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優港姐麥明詩母親麥何小娟:「家境」好 孩子好

家庭學習環境包含很多,不同刺激孩子學習的工具,令孩子可以尋找並堅持他們的興趣,和父母對子女的態度。
編按:麥明詩是2015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冠軍,劍橋大學法律系畢業,也是2009年香港中學會考考獲10科優等成績的狀元,現為無線電視藝員。母親麥何小娟是職業治療師(兒童)兼資優教育專家。
「10優港姐」麥明詩母親麥何小娟女士於書展發布其新書《我的女兒麥明詩——一張白紙到10優的培育經歷》,並舉辦講座,與各位父母分享親身經歷。

影響孩子學習成就的因素

現在,我們不時都聽到人們說「贏在起跑線」、「成功需父幹」。麥何小娟反問大家,誰來定這一條起跑線?有沒有其他因素更影響子女的將來?更進一步,到底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對子女的將來是否重要?
麥何小娟引用了學者 Sylva 等人的報告(2007)去解答這些問題。這份研究報告指出四個影響學生教育成就的家庭因素,包括社會經濟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收入(income)、教育程度(education level)、家庭學習環境(home learning enviornment)。四個因素當中,以家庭學習環境(home learning enviornment)最為重要。
她說,父母對孩子要有高期望,但也要讓孩子尋找、堅持興趣。
她說,父母對孩子要有高期望,但也要讓孩子尋找、堅持興趣。

談「家境」:家庭學習環境

麥何小娟說,許多人贏並不在起跑線,而是贏在家庭學習環境。家庭學習環境的元素很多,包括不同刺激孩子學習的工具,如玩具、棋和書本,令孩子可以尋找並堅持他們的興趣。家庭學習環境也包括父母對子女的態度。父母對子女需要保持高期望。假如孩子出生於富裕家庭,即使不工作也能夠享受奢華的生活,父母亦對子女沒有什麼期望,子女就會失去上進心。家長亦可安排不同的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活動給子女參與,麥何小娟認為角色扮演對於子女的創造能力有正面的影響,亦可刺激子女的腦神經細胞。
但麥何小娟進一步解釋,高期望並不等於壓力,父母給予子女過分的壓力只會弄巧成拙。
不少人認為,智力高的人成就也自然高。麥何小娟承認,智力的確與成就有關,但絕對不是全部。她同時提出一個問題:到底何謂為就?高薪是否就是成就?身為基督徒,麥何小娟提出了一個例子:到底牧師或是美國總統成就較高?牧師的工作是為信徒帶來精神的滿足、協助其建立信仰,而美國總統則是引領着國家的發展,兩者之間成就高低並無可比較之處。因此,到底子女成功或否、是否有成就,還須看父母如何看待成就。
而麥何小娟也利用了研究數據去分析智力與薪金的關係。她指出,沒有完成學業的學生,普遍薪金會比高中畢業生低。但她同時指出,這並非將智力與薪金劃上等號。比起智力,麥何小娟認為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capability of society)比智力更為重要。適應社會的能力愈高,找到高薪工作的機會也自然愈高。

勿讓孩子自我中心

天下父母心,每一位父母都是望子成龍,不願意看見子女行差踏錯、誤入歧途,也不希望子女傷天害理。雖然如此,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不少子女長大後不但沒有成材,反而沒有盡好孝道,打父母、與父母對薄公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麥何小娟歸因於父母不經不覺地培養孩子成為自我中心的人。麥何小娟之所以如是想,是受內地一連串的毒奶粉事件所影響。她認為人之所以能做出如此傷天害理的事,都是因為過於自我中心,將自己利益凌駕於一切之上。
除此之外,麥何小娟也發現,香港曾提倡節育,近年香港人甚至不願生育。此非她所樂見,始終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未來也需要一群年輕人去支撐社會。麥何小娟不但不支持節育,更提倡生育,生得愈多愈好。她覺得只要父母適當培育,養育多個孩子並非難事。
(封面麥明詩圖片:亞新社;其他圖片:灼見名家傳媒)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