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經濟與社會恢復,或重新出發,決定因素是什麼時候可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達到確診者「清零」的標準。這應該是社會的共識。《施政報告》說要走出疫境,這是當前政府第一要務,但是怎樣走出呢?
《施政報告》說特區政府一直嚴陣以待,不敢鬆懈,抗疫工作也一直保持高透明度,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特首林鄭月娥親自領導與指揮,因應不斷變化的情況而適時調整措施,多管齊下遏止疫情。《施政報告》沒有用慣常的張弛有道的說法,但強調防疫工作殊不容易。
這都是特區政府的自我表揚,卻沒有一句提及今年以來疫情幾經波折,當前更面對可能失控的風險。
香港防疫治疫表現並不惡劣,勝過歐美印度,勝過新加坡,差可與日本、南韓比較。然而,香港人口較少,看起來的確診和病亡人數較少,但實際比例不低。可是,當香港與澳門和內地比較,防疫治疫的能力與表現都相差頗遠。《施政報告》是否應該作出報告,把疫情變化和政府應對之策清楚羅列,並將之與內地及澳門乃至台灣比較,以此作出反省和檢討,並據此提出改善和應對當前新一波疫情爆發之策?這可能更顯示出港府防治疫病的能力、決心,也可以令社會信服政府的防治施政。現在,《施政報告》只是自讚,說現有成果得來殊不容易,會否是典型的官僚口脗、官僚心態?
《施政報告》承認新冠肺炎疫情將反覆持續一段時間,故此要時刻為下一波疫情做好準備。怎樣準備?最有效的方法是全民檢測,以及嚴格控制社會的社交接觸。但如上次中央政府支援的「願檢盡檢」社區檢測,《施政報告》還猶豫不決,只說 「或再次推行」,或許特區政府着意市民(哪些市民?)的支持與配合,寧願不顧疫情失控對弱勢社群的無情打擊。國內外的例子已經清楚告訴特區政府,這也是科學,不過不是香港專家、特區政府和林鄭月娥所願意接受的科學。
當前疫情正在加劇,而且外來輸入的風險也正在大增,內地已有多例進口急凍食品包裝帶病毒傳染。香港進口急凍食品尤多,也多從高風險的歐美地區而來。疫情已在社區散播,不少是無源頭的,若加上輸入風險,形勢並不樂觀。而香港經濟民生受損嚴重,不能再讓疫情拖延下去。急迫清零是市民生命、社會民生的大事,不管特區政府官員怎樣自我感覺良好,也應放下身段來應急,首要是定出清零的目標和時間表。有了目標,官員也不會疏忽散漫、自吹自擂。有了目標,社會更可監督。
盡快清零,社會經濟便可恢復正常
政府辦事應有輕重緩急的次序,特別是在緊急時刻更要分出政策的先後取捨。否則事倍功半,甚且面對危機,不能應對。所有拖延馬虎的藉口,都構成故意的破壞和失職塞責的證據,好讓社會在政治上秋後算帳。
香港當前最大的事是防疫治疫。疫情不能克服的話,其他政策都受影響,更會引發社會經濟的大危機,不僅人命傷亡而已。政府的所有政策都應以此為目標,資源人力都要集中於此,不能分散。
政府的防疫治疫政策要有具體目標與時間表,要在若干日內(與流行病學的理念相同,是14天以至28天)本地感染病例「清零」。在這個目標時間表底下,制訂有效的實施舉措。要緊急法例規定的,便緊急立法或刊憲實行。具體有效措施,如全民強制檢測便安排實行。政府要以危機來處理,撇除公關考慮和各方討好的政治顧慮。
政府說依從科學,便要依內地成功防疫治疫的科學經驗修改香港現時不足的政策、措施。本地力量不足則再求中央和廣東省支援,政府應是採殲滅戰的處理危機方法,而不是過於照顧官僚主義與既得利益而怠慢行事。定了清零的時間表,社會便應追究官員:不完成目標便應引咎下台,不能再像現在那樣厚顏無恥推卸責任。
防疫治疫是近月以至一年以內的頭等大事,能盡快清零,社會經濟便可恢復正常,公帑不會白消耗,社會民生與經濟不會重重的被損害,影響深遠。香港到今天再無任何藉口抗拒防疫治疫的緊急措施。
而在一年以外的時間,香港的頭等大事便是房屋問題,牽涉千家萬戶,左右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和社會安定。
特區政府在林鄭月娥治下,土地與房屋的建設都愈來愈落後於社會經濟需求。尤其是中下階層輪候入住公屋者受影響更大。從根本上不加快土地和房屋建設,一切過渡措施作用不大。
政府《施政報告》還在宣傳「明日大嶼」,而不着力全力把現有的土地、現有的建屋計劃加快,是本末倒置。在增建房屋步伐放慢,實際便是以政府政策來維護房價,維護地產勢力的利益,損害香港的現在與將來。
房屋建設是兩三年的大事,若現時不開始解決,待新冠肺炎疫情過後,香港的社會經濟仍然受困。公屋建設,土地開發使用,都應該定下目標和時間表,集中資源完成,也同樣完成不了目標,負責官員便應被追究責任。
特區政府做事拖拉、鬆懈,已逐步變成香港發展的阻礙力量。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