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略談了保健之道,今期續談養生「四保」,「四保」包括呼吸保健、飲食保健、運動保健和「房事」保健。
養生之道,首在養心、神,次在和氣、血,再在調臟腑;又在通脈絡,還在強筋骨;要在節飲食,重在戒嗜飲;主在忌怨怒等等。
養生之道,道在自我養益,協調呼吸,產生吐故納新之益。善飲善食,產生補養身體之利;節制七情,產生心平氣和之益;活動筋骨,產生強健體魄之利,起居有常,產生生活安適之益;防病療疾,產生益壽延年之利。
養生之法,首在自我保健。
一、 呼吸保健
清晨早起,迎朝陽徐徐吸,緩緩呼;深深吸,深深呼;慢步走動100步,原地踏步64步,舒展胸背15次,仰俯腰脂做吸呼。
二、 飲食保健
先天足壯,後天養和;先天不足,後天培補。飲食有節,則益壽;飲食不節,則損歲。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飯要吃好,午後之陰耗精神,午飯要吃飽;夜晚安眠靜於身,晚飯要吃少。常言道:「夜晚減一口,活到九十九。」
清食淡飯,素食淡茶,少食厚膩,多食菜蔬。「凡食之道,無饑無飽,是謂五臟之葆」。
所謂「食唯半飽無兼味,酒至三分莫過頻」,是為非益之福耳。
三、 運動保健
西諺有云:「生命在於運動」;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亦有云:「身體常使小勞,則百脈和暢,氣血長養,精神內生,經絡通達,外邪難襲,譬如水流不腐,戶樞不蠹,皆因運動是也。」
運動益於養生,運動有利健康,運動旺盛生命。基於人的體質差異,營養狀況不一,生理功能不同,經濟條件有別,時間支配不等,因而運動的方式、方法及活動內容應有所區別。
青少年時期,身體的柔韌性好,易於興奮,爆發力強,靈敏度高,因而適合於進行田徑運動、球類運動、器械運動和技巧運動等。
中壯年時期,身體的耐久力如易於持重,堅毅性強,判斷力高,因而適合進行游泳運動、網球運動、舉重運動和登山運動等。
老晚年時期,身體的抵抗力弱,易於疲倦,精氣力差,肌力低落,因而適合進行體操運動,劍術運動,散步運動、太極拳運動等。
呼吸調息(內功)對老年人頗有益處,宜於內養靜修,協調氣息,清心養性,舒展軀體,和協氣血,柔和筋骨,習之有恒,必受其益。
四、 房事保健
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房中補益》有云:「人年二十者(20-29),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閉精勿泄,若體力猶壯者,一月一泄。」古人之論,是否適當,尚須因人、因地制宜。總之,抱着「整體有類同,個體有差異」的原則,具體情況,具體而論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