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

若不打仗,沒有金融危機,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會繼續高速增長,超越香港。

香港正失去第一榮銜

香港還是要不停地說自己是世界第一。但現實的情況卻是,香港正在不停地失去以往的世界第一榮銜。世界第一是競爭比較的結果,不可凍結僵化或世襲。香港過去爭取的多個世界第一殊榮,是人民刻苦努力、戰勝劣境攀上高峰的成果。但一山還有一山高,並沒有絕頂,也不是登了高峰後,便可把其他競爭者趕走,再無競爭壓力。事實上,長江後浪推前浪。中國傳統智慧說,家無三代富,在國際經濟社會技術急劇變化、競爭惡化的環境下,能守着20、30年的財富已經很難。無論是個人、企業或國家,可暴富也可暴貧。就連美國,人民的平均收入自60年代至今都在減少。世界第一猶是如此,小型經濟如香港怎可以安在家中,不作努力還想長保富貴繁榮呢?

香港的所謂世界第一──貨櫃海運的榮銜已失去了,空運只有貨運不錯,客運也比不上了。空運方面還想寄望第三條跑道,不但要面對廣州和深圳會有的八條跑道,還有廣深的第二機場競爭。以香港工程拖拉、成本超高的建設,憑甚麼可在十年內保得住空運的世界第一?特別是貨源在外,也不可能靠香港傳統的歐美日航線吧。

不論是經濟總額、出口總額和科研水平,香港都遠遠落在珠三角之後。反之,香港樓價可能第一,若爆發金融危機,則可能變成負資產第一。而自由度第一,市民卻不快樂,社會經濟不發展,這樣的第一不過是美國右翼組織糊弄香港的慣技。

珠三角高速發展

在一次演講時,我答客問,指出若不打仗,沒有金融危機,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會繼續高速增長,超越香港。一是增長速度會由當前的百分之八提升至百分之十;二是珠三角和廣東省的製造業轉型升級為高速增長奠下了堅實基礎。而一帶一路建設亦會帶來比過往歐美國家低收入階層更大的需求,例如巴基斯坦近二億人口進入電氣化階段時,對珠三角的家用電器等需求將會極其龐大,遠比美國二億中下階層已飽和的有關需求為大。巴基斯坦以外,西亞各國、東南歐、俄羅斯及其前屬國、十多億人口的非洲、數億人口的東南亞乃至印度,只要不打仗、沒有金融危機,中國帶動資金往這些國家投入,在和平環境中發展,正好給中國的世界工廠提供前所未有的市場。

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不學英美為了企業暴利,把生產力轉移外國,導致本國非工業化;不走1%人口剝削99%人口利益的金融化道路,而是把財富留在實質經濟,包括中國及中國以外,提升技術與社會生活水平,使大多數人得益,更使世界的財富可以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不走香港金融房地產和非工業化的道路,或許沒有香港的高樓價,卻是不停地建設以增強當地的競爭力,平民老百姓實質的收入與生活水平已趕上香港,今後仍有大增長的餘地。今天美國要打仗,要帶動金融危機,能成功嗎?若不能成功,珠江三角洲的發展必然超越過往的輝煌。

原刊於《東方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