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暴徒甚至背後的支持者,一直很喜歡將烏克蘭和香港比較,說香港是嘗試模仿烏克蘭2013-14那次運動,他們整天稱之為革命,其實那一次的結果,根本沒有產生任何政治體系的改變,選舉制度、政府架構,全部都沒有改變。
那位被趕走的貪污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是民選的,他曾經被選為總理五年,後來又被選為總統,在五年任期中的第四年,發生這次運動,因為他拒絕烏克蘭和歐盟簽署更多合作計劃。其實亞努科維奇出走之前,經由波蘭協調,已經和反對黨簽好了協議。可能他覺得意興闌珊,已經再沒有貪污的機會,所以出逃莫斯科。這次運動只是趕走了一名貪污的總統,後來再選舉,卻選了一位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五年下來,他們又認為他打擊貪污未盡全力。其實因為架構裏仍然存有太多利益集團,貪污現象難以短期之內清除,所以五年之後,再選出一位在電視片集中飾演一位像包青天一樣的清廉總統的諧星。可惜這位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一心以為靠攏美國,可以得到軍事援助,和俄羅斯裔聚居的東烏克蘭打內戰,卻淪為美國政客的奴隸,拜登和特朗普排隊打電話給澤連斯基指令他為自己競選效力。答應好了的軍事援助卻影子也見不到!
如果香港的民運分子,整天說希望像烏克蘭一樣,希望他們看多些新聞,知道事件的來龍去脈,才說出這樣無知的期望!看看烏克蘭的例子便知道,烏克蘭南面和東面都有很大多數的俄裔居民,他們根本和首都基輔(Kiev)居民沒有認同感,因為歷史上基輔王國在中古時代一向強大,亦以此為傲,而且版圖廣闊,但是烏克蘭北面和波蘭比較接近,南面和東面一向都是俄羅斯裔人聚居,因為多年來羅斯帝國和蘇聯一直控制烏克蘭,所以大量移民。所以這些非基輔地區的居民,根本不承認這次運動,而且覺得很多餘。
打內戰是最壞的選擇
2013-14運動之後,烏克蘭一直靠攏西方,於是內戰展開,東烏克蘭嘗試獨立,指稱那次運動是一次非法政變,內戰五年,已有萬多人死亡,經濟已經瀕臨崩潰的烏克蘭,已經不能夠支付內戰的大量金錢消耗。
和烏克蘭人民傾談,南面黑海海港敖德薩(Odessa)的居民,怨聲載道,因為遊客數目大減,他們的經濟一落千丈,都埋怨那次運動,一事無成!不論烏克蘭哪一部分的居民,對於內戰已非常厭倦,渴望的經濟起飛卻沒有實現。沒有那次運動其實也可以把貪污的亞努科維奇踢走,那次運動死了近200人,經濟一蹶不振,和俄羅斯反面,要經歷昂貴天然氣的打擊。選出來的澤連斯基已經決定和俄羅斯修好,停止內戰。
事實證明最好的生存優勢,是和最接近的經濟大國保持良好關係,打內戰絕對是一個最壞的選擇,很多國家寧願接受一些僵着的情況也不再想打內戰,便是這個原因。一些煽情又狹窄思想的地方主義,只會令經濟衰退,整天在仇恨中、紛爭中造成的破壞,根本就是自殺式的自毀行動。只有自私而其實只為爭奪權力的人,才會利用這種挑撥仇恨的手法,製造混亂,結果會是一事無成!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