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傳奇:儒家人倫社會與新教倫理的融合

香港人曾經的勤勞、節儉、重視教育,既有儒家文化的保守,求和諧穩定,亦兼具基督新教文明的進取與野心。肯定個人的努力,自食其力,重視家庭,亦接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良好心態,孕育香港的獨特而驕人的成就。

香港,獨特的地理位置,走過特殊的歷史進程。

前世歷史,可以遠溯新石器時代;熱門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源於唐宋最繁盛的廣州、泉州市舶,往來屯門至東南亞、印度、阿拉伯。

今生歷史,地理優勢依然。1842年香港島割讓,個半世紀的英殖管治,中國全境最西化的城市。30年代的上海,有黃金十年的光輝,起點亦是《南京條約》的商埠開放;1945年往後卻是兩個不同的時空境遇。

東西文化交匯點

英殖時代的聖公會,在香港故然昌盛發展,宗教自由,羅馬公教,基督新教各派,以至佛、道、回等,各適其適。

人口中九成以上華人,傳承傳統儒家人倫社會的特質,重孝義,講誠信,心態保守,求社會穩定、和諧,推崇教育,努力奮進,節儉,肯定個人,自食其力。 與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imilian Emil Weber)論及西方近世的昌盛,源於基督新教的倫理觀,頗多相近。節儉、勤勞、重視教育,因節儉而累積資本,勤勞而努力工作;資本與知識的累積而促進經濟繁榮,推動制度的建立,政治的開明。

香港,地理位置的優勢,配合社會的特殊文化,遇上1949年中共政權的建立,香港扮演鐵幕與世界接應的窗口,鐵幕內鬥爭與革命與再革命的持續。香港又乘着70年代以來亞洲新興市場的崛起,97回歸前的自由開放,回歸以來一國兩制的特殊待遇,加上分享內地40年來改革開放的紅利;香港歷程,獨一無二。

儒家人倫與基督新教倫理的體現與傳承,最易見於本地學校教育體制。大中小學皆有校訓,幾近全是儒家思想,求學與做人的信守:博文約禮,博學慎思,明德格物,己立立人,文行忠信,好學行仁、擇善力行、止於至善、勤儉忠信……

香港的基督教會,天主教(香港教區)宣教不算積極,偶有修會撤離香港。但基督新教,卻是百花齊放,多聽其名的有浸信會、路德會、禮賢會、正義宗、中華傳道會、中國佈道會、中華基督教會、聖公會、播道會、神召會、平安福音堂、五旬節會、救恩會、靈糧堂、協基會、樂道會、復臨安息會……善用政府津助與信徒奉獻,基督教積極辦學,無論大、中、小、幼皆有。宣教行進如同500年前耶穌會士利瑪竇來華,穿着儒服,利用西方先進知識與器物,傳揚基督宗教。

優良的社會文化

社會文化的東西交匯,儒家人倫社會與基督新教倫理的融合地域。香港人曾經的勤勞、節儉、重視教育,既有儒家文化的保守,求和諧穩定,亦兼具基督新教文明的進取與野心。肯定個人的努力,自食其力,重視家庭,亦接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良好心態,孕育香港的獨特而驕人的成就。

社會秩序良好,制度健全,犯罪率低的香港,不是一天建成的。優良體制的發展,早在兩個甲子前的戊戌年(1898年),滿清維新變革,主其事的康有為,維新之前的1879年,初次踏足殖民地的香港,對香港的建築、道路、警政、法度、市政,讚嘆不已,促成維新思想,鼓吹大清變法。

社會開放,競爭激烈。個體與個體的競爭,公司與公司的競爭,組織與組織的競爭,依循制度規章,市場自由開放,大量的中小微企,促進創新與效率。

高度保障私有產權,鼓勵資本累積與投資。從昔日的貿易港,順應時勢發展為以珠三角為後廠的前店,而至今天廣泛地域的金融中心,以股市、樓房地產建立低稅率的持色,借助領先與具優勢的資本市場,引領社會經濟繁榮。

西方體制的法律、醫療、司法制度,教育的普及與重視,工作模式認同勤奮工作,較高強度或專門技術,換取較高報酬,勞動市場競爭激烈,工會力量適度節制,勞資關係不對立,節儉同時又崇尚消費,飲食、旅遊、衣飾等娛樂昌盛,既要享受,也重實惠。

香港歷程,不是計劃經濟的產物,適逢其會的福地,曾經是內海的一條船,努力泛舟足堪餬口;面對全球競爭,是走出汪洋中的一條船,跨過一個一個浪尖,依靠的,還是勤奮、節制、知識與鬥志。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