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從頭再議語文學習

花了20多年推動「兩文三語」,香港人的語言水平是否達標?能夠把兩文掌握得好,兼擅三種語言的又有幾多人?

香港踏入特區年代之始,教育範疇曾推行多項新政;其中最令人深刻的莫過於「兩文三語」,兩文是中文和英文、三語是英語粵語和普通話。究竟花了20多年的推動,香港人的語言水平是否達標?能夠把兩文掌握得好,兼擅三種語言的又有幾多人?

由於全球化營商需求,加上經濟和民情必須與內地融合,兩文三語政策方向絕對正確,也是保持香港城市競爭力的必須;可是現實狀況卻是差強人意。資訊科技和網絡化令到語文學習遇上更多障礙是事實,推行策略、評估框架的選用或許都是成效不理想的因素。

40年前的語文學習境況

重讀40年前的國際教育顧問團報告書的有關章節,他們有很清晰的分析和提出建議;而且所要解決的困難與現時也有很高的相似度。並非指教育當局幾十年來沒有處理語文學習和由教學語文引致的問題,只是效果未夠好,因而無法好好地處理和達致令人覺得理想的成效。

由於最佳的教與學語言是母語,當年倡議小一至中三全用粵語授課;亦同時保留少量完全使用英語教學的學校,為了服務能夠使用英語學習的學生和吸納可運用良好英語授課的老師。40年後的今天現況大致也是如此,不過,似乎完全使用良好英語教與學未有確切地發生着;當年同時使用中、英混雜的教學問題仍然存在。

報告書提及需要改變家長與僱主對使用中文作為教學語文的期望肯定是落空,特區成立初期的教學語文強力指引、之後的語文政策微調方案的推行間接加劇了社會對英語學習的追求。這個現象與當年未有足夠能力或不適宜應用英語學習的學生卻要力爭入英文學校的境況,相差無幾。

然而值得讚賞的是,當年報告書內提議聘用英語後勤教員,大約20年後中小學陸續落實外籍英語教師計劃,可算超額完成。可惜計劃未能發揮到應有的價值,而且有部分NET無法產生到報告書所言的效果。

教學語言與語文學習困局

相信學者或這個範疇的資深老師一定有深刻的理解,但一般業界、甚至用家如家長或僱主對「教學語言」與「語文學習」這兩個概念,會難以分得清,或甚有所混淆。教學語言,是指學童用以進行學習的語文;地道香港學生講的語言是粵語、寫的文字是中文。語文學習,是指對某一種語言或文字的學習經歷。故香港學生上課學習英文,其實是學習母語以外的另一種語言。

雖然本地大多數華裔學生的母語是粵語,但粵語與標準中文有着顯著分別;而且學習已規範化的國語(即普通話)更似是學習另一種語言。因之本地學校課程中的中文,其實應該正名為「語文」科,利用課堂令兒童掌握標準的語文運用,並透過語文學習過程中接觸文學作品,從而認識國家文化、文史、民俗知識等。同時要另闢課程學習普通話。這個概念在40年前的報告書內已十分明白地闡述了。

所以20多年前中文科中學課程曾揚棄古文、範文,改為注重溝通應用,甚至有些人倡議「普教中」,都是行錯方向。普教中,就如同用英語學習其他學科一樣,對於學習能力一般或下游學生,等同什麼都學不到。

借用同一把尺來看非華語生,他們的學習困難更甚;因為他們需要多學一種母語以外用作日常與人溝通的粵語!英語和普通話則成為他們的第三、第四種語言的學習,而且是以強迫教育名義推行。

困局的解決方案,談何容易

筆者無意在這短文中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只想指出當前中小學的語文學習課程,根本未有清晰區分前述兩個概念的差異,因此大量努力都是付之流水。香港學生花在學習第二語言:英語的學時比語文更多,但對英文、英語的掌握程度卻不夠好。

但同一批學生若跑去學習日語、韓語,修讀三兩年之後可能已經能流暢地與當地人交談,甚至以日韓文字寫作。何解?

細心想一想,足以反映我們學校教育中的英語課程、教與學策略確是充滿短板,例如,應付測考和公開試就是最為致命的障礙。礙於篇幅所限,日後再議。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