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拍電影這條路,就回不了頭……」──首位獲得金獅終身成就獎的華人女導演許鞍華

從《瘋劫》到《明月幾時有》,許鞍華拍的電影類型多變,卻一直不離探討人際關係的主題,而且各具特色,在商業和藝術之間亦取得很好的平衡,她對電影的投入和執着,也一直感染着我們。

她一生都在拍電影

昨天大清早,接到陸離凌晨3時的短訊,傳來許鞍華獲得「金獅終身成就獎」的消息。

許鞍華是第一位華人女導演獲此殊榮,過去的獲獎者,包括香港觀眾熟悉的吳宇森,他於2010年獲獎,距今剛好十年。

Ann獲悉得獎後,自言感到十分高興,亦深感榮幸,表示心情難以用言語形容,「我只希望世界快點恢復原狀,每個人都能感到開心,像我此刻一樣。」

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將於9月2日至12日舉行,許鞍華與英國女星Tilda Swinton(狄達絲雲頓)一起獲獎,實在可喜可賀。

許鞍華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結緣於2011年,她帶領電影《桃姐》團隊參展兼入圍主競賽單元,女主角葉德嫻更憑此片奪得「最佳女演員」殊榮。其後,亦曾於2014年,為威尼斯影展其中一個競賽單元擔任評審主席,在當地逗留10多天,才被大家所認識。

接受傳媒訪問時,許鞍華說:「獲終身成就獎好鼓舞,因為個獎唔係比賽,證明香港電影業有世界水準,間接肯定香港電影業的成就。」問及會否出席9月的電影節,她強調要看情況是否許可。

正如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藝術總監Alberto Barbera所說:「許鞍華是當今亞洲最受尊敬、最多產,最多才多藝的導演之一;她的職業生涯跨越40年,涉及所有的電影類型。」

許鞍華是第一位華人女導演獲「金獅終身成就獎」殊榮。(陳榮照提供)
許鞍華是第一位華人女導演獲「金獅終身成就獎」殊榮。(陳榮照提供)

他指出,「從一開始,她就被公認為『香港新浪潮』的關鍵人物之一。電影運動在1970和80年代徹底改變了香港的電影,將這座國際大都市轉變為最具活力的創意中心。」大家還記得嗎?Ann的第一部作品便是《瘋劫》(1979年),被認為是香港新浪潮電影代表作之一。

許鞍華的電影題材廣泛,「她執導的電影類型非常不同,從情節劇到鬼故事,從半自傳電影到文學作品的改編,而且沒放棄家庭劇、武俠電影和驚慄電影。」例如《撞到正》(1980年)講的是粵劇團裏的鬼故事,《傾城之戀》(1984年)改編自張愛玲的小說,《書劍恩仇錄》(1987年)是武俠片,半自傳色彩的電影《客途秋恨》(1990年)中,寫的是母女間複雜微妙的關係,至於《上海假期》(1991年)則展現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海平民生活的面貌……她一直在作出不同的嘗試,涉獵不同的題材。

「她是香港最早將紀錄片材料帶入虛構電影的導演之一。儘管她一直關注電影商業的一面,並在公眾中獲得廣泛的成功,但許鞍華的電影,卻從未放棄『作者』的處理方式。」這牽涉到電影作者論*(Auteur theory)的理念,許鞍華拍攝的電影,素來都雅俗共賞,可是,她總有自己個人的風格。

「在她的電影中,她始終對同情心和社會變遷表現出特別的興趣,以敏銳和知識分子的精巧,敘述個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與重要的社會主題交織在一起,例如難民、邊緣人和老年人。她以開拓性的方式,通過她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覺風格,捕捉了城市的具體面貌,以及香港的想像力,並將其轉換並轉化為普遍的觀點。」Alberto Barbera說的,正是許鞍華作品特色之所在。

觀乎她早年的《投奔怒海》(1982年),是個「蒼涼而悲憫,激越而細緻」的難民故事,而《女人四十》(1995年)道出了職業婦女周旋於妻子、媳婦、母親與員工多重角色間的艱辛苦楚,至於《千言萬語》(1999年)中的大部分人物,改編自真人真事,片中描述他們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社會運動下的經歷和命運。至2008年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寫的是草根階層的生活,平實而「貼地」,Ann在訪問中說過,這齣戲幾乎重建了她「對於電影和世界的信心」,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片子。

許鞍華最擅長的,是拍「大時代中的小人物」,《桃姐》(2010年)正是箇中表表者,獲獎無數,不單止贏取了香港金像獎電影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金馬獎的最佳導演,還造就了劉德華和葉德嫻兩人成為金像獎、金馬獎的最佳男、女主角。

許鞍華最擅長的,是拍「大時代中的小人物」,《桃姐》(2010年)正是箇中表表者。(Wikimedia Commons)
許鞍華最擅長的,是拍「大時代中的小人物」,《桃姐》(2010年)正是箇中表表者。(Wikimedia Commons)

她曾坦言:「我很幸運,遇上一個好的題材,觀眾的反響很好,又拿了很多獎項,拍完之後,便可以繼續拍戲,否則便沒戲拍了。」接着,她把蕭紅短暫的一生搬上銀幕,《黃金時代》(2014年)的敘事方式,是個大膽的嘗試,縱使外界的評論不一,但在影片中,我卻看到了蕭紅的美好品質,她的倔強、她的堅定,還有她的才華。

《黃金時代》電影海報(Wikimedia Commons)
《黃金時代》電影海報(Wikimedia Commons)

《明月幾時有》(2017年)是個香港游擊隊抗日的故事,許鞍華表示「因為沒有人拍過這個題材,所以便想拍。」電影描述動盪時代女子的剛強與柔情,奪得了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五個獎。

從《瘋劫》到《明月幾時有》,許鞍華拍的電影類型多變,卻一直不離探討人際關係的主題,而且各具特色,在商業和藝術之間亦取得很好的平衡,她對電影的投入和執着,也一直感染着我們。

《明月幾時有》(2017年)是個香港游擊隊抗日的故事。(Wikimedia Commons)
《明月幾時有》(2017年)是個香港游擊隊抗日的故事。(Wikimedia Commons)

遇上張愛玲的小說

張愛玲生於1920年,許鞍華的新作是《第一爐香》,改編自祖師奶奶的《沉香屑·第一爐香》,電影於去年5月底開鏡,她現時正忙於做後期製作,大抵是為了趕上紀念張愛玲的百歲誕辰。

對於改編張愛玲的作品,許鞍華可謂經驗豐富,張愛玲的小說,第一次被搬上大銀幕,便是《傾城之戀》。許鞍華極喜歡張愛玲的小說,1984年,為邵氏拍了《傾城之戀》,「當時只從個人的喜好出發,沒有考慮觀眾的接受能力。」她不諱言,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結果是……我想它的『不好』是大部分觀眾看不懂。」

其實,《半生緣》才是她最喜歡的小說,直到1996年,她才找到資金開拍。許鞍華認為「文藝創作與讀者是一種緣分,如果覺得某部作品吸引,就應該去拍,因為自己的看法和作品有共鳴,才覺得它特別吸引,拍它即是拍自己的體會,十分值得。」這齣電影在內地大受歡迎,香港觀眾的反應卻是一般,嫌它節奏慢。

攝於2018年許鞍華生日(陳榮照提供)
攝於2018年許鞍華生日(陳榮照提供)

「我的感覺是,一般情況下,原著不是那麼好的,能拍成好電影的機會倒大一點,那是很自然的。」張愛玲的小說,在文學界備受推崇,已成為大部分導演、編劇想碰又不敢碰的題材,其作品的故事情節起伏跌宕,加上大量細緻入微的心理書寫,以及在複雜的人性上入木三分的描畫,在改編的過程中,實在不易拿捏,故此,每一次的改編,都成了大家,特別是眾多張迷關注的焦點。

「愈上乘的文字愈是無法拍出來,特別是概念性或思想性的東西,那是絕對拍不到的,就是拍到也需要演化成別的東西。」許鞍華如是說。

《傾城之戀》的編劇是Ann的好友蓬草,《半生緣》的編劇是資深編劇陳建忠,而《第一爐香》,則由知名小說家王安憶擔任編劇,許鞍華與她的合作,卻非第一次。

記得十多年前,王安憶將張愛玲的代表作《金鎖記》改編成了舞台劇,電影導演黃蜀芹出任導演,2004年10月於上海演出。2009年,《金鎖記》在香港與觀眾見面,由許鞍華導演。我也適逢其會,跑到上環文娛中心看這齣舞台劇,焦媛演活了曹七巧,教人不寒而慄。

攝於2016年的許鞍華。(許鞍華提供)
攝於2016年的許鞍華。(許鞍華提供)

《沉香屑‧第一爐香》發表於1943年,小說講述上海女學生葛薇龍於「八一三事變」後,隨家人到香港避難,後因生計投奔姑母,戀上紙醉金迷的生活,且愛上富家公子喬琪喬,由單純女學生墮落為交際花的故事。

張愛玲筆下人物,往往生於大時代,她於小說開首,細細述來,「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許鞍華擅長以電影語言處理文學與時代的題材,在疫下的「愛玲愛玲年」,她會為觀眾帶來怎樣的《第一爐香》?大家且拭目以待。

許鞍華《第一爐香》海報。(網絡圖片)
許鞍華《第一爐香》海報。(網絡圖片)

*作者論(Auteur theory)是電影史上標誌性的電影理論,源於法國新浪潮運動時期。歐洲在二戰後出現了一系列先鋒藝術運動,其中法國的杜魯福、高達、查布洛等電影人認為電影像文學作品、音樂作品、美術作品一樣是作者的作品,是電影作者的作品——即導演個人的作品。

馮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