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地方,有着乘勞斯萊斯的人,走進去向乘搭地鐵的人請教賺錢之道。」(Wall Street is the only place where people ride on rolls Royce to seek advice from people who take subways)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涅槃經》卷三十二,亦是廣為流傳的「瞎子摸象」故事的終極出處。
「華嚴最初三七日」的「不可能使命」……
未必有太多人知道的是,在佛祖釋迦牟尼那長達五十年的弘揚佛法的過程中,在不同時期,他是把着眼點放在不同地方。而對有關過程的了解,是對我們參透佛陀的心路歷程、佛學的本質等問題又可帶來不少啟示。從這角度看,古德(泛指古代已追尋不到名字的高憎)以下的偈,是值得深思。
華嚴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
法華涅槃共八載
基本上,以上的偈,是很言簡意賅地概括了佛祖50年弘揚佛法的6個不同階段,分別是:
1.華嚴經 (21日)
2.四阿含經 (12年)
3.方等經 (8年)
4.般若經 (22年)
5.法華經(8年)
6.涅槃經 (有不同說法,由一日一夜至3個月)
以筆者之見,要參透佛陀的心路歷程,是要首先了解《華嚴經》的本質。據記載,佛陀當年是抱着不成功不成仁的決心,誓要在菩提樹下,參透出人生宇宙的奧祕,後來經過七七四十九日的苦思,他終於悟道成佛。據記載,釋迦牟尼在悟道後,是甚為振奮,因此立即急不及待表達自己的領悟──這就是《華嚴經》的主要內容。據記載,佛陀當年是在他悟道的菩提樹下,用了三七廿一日,不斷闡述《華嚴經》,儘管當時聽道的人不少已是顯赫的有識之士,但可惜是無人能夠明白他在說些什麼!
據記載,這經驗是令佛陀深深感受到,凡人應該無從理解《華嚴經》,因為已悟道的他,是恍似已站在高聳入雲的山峯之頂,只是停留在地面上的凡人,是不會能看到他看到的事物。 因此,自此之後,佛陀是明白到,若他不想永遠都是停留在弧芳自賞的境地,他唯有改變策略,改為由低講起; 由淺入深,先是阿含、跟着是方等、再跟着是般若、法華,一層比一層深。因此,嚴格來說,釋迦牟尼所做的不是將佛教的教義傳播50年,而是用了50年時間,去逐步向凡人傳達解釋一個無比深奧和深不可測的意念,並令有關意念能在人間落地生根。從這角度看,佛陀所做的,是可以視為一「不可能的使命」(Mission Impossible)。
佛學和金融可以共通?
無論如何,《涅槃經》是有關佛陀弘揚佛法的事業中的最後一節。據記載,佛陀在涅槃前,已預先告知了弟子他快將涅槃,因此着他們要趕快問他們想要他解答的問題,因此涅槃經實在是佛陀最後的聖教。有關佛陀告知了弟子後到他真正涅槃的時間,有不同的說法,由一日一夜到3個月不等,但總之時間不長,這相信是凸顯出《涅槃經》及以上「瞎子摸象」故事的重要。
談了這麼多有關佛學和「瞎子摸象」,是想指出一點,我們其實是可以同樣角度理解何謂金融。相對而言,金融當然是遠不及佛學那麼博大精深,不過在不少層面上,它們兩者都有一定共通的地方。譬如佛家中「空」的概念,可能便是明白何謂金融的一大線索。另外,以上「瞎子摸象」的比喻,除了可以用來理解佛學外,其實同樣地也可用來理解何謂金融。
華爾街之本質的重要性
從某個角度看,上文提及的索羅斯和史韋德的觀點,是可以理解為金融世界這頭「大象」的不同部位,他們是各自根據了自己的經歷和體驗,道出了他們心目中金融是什麼。以筆者之見,史韋德的見解尤其值得重視,這除了因為巴菲特的推許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華爾街在現代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是比百多二佰年前大得多,因此要了解現化金融和經濟,我們是不是能忽略華爾街和華爾街文化的本質。
可以這樣說,在過去200年, 華爾街己從曼赫頓那在17世紀時由荷蘭人在圍牆旁劃出的小街 (這是Wall Street 名字的由來)發展成為了環球金融世界中一股擧足輕重的力量,其重要性和影響力,應是不比曾經雄霸環球金融業的商業銀行為低。從這個角度看,環球金融業在過去200年的兩大重要結構性發展,是華爾街的金融化,以及金融業的華爾街化。對香港的前途而言,這是一重要的問題,因為這是關乎香港要繼續往國際金融中心之路發展,香港是否一定要完全跟足華爾街那一套。筆者會再談。
「香港傳奇的未來」系列 31
聯繫作者:[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