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是最早為人所發現的洋蘭,其屬名 Phalaenopsis 是由 phalaena(原意為蝶蛾)及 opsis(意為形象)而來,普通名為蝴蝶蘭(moth orchid)。目前已發現約有60個原生種,多生長在森林或雨林的高樹上。蝴蝶蘭屬植物自然分布區只限於赤道南北緯各23度範圍內,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南亞、南中國、菲律賓、馬來半島、新畿內亞及北澳洲。
五大配種因素
在目前為止,相信蝴蝶蘭在眾多蘭花之中是最多交配品種的,當育種專家以原生種進行育種時一定會考慮以下五大因素:
一、花型
二、顏色
三、花梗
四、花朵數
五、植株型態
用作育種的蝴蝶蘭
以下將介紹14種常用來作育種的蝴蝶蘭原生種讓大家認識:
1. Phal. amabilis(阿媽蝴蝶蘭)
主要產於由菲律賓向南至澳洲昆士蘭;西邊自蘇門達臘東至新畿內亞。本種有使雜交後代增加花朵數、雙梗性、良好的花序排列等優良盆花特性。葉片橢圓顏色翠綠,花梗長度約50 – 100公分。常常會有2枝花梗,並有分枝出現,每梗着生花朵15 – 20朵,花朵白色。開花期為冬季至夏季,花期可達2個月,部分植株花朵具淡味。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光。
2. Phal. aphrodite(阿嬤蝴蝶蘭)
主要原生於菲律賓民答那峨島、呂宋島及台灣南部海岸山脈 、恆春半島、蘭嶼。本種與 Phal. amabilis 因相當類似,以致於易造成混淆。多應用在淺色系多花以及花朵排列上,抗病性佳,市面上不少白花系列的蝴蝶蘭均是其子孫。植株大小有15 – 30公分,花徑長 6.5 – 9公分,開花期在春季,花期可達50天,部分植株花朵具淡味。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光。
3. Phal. amboinensis (安汶蝴蝶蘭)
原產於印尼摩鹿加群島及蘇拉維西,一般葉片較大,帶有光澤,花梗較短前端着生3 – 5朵花,花徑3 – 5公分。花朵臘質,底色為白色或黃色,育種上以黃底色者為親本,其雜交子代較能產生多變的色彩,Phal. Orchid World(蘭花世界)就是其中的表表者。本種花朵平整,而且只要保留花謝後的花梗,幾乎終年可以開花。為選育黃花蝴蝶蘭及斑點花的重要親本,且有遺傳花朵平整的特性。開花期為秋季至春季,花期可達30天,具香味。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光。
4. Phal. bellina(貝麗娜蝴蝶蘭)
主要原產於馬來西亞、印尼蘇門達臘及爪哇,葉片大而圓帶有臘質光澤。花梗短,花數約1 – 3朵,花朵星形質地厚且為臘質,花瓣及苞片邊緣常帶有漂亮的蘋果綠,花朵中央及唇瓣為亮紅色。本種為蝴蝶蘭中最具濃郁香氣的原生種,後代也都會遺傳此香味特性,育種上多應用在亮度及香味方面,其中 Phal. Brother Sara Gold 及 Phal. Sogo Lawerance 乃代表作。開花期為夏季至秋季,花期可達30天,具香味。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光。
5. Phal. cornu-cervi(鹿角蝴蝶蘭)
原生馬來西亞、印尼蘇門達臘及爪哇、泰國及緬甸等國家。葉片淡綠色為長橢圓形,葉長20公分左右。花梗數及長度不一,形狀扁平且像鹿角,每梗生長2 – 3花朵。花朵臘質,形狀為狹長星形,顏色黃綠帶有褐色斑紋。開花期為春季至秋季,花期可達25天,部分植株花朵具淡味。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強光。
6. Phal. equestris (桃紅蝴蝶蘭/姬蝴蝶)
本種原產於菲律賓,台灣蘭嶼為其分布的最北界。本種從白色至桃紅色都有,近幾年更有淡藍色的出現,顏色變化較多。植株外形較小,只有12 – 30公分,葉片長橢圓形,葉尖舌形,長度約20公分。花梗長度20 – 40公分,常有分枝,每梗着生花數多達20朵以上。花徑約2.5公分,具有續花性,且花梗頂端易長高芽。花朵常帶有類似蟑螂的氣味,亦有具甜香的個體,此氣味特性能遺傳至後代。本種為小型多花育種最重要的親本,具有遺傳多梗、多花、亮紅色唇瓣及花朵白邊的特性,許多白花紅心或黃花紅心品種都帶有本種的血緣。開花期為春季或秋季,花期可達25天,部分植株花朵具淡味。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光至強光。
7. Phal. gigantea(象耳蘭)
原產印尼爪哇、加里曼丹、婆羅州及馬來西亞沙巴洲。葉片厚且碩大,帶有銀灰色,長度可達1公尺並呈下垂性。只要通風良好,較明亮的栽培環境有利於本種的開花。花梗下垂,長度約40公分,花朵密集輪生20 – 40朵。花朵臘質且平整渾圓,花色為淡黃或米白色並帶咖啡色斑紋。育種上能遺傳渾圓的花型及特殊的粗斑,一般常見的黑花斑紋特性即來自於本種。目前許多斑點花有血緣關係,台灣揚名國際的黑花始祖 Phal. Golden Peoker 都有她的血緣。開花期為春季至秋季,花期可達25天,無味。本品生長緩慢,不易栽培,濕度要求較高,宜用板植方式,能增加通風而避免葉心積水腐爛,接受中光。
8. Phal. lobbii(洛比蝴蝶蘭/小白兔)
原產於印度、緬甸、不丹、越南及尼泊爾。葉片濃綠,呈廣橢圓形,株型小葉長僅10 – 15公分左右。花梗直立且短,着生3 – 6朵花,花徑約2 – 2 .5公分,唇瓣下垂為倒三角形。花色為白色,唇瓣為鵝黃色,唇瓣中央有白色線條。因其獨特的唇瓣特性能遺傳給後代,可育成特殊花型,故成為近年育種家的新寵。開花期為春季至秋季,花期可達20天,具有類似洗衣粉的特別香味。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光。
9. Phal. lueddemanniana(路德蝴蝶蘭)
本種分布於菲律賓的呂宋島至民答那峨島。葉片鮮綠色帶有光澤,長度20 – 30公分。花期主要在春季,花梗長,頂端常會產生高芽。花朵臘質星形,具有香氣,花朵壽命長,花徑大小約6公分,顏色為白底帶亮紅色縞紋,色彩變化差異大。本種色彩豐富且具奇特斑紋,具有亮紅色的遺傳特點,為蝴蝶蘭紅花及斑點花等交配的重要親本。 她的遺傳特色是亮麗的蠟質,不論是斑點或整朵洋紅色,都是不少育種家努力追求的目標。開花期為春季至秋季,花期可達30天,具香味。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光。
10. Phal. schilleriana(西蕾麗蝴蝶蘭/虎斑蝴蝶蘭)
本種主要原產於菲律賓。植株大,達10 – 50公分,葉片暗綠帶有銀白色斑點,長度可達 20 – 45公分。花梗幾乎都有分枝,花數多達50朵以上。花色為淡粉紅色,萼片部分帶有細小斑點,花徑約6公分。花朵平開具有玫瑰香氣。育種利用上可增加後代花朵數,並增加角度較大的花梗分枝,是淡粉紅色花或小斑點花的重要交配親本。同時也是少數具有濃郁香氣且多花的蝴蝶蘭原種。Phal. schilleriana是目前大多數紅花的啟始親本,紅色系都脫離不了她的範疇。開花期春季至初夏,花期可達30天,具香味。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光。
11. Phal. stuartiana(史塔基蝴蝶蘭/噴點蝴蝶蘭)
本種主要原產於南菲律賓的民答那峨島。葉片濃綠帶有銀白色斑點,長度可達35公分。花梗弓狀,長度約60公分,常有分枝,着生花數多可達30 – 50朵。花色變化多,有白色、米色及米黃色等,下萼片下半部帶有紅褐斑點。花徑約2.5 – 4公分。本種另一特點為會由根部產生新芽。育種上可以增加後代花朵數及花梗分叉性。開花期在春季,花期可達30天,部分植株花朵具香氣。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光。
12. Phal. venosa(韋諾薩蝴蝶蘭)
產區在印尼蘇拉威西島,葉亮綠色,長約10 – 20公分。花梗短約15公分,花苞呈三角形,單梗着生花數2 – 4朵。花朵平整臘質,花徑4 – 5公分,顏色為深橘色至淺咖啡色,帶有部分黃色小條紋,並具有濃郁氣味。本種在橘黃花的育種上有傑出貢獻,具有花朵平整且質地佳的遺傳特點。本種的後代 Phal. Taipei Gold(台北黃金)造就了台灣目前黃花蝴蝶蘭的一片天地。開花期在春季至秋季,花期可達40天。栽培容易,可接受中光。
13. Phal. violacea(螢光蝴蝶蘭)
原生於印尼蘇門達臘、婆羅洲及馬來半島。葉片肉質亮綠且具臘質,葉形大而圓,長度20 – 30公分。花梗短而無分叉,着生1 – 2朵花,梗長10 – 15公分。花徑5 – 8公分,花朵臘質肉厚,帶有濃郁水果香氣。花朵底色有白色及粉紫色,外緣常有淺蘋果綠顏色,萼片下半部及唇瓣為洋紅色。本種因顏色鮮豔且具香味,為趣味育種者喜愛使用的親本。開花期在夏季至秋季,花期可達40天。栽培容易,只可接受弱至中光。
14. Phal. micholitzii(米庫氏蝴蝶蘭)
本種主要原產於南菲律賓的民答那峨島。在遺傳上具有多梗性,其後代常可見到一個節間長出了兩枝花梗,盛開時就像一團花球。另外顏色遺傳常可獲得鮮艷的綠黃色。本種植株為15 – 20公分,花徑約3.5 – 4.5公分。開花期在秋季至春季,花期可達35天,無味。栽培為中難度,只可接受弱光。
蝴蝶蘭的原生種各具顏色及特性,向育種家提供一個4D掃瞄機,培育出各種讓人耳目一新的蝴蝶蘭新品種。無論花朵大小、質地、花色、葉片大小、花梗數、花梗分枝數及香味等特性均為雜交選育的重要考慮因素,總之百花齊放,美不勝收。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