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上市之路的東風

2007年的幾個因素的結合,為黑石在危機後那令人拍案驚奇的崛起而鋪路。由於該公司比其他私募基金更多的接觸到效率奇低的商用房產,尤其蘇氏帶團投資了全美寫字樓最大業主,僅兩個月就脫手,吐現300億現金。

近日有消息指幾家大型私募股權基金陸續安排上市集資──是的,以把上市公司私有化、業務重整後轉售為主打業務的私募投資家,正反其道而行。把自己的家當上市變現的先驅,正是近周本欄根據兩本獲加讚的自傳,自編自導的「雙龍會」主角之一的黑石集團(Blackstone),其在2007年夏天的弄潮之舉。

兩個維度的動力

上文説到黑石在1990年代以私募買斷型的買賣和房地産投資為主,踏入2000年初,增長動力來自外部和內部兩個維度。外部,黑石於1998年進軍英國,涉足歐洲。在美國2000年後的經濟衰退中,這個擴張意義重大。

內部的維度,是指2002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後,黑石內部的一個招聘和提拔,奠定了其作為可持續企業(活命)的基礎。當時的一個不太起眼的任命,以漢・占士(Hamilton James)擔任首席運營官。

其實,由創始人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帶領下的投資流程並非萬無一失──如果這意味着所有的投資都沒有損失和最後成為獨角獸。反覆咀嚼其自傳,只覺蘇的廚房似乎沒有什麼「秘方」,即使蘇多翻強調,逢周一那一直開到午間的早會,當中的辯論是如何的激烈,也無法推翻的這個印象,其實華爾街所有公司(實際上是全球大多數投資公司)都是這樣開會的!

所以,占士的上位也許才是真正的神來之筆,因為他在人事管理、梳理系統、風險防範方面的確是號人物。黑石的資產管理規模在2002年至2007年的上升期顯著上升,又在2007-8年金融海嘯期間達到穩定水平。

2007年的幾個因素的結合,為黑石在危機後那令人拍案驚奇的崛起而鋪路。由於該公司比其他私募基金更多的接觸到效率奇低的商用房產,尤其蘇氏帶團投資了全美寫字樓最大業主EOP,僅兩個月就脫手,吐現300億美元(!)的現金,是時剛踏入耳順之年的蘇,聽到的應該是海嘯洶湧的波濤聲。

同年,花旗的銀行家成功説服黑石「擺自己上台」,上市集資,於是許多秘密的準備工作就由占士以代號”Puma”暗中推進。

北水東風的西漸

此時另一個巧合橫空出世。事緣蘇於2007年初剛聘請了花旗的前要員、香港政府財政司前司長梁錦松,凖備要到大中華「花錢做大買賣」,未想到在簽支票之前卻飛來了一筆東風北水。適逢上市已準備就緒,通過梁,一晚蘇在家收看深夜電視節目時,接到了來自北京的一個電話,原來是關於一家剛剛成立但握有2000億美元的主權基金。據其自傳,從梁第一次通報後的短短幾天,北京就批准了該新基金對黑石上市的破格投資,佔比約10%。

這筆投資,為黑石在07年6月的IPO打了個強心針,基金從IPO中總共籌集70億美元(包括中投的30億)。上市不消兩個月,海嘯就淹來,蘇氏的老東家雷曼兄弟在沒有北水東風下馬上沒頂,反而黑石卻在驚濤駭浪裏,乘風破浪,逐浪弄潮。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艾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