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億以外的教育施政

五年一任的特區政府,身處一國兩制之下,面對固化的教育體制,如何領航這片重中之重的教育施政?

林鄭新政府上場,施政的第一炮,提議多項教育措施撥款,終於闖過立法會的審議,包括36億元經常津貼及7億元非經常津貼。

中小學每班增加0.1名學位教師,預計全港新增2,350名教師編制,耗用通過的經常性撥款最大額,達14.9億元。這項撥款的最大成效,主要有三方面:體驗新政府對教育的重視,也回應學校充斥着一定數量的合約教師,提供進入編制的機會;二是個別學校因收生不足,面臨縮班,或2011年參與「優化班級計劃」,出現超编制教師,學校可因新措施而吸納超編制教師,穩定教師團隊;三是紓緩教師工作量,每名在職的學校教師,可因而每周減少上課一節。

以上的成效,政治與社會意義大於改善教與學的成效。至於經常撥款的另外兩項,增加學校資訊科技人力資源,及每校增設一名融合教育統籌主任,屬於專款專用,對於學校推行資訊科技應用於學校行政與教學支援,以及更好地施行融合教育,會有促進作用。

撥款以外,教育局提出下一步檢視措施共8大項,涉及學生、教師、課程、教學、評核、職業專才教育、專上院校、校本管理與家長教育,算是大面積的範疇,值得教育界及社會層面認真探討。

固化的教育體制

宏觀看香港的教育發展:1978年實施九年普及教育,至於教育質素的改善,可以從1982年推行中學中英語文輔導教學開始起動,往後1984年至1997年共七份教育統籌委員會報告書,至2000年教育改革推行,2009年新高中施行,2012年第一屆文憑試,也同時實施學士學位四年制。晃眼30多年過去,教育系統愈來愈複雜,教育資源投放愈來愈多,學校也被賦予愈來愈多的任務。30多年來,學校的行政、財務、活動龐大了,但教育的施行、改變又有多少?

表層變動不少,如學制、派位制度、課程内容、综合學科、新項目如資訊科技、融合教育……但以現時的教育體制、學校體制、教師體制,卻可以用「固化」一詞作形容,連最主要的諮詢組織,教育統籌委員會也固化了。特區政府教育部門提出涉及較全面的檢視,可以是務虛的,用作體現教育部門對未來五年工作的重視。即使是務實的,也可以只是在教育的各個環節,或略加資源,或調整措施,走過了,也就做過了。

八個範疇,各個環節,可以再加再減,例如增加一項:檢視教育局在推動、促進學校教育的功能與效能。真的要有成效的檢視,達致變革本地教育的目的,這個檢視與變革。由誰來做,何時做,如何做?會比做什麼,更先要處理。

前路崎嶇充滿挑戰

眼前本地教育,學生人數跌跌升升,是學校運營的最關切。受限於本地低出生率,雙非來港產子潮,小學現處於最後兩年擴班期,中學預備迎來升中人口升浪;至於專上院校,尤其自資院校,未來幾年處於招生困難期。

教育局長面對策略先後的多難局面,要切切實實從變革本地教育各個環節入手,建構與維持本地教育特色;抑或名為檢視,最終再鞏固現有體制各個利益集團;或者以维穩為大前提,保住最多的院校,應對跌跌升升的這一人口浪潮;還有教育政策的泛政治化與政治功能的體現,在在都是考驗。

五年一任的特區政府,身處一國兩制之下,面對固化的教育體制,如何領航這片重中之重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事功,前路崎嶇而充滿挑戰,能有足夠的决心與能耐嗎?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