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14年10月22日,灼見名家傳媒舉辦香港十大校長教育論壇暨開幕典禮,邀請香港10家大專院校的校長共聚一堂,探討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議題。以下為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在論壇上的發言摘要:
如何保持香港高教的國際競爭力,這是大題目,一定掛一漏萬,我只談我認為值得注意的兩個方面。第一,學術及科學研究;第二,本科學生的教育和成長。
香港自90年代初創立研究資助局至今,25年來院校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方面有飛躍發展,各院校積累了相當雄厚的科研實力,每年培養了不少博士研究生。在排名上能夠有今日的成就,其中一個原因是本土科研做得不錯。但由於研究經費和收生直接掛鈎,院校招生不會再擴大,規模不會再有擴充,大學的研究經費亦不會再有大幅度提高,本港也沒有軍用和大企業的研發經費。因此,香港目前儘管在基礎科研上有優秀的表現,但展望將來,香港的學術及科研成就很難有飛躍式的進步,也很難維持未來在科研的國際優勢。
香港科學家應努力爭取加入國家隊
我認為有兩個途徑或許可以扭轉這個趨勢。第一,借助香港以外的力量。近年來中國內地科研進步快速,國家投資巨大(2014年R&D支出達1萬億),科技硬件設施及經費充裕,各類的大科學不斷發展,比如航天航空、海洋、軍工、新材料、超級計算等。香港科學家應努力爭取加入國家隊,與中國科研人員合作大型及超級科研項目,在世界上脫穎而出。我們不要計較項目是否由香港院校領銜,就算由內地院校牽頭也不要緊。通常我們只知道諾貝爾獎得主的名字,但很少人留意到所屬院校的名稱。雖然目前已有不少香港學者參加內地科研項目,不過數量仍然很零星,同時缺乏一個良好的體制,並且沒有機制去鼓勵及配合這方面的合作。我認為擴大與內地領先及大型科研機構的實質性合作,是未來香港科研走向世界級水平的出路。第二,香港院校科研應配合特區政府發展創新及科技的新政策。目前本地院校科研主要集中於基礎研究,以發表學術性論文為主,我認為未來我們應該關注科研對社會、經濟、民生、國家或者地區進步的作用。本年度諾貝爾化學及物理獎都是應用科學,香港院校也可以考慮應否在政策及體制上向應用性研發項目傾斜,鼓勵校內科研人員多花精力從事研究及開發工作。同時,校內應該設立獎勵機制,鼓勵他們多從事研究及開發工作,配合香港政府未來科研政策;部分院校做好研究院開發。過去香港曾經錯失兩次發展科技的黃金機會,最近政府重提,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機會。
培養學生成為良好公民
對於本科生教育,香港的傳統從來都是給予大量空間讓學生自由成長,老師除了在學術及專業訓練予以啟導之外,在學生的品格培養及成長方面卻很少介入。在30年前的精英教育年代,這種模式沒有什麼問題,甚至行之有效,但當入學率由幾個百分點增加至50、 60%時,對本科生在教育及成長方面的輔助工作,或許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目前本地本科生的素質光譜很寬,優秀的學生仍然非常卓越,但在光譜另一端的同學,恐怕我們要想出更有效、更實際的方法予以幫助。香港學生普遍比較內向型(inward looking),知識面亦較窄。院校現在流行說國際化,有人認為國際化就是多引進外來學生、外來老師。但我認為國際化的精粹在於創造條件、制訂辦法協助香港學生擴闊國際視野,培養對世界不同民族的言語、文化、藝術的認知及興趣。當然亦都要創造條件,使學生多認識自己的國家,了解自己的文化及歷史承傳。我們要培養學生成為良好公民,要使他們認識我們的社會是國家的一個組成部份,青年人對社會及國家要有的認同及承擔感。對教育工作成效的最終審視,是大學究竟有沒有培養出一代又一代能夠參與社會發展及推動社會進步的生力軍。
以上是我兩點關於如何保持香港院校國際競爭優勢的看法。第一是關於學術及科學研究;第二是關於本科學生的教育及成長。請批評指正。
答問環節
問:在國際化的前提之下,中國文化是否正走向衰亡?
答:中華文化是不會消亡的。從歷史來看,許多比中國文化早的文明已經不見了,但中國文化仍然存在。雖然現在很重視全球化、國際化,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是很有現代意義的,對處事做人很有借鑒意義。但問題是我們如何把它教給下一代人。中國文化的偉大在於,即使現在拿出一本唐詩或《論語》,你都能看得明白。那都是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人寫的,這說明你可以和古人溝通,這只存在於中國文化,是很難得的。所以我覺得無論全球化的衝擊多大,中國文化不但不會消亡,反而會繼續發展,但前提是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