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Jan 04 2025 04:41:4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香港離岸化

國際對以免稅、免外匯規管,乃至免金融監督的離岸金融中心發展已多加抑制,香港作為中國的離岸金融中心應有一定的積極功能,但中央政府要嚴加追蹤監管,稍一放鬆,便會出大問題。

中央政府近來的政策,似乎都朝着香港作為離岸金融中心的方向發展,如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香港與內地的理財通等,對香港的金融有所促進,對企業有利,但因此而造就的就業機會不多,也未必是港人可出任。

更重要的是,中央發展香港為離岸金融中心,主要是適應香港現有企業的利益,卻未必可以擴大香港金融體系的發展空間,引進新的企業和行業發展。

離岸人幣服務  發展未如理想

香港早已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但表現出來的是人民幣的存款規模,主要是港人追逐人民幣存款的安全性和較高的利息,存款並沒有造就人民幣債券等金融產品和服務發展,且人民幣的存款近來亦有所減少。離岸匯率成金融投機的對象,整體還未成為較為完整的人民幣金融體系。

就算是中央推行一帶一路政策,與多國實行本幣結算,香港亦未借機會發展人民幣的金融業務。此所以橫琴方案亦企圖在澳門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表面上是補充香港,實際是分流香港,迫使香港認真開拓。

理財中心,香港早已建立,不過不少內地資金流入屬非法。即使保險業,香港已絕對依靠內地保單,卻不符內地外匯制度。從香港流入內地的資金亦慣常是熱錢,不會長期停留內地發展。兩地理財通便衝擊內地的外匯管理制度,在當前國際金融波動之際作此之圖,風險極大。

中央政府的新措施也還是試驗為主,仍然有嚴格的監管。理財通與股票、債券通都朝中國全面開放金融方向發展,或許還屬有限度的試驗性質,可遭遇國際金融大震盪時,政策必然收緊。

國際形勢變幻  難以穩定增長

而監管的制度在香港亦有加強的需要。中央政府謹慎,國際形勢變幻,香港依靠這樣的離岸金融中心可有所得益,卻是企業的少數,也未必可以穩定增長。

國際對以免稅、免外匯規管,乃至免金融監督的離岸金融中心發展已多加抑制,現時只存紐約與倫敦兩系的海外離岸金融中心,各國政府均加以針對。香港作為中國的離岸金融中心應有一定的積極功能,但中央政府要嚴加追蹤監管,稍一放鬆,便會出大問題。

對香港而言,這樣的發展不足以支撐整體發展,更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若政府補救不足,社會會不穩。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應更從金融化以外,思考香港的未來發展,可能更佳的是從金融數碼化和數碼人民幣與港元入手。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