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班學生在不同的課堂有不同的表現,原因會是什麼呢?
近日我在校進行中三級觀課活動。甲班學生經常專心上課,帶齊書本及文具,做好預習及抄寫筆記,主動回答老師提問,寫上功課紀錄在學生手册內;與人溝通方面,學生有禮貌地與老師打招呼,尊重同學發言;能夠根據老師要求進行小組活動,較易達到互相學習的效果。總的而言,課堂氣氛良好,學習效果理想,相信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較易得到滿足感,因為學生用功學習。
學習態度未如理想
相反,中三級丙班則有截然不同的情况。那是一節學科的課堂。除了幾位特別乖巧的學生外,其他學生或是伏案,或是發呆,或是睡覺。老師不時呼叫學生名字,着他們坐好及專心上課,但是過一會兒他們又故態復萌,令老師失望和灰心,縱有豐富的知識也難以傳授給學生。若遇到有學生心情欠佳或是情緒失控時,老師着學生坐好也會引起緊張氣氛,偶一不慎會演變成危機。我的心在痛。我相信老師的心情是難過的,因為學生的學習態度未如理想,學生學不到知識,學生個人品行亦沒做好;老師會感到達不到教育的使命,甚至失去老師尊嚴。為了讓學生知道其學行是遠低於應有水平,我在下課後留下表現最差的六位學生。我先查詢他們有否身體不適,然後向他們提出挑戰,請他們說出該課堂所學的十個項目。他們大多答不上。當我清楚說明求學應有的態度及學校的要求後,意外地我發現他們會低頭表現不安,這表示他們尚有羞恥之心。為此我心中稍感安慰,覺得他們還是可教的。事後我一直思考如何幫助這些學生。
音樂課堂 學生感受少有的成功滋味
接下來的三天,我連續在中三級丙班觀課,上的全是術科課堂。但是學生的表現出乎意料,竟然一天比一天好,伏案、發呆或是睡覺的情况持續減少;對老師的尊敬度則持續增加。遲來特別室的學生會在老師指導下乖乖敲門後才進入課室,還會向老師致歉。直到最後一次觀課,是一節音樂堂,學生的表現令我拍案叫好。音樂老師播放一個用手打節拍的音樂片段,然後老師逐一示範四個不同的節拍,每次均請學生模仿該段節拍。起初學生較害羞,但見同學成功嘗試,得到老師讚賞及取得分數後,學生便開始爭取機會打拍子。他們除了專注打出準確節奏外,也會留心別人打的拍子是否準確。到最後,合奏開始,各人負責其中一段。第一次合奏效果不明顯。接着他們專注聽老師的提點,再次合奏出悅耳的四重奏。他們的投入神情教人欣賞,他們面上的喜悅是我首次見到的。我打從心裏佩服音樂老師利用音樂帶領學生感受少有的成功滋味,為他們人生帶來姿采。我見到的是一群正面、積極及好學的學生。假若他們每天八節課堂也得到像音樂堂般的成功體驗,我肯定他們必然會成為一群出色的年輕人。
調整教學內容 設法建立自信
我的感想是,這些學生的特點是因為學科水平低,因追不上成績而感到無能為力,所以他們也是值得同情的。當然他們也欠缺毅力去求進步。這是因為他們自小未有受到良好教導,例如家庭支援不足。要幫助他們成為人才,我們要設法增强他們努力向上的能力,例如調整教學內容,逐步建立他們自信心。當中老師的角色非常重要,包括合適的課堂教學策略,及抱着無限的愛心及期盼。此外,學校亦有責任協助他們規劃未來人生的去向,為日後就業作準備。