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朱古力生朱古力瘤?

「吃朱古力,跟長『朱古力瘤』是沒有關係的!」好友糊塗了,搔搔頭:「真的嗎?那為什麽叫做『朱古力瘤』呢?」

「可以給我的同事介紹婦科醫生嗎?」

「她患了什麽病?」我問。

「她因為常常吃朱古力,所以卵巢生了個『朱古力瘤』,需要做手術……」

「等一等!」我大喊,同時難以置信地瞪着她,細想之下忍不住大笑起來:「吃朱古力,跟長『朱古力瘤』是沒有關係的!」

好友糊塗了,搔搔頭:「真的嗎?那為什麽叫做『朱古力瘤』呢?」

事實上,「朱古力瘤」是子宮內膜移位,血液逐漸囤積,在卵巢上形成良性血瘤,在生育年齡女士中頗為常見。它的名稱 chocolate cyst,來自囊內黏黏糊糊的棕色積血,像極了溶化的朱古力;跟吃朱古力多寡並無關係。

醫學界中,有許多以食物命名的「形容詞」,都是因為與病灶的外形相似;雖然未必是官方正統的專業名詞,但卻在國際間非常流行通用。例如大家都熟悉的「椰菜花病灶」(cauliflower-like lesion),就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致的疣;神經纖維瘤病患皮膚上的淺褐色斑點,叫做「咖啡牛奶斑」(cafe au lait spots);天生腦動靜脈血管畸形,會導致臉上有酒紅色的「砵酒斑」(port wine stain);發炎性乳癌所造成的淋巴阻塞和皮膚凹陷,是以法文形容的「橙皮」(peau d’orange)(卻不是指大腿臀部肌膚鬆弛的「橙皮紋」)。

醫學界中常以與病灶外形相似的食物做為「形容詞」。(Shutterstock)
醫學界中常以與病灶外形相似的食物做為「形容詞」。(Shutterstock)

至於最常被用到的食物,可算是草莓(士多啤梨)了,像猩紅熱的「草莓舌」、肉芽腫性多血管炎的「草莓牙肉」、滴蟲陰道炎的「草莓子宮頸」、膽固醇性息肉的「草莓膽囊」、嬰兒皮膚上的「草莓狀血管瘤」,以及遺傳了愛德華氏綜合症、在X光片下看到的「草莓狀頭骨」等等。

至於鼻上有黑頭粉刺、令許多女士不勝厭煩的「草莓鼻」,卻不算是醫學界使用的名詞。

令大家反胃的是,醫生們經常用食物來形容病人的排泄物,譬如:紅加侖子果凍糞便、米飯水糞便、青豆湯糞便、咖啡色尿液、波爾多紅酒尿液、牛奶尿液、楓糖漿尿液、青蘋果痰、銀魚醬膿腫液等。

讀者們即使不是醫生,單單看以上的形容,也能立刻想像到病灶的模樣,也深深體會到其噁心的程度,可見「食物名組」(food eponyms)果然很能發揮到交流溝通的作用;只要病人不要誤會吃食物會導致該種疾病,那就行了。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許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