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印象:近代南來文人安身立言之所

香港開埠以來相對穏定的政局,成為中國文化人可以安身立言之地。國家與此块殖民地遙遙相隔,兩地的人文活動卻未嘗斷絕,在他們的字裏行間,往往留下深刻的香港印象,並時刻關注於國家民族的危機。
封面圖片:孫中山(前排右)與港府輔政司施勳(前排左)、何啓(後立左一)等於督憲府前留影(作者提供)
 
「南來文人」是一個從香港地緣出發,追溯知識人自身民族文化淵源的複合名詞。其群體的身份定義寬廣,活動性質多元,向為學術界討論百年中港關係時必定觸及的課題。例如盧瑋鑾教授的《香港文學散步》,便特别挑選了五位在香港留下足跡的文人:蔡元培、魯迅、許地山、戴望舒、蕭紅,以及四個重要地標:孔聖堂、學士台、六國飯店、達德學院,用以串聯一系列的香港文學印象。
 
考究當中的詞意,當包含地域及國族的自我認知,其一是大眾認識此一群體經跨了自北面中國遷轉至南面香港的活動轉遷;其二,社會普遍認同活動者承載著中華國粹,在港期間直接或間接播下文化種子。符合此兩種特徵的人,固不止於文學界別,他們大多孕育在動盪的晚清至近代中國社會,因應香港開埠以來相對穏定的政局,成為中國文化人可以安身立言之地。在行政領域上,國家與此块殖民地遙遙相隔,兩地的人文活動卻未嘗斷絕,在他們的字裏行間,往往留下深刻的香港印象,並時刻關注於國家民族的危機。
 
現在黃大仙廟內,仍存晚清遺老朱汝珍親筆對聯。
現在黃大仙廟內,仍存晚清遺老朱汝珍親筆對聯。

 

國族意識 文人憂國憂民

 
文人者也,嚴格而言,混合了傳統和現代的意涵,隨時代下移而存在各種身份詮釋。古代的文人,通稱那些接受過儒家經典教育,對孔孟仁義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等觀念,具根本認知識,願意以此作為終身抱負的士子。能夠步入仕途的科班子弟,可履行的責任的幅度愈大;不入仕宦階層,務能潔身自愛,通過鄉儒、士紳等名目,仍然可以垂範於世。也就是説,文人是維持國族有效運作的文化專業團隊,不因時間與地域的轉變而產生根本的質變。而且,箇中從道德教化發展至服務社禝的價值鎖鏈,在近代化的社會組織之內,派生多元的角色輔助。回顧十九世紀下半葉迄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在外力侵迫之下,政局風起雲湧,政權數度更迭。在這大時代的轉折期間,革命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言論愈形活躍,憂戚與共的國家和民族情懷,溢於各人的著述、日記、詩賦、報刊、書札當中,正好反映上述文人的特徵,是細察其心路歷程的最佳文本。
 
本書構成的概念,即從人文地域關懷的角度出發,探討晚清至近現代知識人的國族觀念。這種廣涉民族歷史和地緣文化的學理判斷,其產生的背景錯縱複雜,時間的跨度也較漫長。從文本研究來説,至少可發現自覺及不自覺的兩種意識。首先,民族情懷從來就是一種直觀的感情表現,面對家國戰亂,人民流離失所,文人容易藉文字流露出對亂象的感慨。惟此種發乎情的文筆抒洩,往往集中在描述時局的表象與個人的憂憤,對於何解造成此亂局,國家民族再興的機會若何,外國有何可資參考的良方,均有不少補白的餘地,凡此均促使知識分子逐漸投進更具意識的國族理論建構當中。觀察各個時期的文本,不乏國族意識相對鮮明的人士,基於各自教育、際遇與人脈交結的不同,思考國家和民族問題的方法途徑也不一樣。故此,本書以「南來文人」來總歸他們豐富的文化思潮,達至論述紊而不亂,仍帶來不少學理之便。
 

時遇不同 省察中國民族

 
本書分上、中、下三卷,各卷按時序鋪排,綜述了晩清至近現代文人及其相關社群,列舉他們南來以後產生的國族觀感。部分人在歷史之中享負盛名,部分人漸次在史册中寂寂無聞,把他們置於同一歷史場景之中,當可發現知識分子愛國之情,本來無貴賤之分,時遇不同而已。像王韜在太平天國失敗以後,自號「天南遁叟」,隠跡於香江,其所見所聞已入於一種自娛與記趣,見街道整潔、工商蓬勃,自然牽動著對中國混亂的反思,故創辦《循環日報》以啓導民智。至若康有為、梁啓超、孫中山,將畢生之力投放於改良或革命,無不從中國叢生的弊病出發,省察民族富強之道,他們在港抑或過港的一言一行,足以引導政治思潮,構成深遠的影響。
 
前排左起: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列「四大寇」合照
前排左起: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列「四大寇」合照
 
創辦新書院的沈燕謀(左一)、錢穆(左二)、唐君毅(右一)等人合照。
創辦新書院的沈燕謀(左一)、錢穆(左二)、唐君毅(右一)等人合照。

 

思想發源地 文人安身立言

 
知識人不以身處安逸為最終生活目的,此一社群在地的道德教化至為堅執,如城寨官員、晩清遺老、文學作家在香港一隅留下的翰墨可見,於移風易俗、振興教育、連繫志趣等方面貢獻巨大,他們保存了國家優良的文化傳統,令薪火得以相傳。類似的思想感染,由個人而眾人,最後結聚為該時代裏至具代表性的文化社群。例如民國以降的學海書樓、二、三十年代的清遊會、五、六十年代的新亞學人,均可體會時人對國族文化的同德同心。從陳樹仁、高劍父、高奇峰的嶺南畫派,到葉恭綽帶領廣東文人參與香港大學主辦的文物展覽及學術盛事,文人思想的發動微妙地由個體表達而衍生為群性活動,種種信念由此得以鞏固交流。
 
晚清探花陳伯陶為贊育醫院題字
晚清探花陳伯陶為贊育醫院題字
 
中國因素在近現代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人在港任何國族觀念的反響,源自於對祖國的多方觀感。此圖像猶如述月之陰晴圓缺,帶有濃厚的主觀判斷。思想趨於保守的文人,所述的國族關係或傾於同情國家優越一面,主調在瑕不掩瑜。相反而言,被視為進取一派的文人,則大力指陳國家的積弊,突顯改革有益於瀕危的國族處境。他們雜亂的心緒,無可避免經歷互相指摘的迷思階段,漸而產生涇渭分明的政黨治國立場。但從民族文化的高度考慮,無論郭沫若抑或陳寅恪,胡適還是魯迅,各人都在致力建立自己的國族文化觀,嘗試以學術手段,深入於整理國故、重塑中華的工程。
 

任重道遠 育中華民族情

 
本文以卷繫章,分篇析述,最後得以付梓成書,全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撥款支持下的研究計劃:「近代南來文人的香港印象與國族意識」Modern South-coming Intellectual’s Impression of Hong Kong and Their Nationalist Awareness (RGC Project R6171〔UGC/FDS16/H06/14〕),才得以系統完成。由於該款項的資助,本人在蒐集資料、印刷方面便利不淺,同時可按照計劃中的編書意向,把研究的課題命名此書。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為期兩年的研究藍圖進度十分理想,吾人先後聘請香港浸會大學碩士畢業的王金平先生和羅樂然先生,擔任推動整項計劃的研究助理。他們在繁重的教研時間以外,特别為此計劃付出了巨大心力,筆者必須在此致以衷心謝意,亦慶幸今後在香港史、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上,續有出色的後學接捧。香港三聯書店經理梁偉基博士、編輯顧瑜女士,教我將較嚴肅的學術研究回歸到中學生可親可讀的教科書種,佩服二人專業眼光之餘,更感文教出版事業任重道遠。研究計劃也說明出版以後,將把書本分發至香港各間中學裏,備作歷史教育的參考圖書。莘莘學子若能感受到上一輩護育中華民族文化的深情,才是本書成功關鍵之始。風雨念香江,但願此書面世,為人所識,為人所認同,則於願足矣!
 
圖片:作者提供

 

新書資料:
 
 
書名:近代南來文人的香港印象與國族意識
作者:趙雨樂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440854
 

趙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