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治推進與政黨合作

——正視關鍵小黨的價值

我們必須盡量認真思考聯合執政的可能空間,其中相對多數和關鍵少數的共融共治觀念,可以提供探討此一話題的切入點。換言之,相對大黨不能以政治優勢自居,畢竟需要聯合其他政黨,才可取得較廣泛的民間支持;小黨亦不以自身力弱,放棄參與政治的母體,循共議途徑最終仍可逐步實現政黨的影響力。

百人一匯的聲音和信念

由百多學者及專業人士組成的百人一匯,在3月5日下午與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見面,旋即召開記者招待會闡釋成立的意義。過去一周,會中同仁開始與各個媒體接觸,冀社會重視我們的聲音。今後在政制推進的各項環節,衍而為文,建構對話平台,更是諸位成員的共同任務。從言論到觀點整理,雖然是學術界的素常訓練,但化作社會普遍理解的一種語言,仍須要在政治學理之間深入淺出,對時下部分政治誤解力圖糾謬,以正大眾視聽。本會深信,通過客觀而善意討論,取得社會沉默大多數的認同,是解决目前政改處於膠着狀態的良法,也是重新建立彼此互信與民主願景的唯一出路。

顧及沉默大多數的選舉意願

筆者作為長期研究中港歷史和國際時事的一員,特別關注於社會內部日形激化的二分對立局面,建制派和泛民派展開激烈角力以來,不少本來應該為理性討論政治議題,日漸演變成黨派人格的非理性抨擊。當中的激進者,更往往將中央政策→政府政策→建制派政策,視作龐大的縱式權力關係,故意把中港各種本來各種經過協商,合情合理的決議都加以否定,進行邊緣化、妖魔化的政治渲染。
這種處於選舉劣勢下而產生的選前戰略,或可視為增加選舉同情的籌碼,卻無法扭轉大黨與小黨的票源控制現實。尤有甚者,政黨作為參與政策制定的一分子,而且代表普遍市民意願的主導角色漸為模糊,言論究竟是為大眾市民福祉而發聲,抑或謀求政黨自身利益,逐漸失去問責的對象。
兩者若繼續爭持不下,料無真正的贏家,一方極力展示選舉資源優勢,另一方以不合作態度回應,雙方反而容易失去了清白的政治場景,將離主流民意愈來愈遠。據本地民調顯示,傾於同情政府施政或民間抗爭立場的,各有支持擁躉,卻不足以勝券在握,大約四成的中立人士才是兩者分判高下的關鍵。要取得上述四成的票倉,大黨與小黨均須正面審視未來選舉的部署,不能忽略擬定政綱的合理性和各黨派合作的空間,這是香港政黨發展到現階段的真實生態。

符合政黨現實與國際格局下的關鍵少數觀念

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仍強調「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示人以法理治國,中央一國兩制的大方向未被動搖。佔中運動告一段落,不少人仍然批評人大8.31決定是「落閘」,忽略了它內裏豐富的意涵,存在很多合作空間,充分審視香港民主的發展現實,也兼顧國際政治氛圍下,大黨與小黨政治格局。
在目前的西方國家當中,由單一大黨組成多數議席政府並不多見,反而由於處於輕微過半數、或離半數不太遠的情況相對普遍,往往傾向尋求政黨與政黨之間的協調,以獲取民意支持,方便施政。例如日本自民、民主黨派以外的公明黨,美國共和、民主黨派以外的茶黨,這些選票較少的黨派,都可以發揮關鍵小黨的角色。英國在工黨、保守黨派以外的小黨形態更為明顯,另有十多個小黨,最終均能通過聯合政府方式參與行政管治。8.31方案的精神,在於二至三名候選人需要提名委員會過半數支持,便可作一人一票普選。值得注意之處是箇中的「過半數」,而不是最高票的兩、三人才可出線。
由於提委會接受較多候選人參與初選(例如有提議100提委提名即可參選),在足夠透明度可讓市民關注不同的政綱內容。在較多參選人的情況下,若要取得過半數支持,便必須在每輪投票中爭取政治合作者,盡量磨合政綱。觀乎過往的選舉經驗,民主黨獲得的支持介乎2、300票,假若最後晉身選舉為三人,在1,200人的選委會門檻下,極可能出現6:4:2、5:4:3之類局面。為了統合競選力量,相對強勢的黨派仍需尋求與小黨協調,以優化共同接受的政綱。於是小黨也會成為拉攏的關鍵小黨,其票數最終投向哪方,將決定該方具較普遍的民意代表性。
佔中以來,部分香港市民對人大決議看法負面,每將中央政府落實香港普選的善意舉動抹殺,忽略未來各黨派聯合執政的潛在機會,不加思考當中可供政黨相互磨合、協調的對話空間。事實上,由提名方法、入選人數,以至政綱比較等方方面面,中央政府均經過深思熟慮,容許在各輪選戰中加以優化,凡此值得我們多所正視的。

正本清源:泛民派政治邏輯的再商榷

泛民雖然揭櫫民主旗幟,唯於執行民意方面缺欠公信,某程度上陷於歪曲民意。例如近日泛民共27位議員聯署,聲言8.31違反《基本法》,並綑綁投票否決8.31框架下的政改方案。此一做法,無疑比去年泛民反對無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更為決絶,自斷對話大門。蓋綑綁不接受決議的形式,尚可耐心解釋以達至共同理解,但綑綁否決立法會未出現的政改議案,無疑徹底否定對話的大前提。試問議案還未出現,大部分港人並未表態,泛民派何以能夠代表大眾説不呢?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飛取消來港,泛民徹底否定上述決議,彼此溝通中斷,凡此皆非大多數市民樂見。
解決當下矛盾,我們必須盡量認真思考聯合執政的可能空間,其中相對多數和關鍵少數的共融共治觀念,可以提供探討此一話題的切入點。換言之,相對大黨不能以政治優勢自居,畢竟需要聯合其他政黨,才可取得較廣泛的民間支持;小黨亦不以自身力弱,放棄參與政治的母體,循共議途徑最終仍可逐步實現政黨的影響力。
在近年西方民主政治的博弈過程中,已鮮見一黨穩操勝券的場面,反而埋身肉搏,結果產生你中有我的政治協商較為普遍。建制與泛民的長期對壘,仍處於漫無目標的對喊,消耗大量的言論精力在無關痛癢的取態問題上。隨着政改方案建議進入倒數階段,各黨派應朝向關乎政制內容的良性討論,各種「大不了一拍兩散」,「袋住先等於袋一世」的晦氣話,只會加深積怨。換言之,雙方宜開始進入選舉場景的推演,各自建立具選舉競爭力的策略,從而在各種合縱連橫的可能性中,發揮黨派的影響力。以現實主義政治觀之,任何苦於現在票源不足,卻奢望藉不合作態度取得更大的控制權力,可以漠視他黨見解的,都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任何黨派均可成為普選中的關鍵黨派,通過政黨間多輪協調,執政意見分歧得以逐步收窄,既有助拉近建制與泛民的兩極化,同時利於發掘處於中和立場的百分之四十大多數。各政黨進入選舉特首的拉票狀態,一切政綱必然指向有益互動,每張選票皆為不能失掉的一票,是否「白票守尾門」已非重要關節所在。

建立各方對話平台 打破舊式思維

本文只以關鍵黨派舉一反三,稍析2017行政長官普選精神,將此概念推而廣之,以優化2020立法會選舉,同樣足以形成廣泛的民意基礎。例如執政團隊內閣成員必須多元化,吸納有公信社會人士入行政會議及政策局長,是關鍵少數共融政治的有效工具,當權建制固然須要考慮如何發揮此策略,有志公共服務的各界專業,亦宜打破舊式思維,積極爭取出任公職,不以此為靠攏之恥。好像張炳良、林煥光等已經實踐着政治參與,其經驗值得大家借鑒。過去,中央對香港的常態政治充分理解,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和2020年立法會選舉的普選方案,在《基本法》下奠定普選原則,其善意毋容否定。經歷國際政治動盪,中國面對周邊的嚴峻挑戰,加緊宣示國家主權,防範內部分裂危機,各種因應不測變數而重提的國家觀念,港人當以一種平常心看待,無須作過度的政治聯想。
百人一匯以社會專業中層為發動基礎,以廣大市民選舉意願為依歸,開放胸懷,廣納百川,建立各方對話平台。我們深信只要得到各界認同,和衷共濟,香港社會內部自然趨於堅實。至於極度偏激的城邦論,所謂精英中産和平民下層撕裂的一切偽命題,也會隨政制改革逐步實踐而不攻自破。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