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政府推廣「共享體育設施」概念,本學期推行「開放學校設施推廣體育發展計劃」,至今有超過130間公營學校參加。以上消息令我閱後十分高興。
政策問題議而不決
筆者在2015年3月23日在本網站刊登〈把資源共享概念付諸實踐〉一文,提議中小學與地區共用資源,文中有多項建議,其中一項是「把中小學的圖書館及體育場館,在課後開放予公眾,共用資源,可達互利目的。」我續說:「一個社區、一些教育體系,在設計及建立時,多考慮持續發展,及資源共用,十分重要。」文中我的其他建議有:
- 新建小學校舍設計,以適合小學暨幼稚園共用為原則;
- 空置的小學校舍盡量改建為幼稚園地區資源中心,並附設一所幼稚園;
- 辦理職訓的專業進修學院及職業訓練局應大力為中學生提供應用學習訓練;
- 新建中學校舍時,亦考慮此等校舍可轉型為中小學共用的可能性。
到今天,我仍然認為以上建議極具參考價值,盼望政府考慮,社會上有心人予以推動。
我經常懷疑香港是否極缺乏城巿設計及人口政策的決策人材及研究計劃?舉一個例,我們經常聽見有人大呼某些工種的勞工短缺(這可能是事實)。解決方法是輸入外地勞工。建議一出,立刻有工友飛奔出來大聲喝止說會影響就業、生計及薪酬結構,最後無疾而終。基本上,這是一個勞動人口結構及人口政策的問題,牽連甚廣,其實我心想,一旦大量輸入外勞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今天極為頭痛的住屋、交通、醫療負荷等問題,豈不又要「百上加斤」?所有問題為什麼議而不決?缺乏長遠規劃或許就是原因。當大家都在研究2050年,起碼是2030年的規劃時,我們做什麼?
教育缺乏長遠規劃
說回教育吧,每當適齡學生人口升升降降,教育界便會鬧得熱烘烘。今天擴班,明天縮班,中小學老師今天缺這,明天缺那,這其實也是一個微觀的規劃失效。
記得我在1968年進入柏立基教育學院就讀,當年進入二年全日制課程,在那時,一年全日制畢業的,只可在小學任教。而二年全日制畢業的,可以在小學及初中任教。我的初中選科是綜合科學,即是說我可以在初中教這一科,那些年中學班級編制是這樣:(我求職時背熟了),「8883322」,初中三級,每級八班,中四、五,每級三班,預科每級兩班。由於學生人口的分布不是後來的平衡班,教育署預計需要大量的初中老師,教育學院的編制便作出調適,而當時興建的小學校舍,部份以中學規模去設計,目的是可以在適齡人口發生變化時修建為初中校舍。
在當時,我其實相當佩服這種可以轉型的設計:準教師有轉型的準備,新校舍也有轉型的裝備,反而多年後的今天,中小學的老師用着相同學歷及訓練入職,卻不大看見中小學的老師可以互調。
多年前我擔任一所一條龍中小學的校董,一條龍中小學的設計原意是推行12年一貫制。讓教學設計可以把中小學的學制打通。可笑的是,在管理上卻一定要由兩個校董會分而治之。大部分的校董就算兼任中小學的校董,也要分兩次開校董會,我本來建議一條龍學校,小學老師可以在中一、二隨班升上中學,或者部份中學老師可以調去小學任教,但因職級、薪酬……種種問題,關卡重重,一直行不通,直至我離開了校董會,也不了了之。最近我聽聞很多國際學校的中小學,任職老師可以互調,互相了解課程及教學與銜接。這不值得我們再深思?若中小學的老師可以互通,便不會再深受生源升降的影響了,一條龍中小學或同一辦學團體的中小學,不可以試行先導計劃?探討及解決這個問題?
我認為本港在宏觀的城巿設計及人口政策,需要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而在教育範疇,不論校舍設計、中小學老師的職級架構、人才互補,亦需要新思維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