溝通,願意與父母交流。

很多人問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感悟最深的一條是什麼。我說是跟父母交流。現在我兒子已經是一名律師了,他工作忙碌,但仍常常與我們進行兩三個小時的交流。

很多人看到會感覺奇怪,但我們從小就是這樣的,時常進行充分的交流,甚至激烈的交鋒,我覺得這條是很重要的。孩子不跟你交流,你面對的就是一堵牆,一片空白,怎麼進行家庭教育?

原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刊登。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