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高人指出後現代社會是什麼都確定不了,於是出現了「黑天鵝」、「灰犀牛」;另一句老師愛用的說話「逆水行舟」也可用在社會發展上,但除了逆順,更多時有的是側流、橫流或覆舟。
筆者服務教育界逾30載,但不曾在港接受過基礎教育,當年赴港前一直認為香港教育比較好,用較時髦的講法就是「對香港教育優勢的嚮往」;當然那一丁點的了解都是老師在課堂灌輸的。
記憶中的香港教育優勢
無可否認港英管治下的香港社會是富裕的,因國際連繫強勁,工商業發達;香港推動的英語學習氣氛幾乎穩坐華南、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的首席。因與海外聯繫緊密,在未有互聯網出現的當時,香港對世界潮流的觸覺也佔先機。當年港府政策重經濟、輕政治,減少社會內耗,社會集中創富向前。
投射到中小學課程上就見香港教育的強項,英語學習幾乎是地區之冠,大部分學校奉行英語教學、使用英國課程和課本。往往有開風氣之先實行教育新措施,除海外支援外亦有本地大專學者加持帶領。重工商的副作用是令商業教育先進,加上傳統華人在數理學習上的表現,故教育成效穩守前茅。另一方面,當年南來頂尖學人駐留在港協辦大專,故上世紀中香港大專教育曾一度大放異彩。
數十年後的今天,香港教育曾擁有的優勢能保有嗎?全球重視教育發展,內地教育在創新範疇更是飛躍飊升,香港教育還跟得上嗎?
語文教學政策失焦
兩文三語的能力是港人教育的願景,任誰都希望辦好語文教學令特區雙語人材輩出。可是香港社會母語是港式粵語,亦沒有英語語境支援學生講好英語。針對普通話學習,最新祭出的旗幟是「普教中」,針對後者則是耗用大量教育資源的「外籍英語教師」計劃。
兩個計劃都不是新的,實行多年成效如何也是有目共睹。簡言之,見不到成效。主因是未有顧及現實,特區市民未必是全員皆有能力操控3種語言!事實上令學生有興趣去學習多一種語言,比起規範他們坐在課室內依從統一課程去修習,可能更為緊要。在硬性規定之下更可能扼殺了青少年返校學習的意願;這與上世紀強推文法中學課程的做法相似,結果令技工人才凋零,甚至延伸至今在推行STEM教育時呈現短板!這方面的失焦足以毀掉享譽半世紀的優勢。
國情教育鐘擺的模糊化效應
不能否認港英政府一直在推行殖民地教育,回歸後原應立刻糾正國情教育的缺失。可惜未有及早循序漸進地加以矯正,目前政策更似鐘擺把國情教育規劃推向另一極端。當每人每日口不離愛國、但事實效果未見良好,這樣的話與內地城市的教育相比,香港教育又有何特色?
國情教育設計是當務之急,宜以達到實效這個結果為目標,設計出符合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國情教育。否則光喊口號、未見實效,只會帶來反面效果,變成把教育推向重政治、輕現實的境地。那麼以前的另一優勢也堪虞。
善用機遇重建優勢
世界一直在向前進發,為了建立更多的優勢,主其政者必須善用機遇,把香港教育重塑成別具特色、擁有更多優勢的系統。生源問題在之前多年已有很多探討,其實那是個建構優質教育的機遇。
中美貿易戰是一面照妖鏡,令我們見到中英兼善的必要性,奈何未見到有遠見的新策略。至於國家大策略之一:大灣區,「香港如何融入大灣區」不只是賺錢的考慮,基礎教育也可搭其順風車吧。
除了不少學者都提過,結合創科發展的教育設計外,配合上述生源危機帶來的思考也是可行。包裝好香港原有的和新創建的優勢,吸納適齡學童前來寄宿學習;一如本地中產將子女送往英美那般又有何不妥?甚至促生了一系列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