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學還有雙非學生潮嗎?

一河之隔的港籍學生,在未來十年,會否大批過境來港,以至直接移居香港,方便就學。

4月初,深圳市教育局發布2017-18學年度義務教育階段新生招生工作通知,在深圳擁有港澳身份的學生,可以和非深圳戶籍學生一樣申請參加新生入學。

小學近年湧現跨境人潮,源於深圳來港學童大增,北區、屯門、元朗等區出現學位供不應求,導致教育局加位擴班,以至開辦有限期不足十年的小學。人潮因香港特區政府2013年阻截雙非來港產子,於2019年升小一學生會出現懸崖式驟減。

深圳方面的新措施,其實有助紓緩未來兩年香港小學學生過多的壓力。至於本地中學,部分原來期望的雙非學生潮,會否因而落空?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看香港中學的內涵,有哪方面的特色?可以吸引深圳港籍學生,長途跋涉,捨近圖遠,來港就學。

英語教學 鼓勵自主學習

英語教學是其一。香港約五分之一中學以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即不同學科,如科學、歷史等,皆以英文教學。

其餘學校,不少開設英語教學班,或選擇如數學、電腦、商科等,以英語授課。

香港中學教育,鼓勵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重視學習過程的研習與探究,透過資料閱讀,假設提問,分析推理,綜合結論,引導學生可以活用知識。不少學校每年舉辦港內、港外考察活動,配合研究性學習,實地訪問,撰寫報告,施行全方位教學。

部分學校,實施學生一人一職,推動義工服務,組織制服團隊,實踐服務學習;既培養學生對學校、對團隊的歸屬感,也鼓勵學生在社會層面的參與。

一般學校,皆設有德育及公民教育組、訓育組、輔導組,组織學生參與德育先鋒、公民大使、領袖生、大哥哥大姐姐,以及成立學生會、學會、社組織等。培育學生品格、 領導才能,團隊精神與個人志趣兼顧,尤其關顧學生健康成長。以儒家思想,或宗教感召為校訓,強調嚴而有愛,品學共融,全面發展,是學校培育學生的普遍方針。

近年教育政策,在融合教育、生涯教育及STEM教育(又稱創客教育)三方面,尤其強調。學校各有不同的實施與嘗試,這些方面的努力,還有待時間的累積。

官資民辦 支援弱勢社群

香港教育體制,主要是官資民辦,以政府津貼學校為最多數,社會參與學校向來普遍。一方面,學校財政資源仰賴政府提供,政府同時下放權力學校管理的領導責任,由法團校董會承擔,從而建立學校可以較多元化發展的條件。加上社會成熟,商貿發達,企業明瞭建立良好品牌的重要,深知體現企業社會責任的必須。即使小商販、個體戶,也實踐回饋社會,何況大規模的企業。學校是企業尋求合作的主要對象,借助企業的支持,安排學生參觀活動以外,企業捐資學校,不在少數,也有安排學生職業實習,或者師友計劃,組織義工團隊等,商校協作模式是多元化的。

香港教育,展現平等機會的落實,政策尤其傾斜弱勢社群,對於家庭經濟困難,學習、肢體或智能遇到挑戰的學生,更是多加支援。

教師體制 強調專業質素

至於香港的教師體制,本科學位與教育專業文憑,是教師普遍的資歷,持有高级學位的,不在少數。工作分配,基本上是全方位角色,即教學、活動、行政、輔導四合一。政策上建立教師專職於學校工作,迴避教師在正職以外的其他利益,強調專業質素與表現的持續提升。

最後就是免費教育的實施,本年九月開始,由中小學12年,擴展至涵蓋幼兒教育,達至15年。加上專上教育學位擴充,香港社會整體質素,因應教育的進一步普及而持續提升。

凡以上種種,都是香港教育的特色,加上客觀環境的社會文化與體制,與深圳互有不同。一河之隔的港籍學生,在未來十年,會否大批過境來港,以至直接移居香港,方便就學。只要香港社會能夠维持足夠的穩定,香港教育體制,應有足夠自信,可以展現充分的競爭力與吸引力。這方面,尤其新界北區及西北區,在市鎮現況、社區設施及學位配置,政府及社會,還是要有足夠的預備。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